届高考语文复习实用文阅读:
评价性探究题
一、真题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生奔波为诗词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学舍不太像一般的住房,而更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她说,这回终于要有自己的“家”了。叶嘉莹对家的渴望,竟是一段累积了几十年的情感。10多岁的她经历了父亲失联、母亲去世的家庭变故,50多岁的她又亲历了中年丧女的彻骨之痛。生活的多难百折,使她无法享受家的温暖,她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自己痴爱的诗教与诗学理论研究中。
年,叶嘉莹第一次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乡北京。“当时的我,曾失望于只能回国旅游,不能为祖国做出任何贡献。”关于那次回家,她写下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年暮春,叶嘉莹给国内的教育部门写信,申请回国教书。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近10年,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她终于可以利用放假的时间回国讲学。
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在香港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她喜欢随讲随写,从黑板的这一边,一直写到那一边,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因为过敏,她的手总会因接触粉笔太多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
像候鸟一样,叶嘉莹飞来飞去。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里。直到年,她终于获得了在华长期居留证。对于故乡,她终于不再是一个过客。
自从回归故土之后,叶嘉莹的工作就变得更加繁忙了。一览叶嘉莹的书目,从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早年间我在患难中,我家里只有个像学生用的课桌摆在走廊,有一把小椅子,前腿在地板上,后腿在草席上,我早期的一些文章,看起来富有诗意,其实都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写的。”叶嘉莹淡淡地说。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说,“古典诗词这么宝贵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从年在北京教中学开始,传承、传播古典诗词这条路,叶嘉莹竟然走了将近70年,甚至在她定居加拿大期间,也没有中断过。在加拿大,曾经跟随叶嘉莹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洋研究生就有十几位,她还另外带了一班完全不懂中文的洋学生。她用不太标准的英语,用自己对诗词的真实感悟和真诚心,打动了这些洋学生。“我本是一个在讲课时喜欢随意发挥‘跑野马’的人,却要用英语讲课,失去了这一份随意发挥的乐趣。”叶嘉莹这样描述自己在国外讲诗词的尴尬。她还曾为此写过一首七言绝句:“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叶嘉莹始终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诗词中的深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无限的含义和意境,就很难和外国学生说得通透”。
多年来,即便是自掏腰包买机票,叶嘉莹也从未停止奔波,她想将诗词的美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叶嘉莹说,她回来工作已经30多年了,不是现在才来工作的,只是那个时候大家不注意,“现在忽然间知道了叶嘉莹,这也找你,那也找你,结果我老了,反而更忙了”。她特意说:“有些朋友的要求我不能完全做到,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
提起叶嘉莹,外界时常为她冠以学者或诗人的头衔,但叶嘉莹坦言,自己从没想过要做一个学者或诗人。“因为学者、诗人的成就一般都是属于个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追求,而我不是,我所做的不是为了我个人。”老人说,“我平生志愿,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现已90岁高龄的叶嘉莹还在为古诗词的推广四处奔走,她倡议要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一个很好的人文基础。遗憾的是,这个倡议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但叶嘉莹说,她不会因此放弃。
(摘编自《北京日报》年4月1日)
1.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角度选材来表现传主一生为诗词奔波的?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
①教学方面:叶先生早年在国外教授古典诗词,后申请回国从事诗教工作。
②研究方面: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
③推广方面:回到中国,她把古典诗词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她提倡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来推广中国古典诗词。
2.本文在组材上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答案:
①全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展开,用深情的语言塑造了一位一生为诗词奔波而无怨无悔的学者形象,并把对叶嘉莹高尚人生境界的钦佩和赞美之情融入其中。
②在组织素材时采用总分式,分写部分又运用了并列式。
3.请在第4自然段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地方,并赏析其作用。
答案:
①细节描写: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在香港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作用:表现了叶先生对回国教书的重视。
②细节描写:因为过敏,她的手总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作用:表现出叶先生的敬业精神和对回国工作机会的无比珍惜。
4.文章第2自然段引用叶先生的长诗《祖国行》中的诗句有何作用?
答案:
文章第2自然段引用了叶先生的长诗《祖国行》中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叶先生第一次回到故乡北京的喜悦心情,丰富了传主的形象,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二、评价性题的出题方向
1.评价传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倾向
①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入手,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
②从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描写入手,把握传主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分析评价时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场景、细节入手,由表及里,去芜存菁
③从作者的褒贬爱憎入手,体会传主的观点态度。分析评价时要抓住文本中的议论或概括性的文字
2.评价传主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第一步,明确态度。对传主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要联系文中传主的主要事迹,结合文中评价性观点,亮出自己的评价
第二步,阐释理由。围绕自己的观点,分点阐释理由,要特别注意:理由来自传主的言行,来自自己对传主事迹的认识,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
3.评价文本的某些特色
①从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方面思考。这是最主要的思考方向,“特色”是为传主服务的
②从文本的真实性、文本的主旨和有利于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方面思考
③从选材和组材的角度思考
④从读者的角度思考
⑤从作者的经历、所处的时代、作品的影响等方面思考。这需要先从文本中搜寻暗示作者生平经历的语句,再 )
A.钟扬带领学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多万颗种子,为中国植物种子库丰富了种质资源。
B.在西藏大学,钟扬开创了全新的生态学科,培育了科研人才,将生物多样性研究推向世界。
C.钟扬积极参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建设,斟酌、讨论中英文展板上的图文,耗费了大量心力。
D.钟扬为保护上海脆弱海岸线而创造性地尝试种植的红树,是他希望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答案:B
解析:结合第10自然段内容分析,钟扬是“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而不是“开创了全新的生态学科”。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钟扬收集种子,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造种子的“诺亚方舟”,其意义不在当下,而在未来。
B.过去中国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在植物学研究中缺失话语权,这坚定了钟扬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决心。
C.青藏高原是植物学研究的空白地带,地理环境恶劣,科考道路艰辛,因此钟扬着力培植当地科研力量。
D.钟扬一生矢志报国,他去世后,学生们遵照他的愿望将其骨灰撒入雅鲁藏布江,让他与深爱的土地相融。
答案:B
解析:A项,“其意义不在当下,而在未来”有误。C项,结合第9自然段“漫长科考道路上,他逐渐意识到,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分析可知,因果关系有误。D项,结合最后一段内容分析,“遵照他的愿望”无中生有。
3.作为科学家,钟扬身上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①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②不畏艰辛的实干精神;③严守规程的谨严精神;④填补空白的探索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筛选、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题,可根据钟扬的一些具体事迹、言行等来分析他身上体现的科学精神。如“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体现了钟扬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经常七八天吃不到热饭;晚上,住的是牦牛皮搭的帐篷;冬天,盖三床被子也无法抵御寒冷;路上,常常被突袭的大雨冰雹困在山窝窝里……”,体现了钟扬不畏艰辛的实干精神;“为了规避种子遗传之间的杂交问题,每走50公里,才能采一个样;一个地方的两棵取样植物,至少要相隔20米;一个物种,需要0颗优质的种子”,体现了钟扬严守规程的谨严精神;“申请到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理学博士点,为藏族培养了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体现了钟扬填补空白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