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是卡夫卡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K无缘无故被捕了,可是K到底犯了什么罪?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不解之谜,但通读小说后,我们看到了一场关于自我的内审,而法对K的这场漫长的审判也为读者呈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丑在艺术美的转化下的升华,自我意识的完善以及促使我们前进和幸福的希望之光。
生活的丑需要艺术的美来转化
“K看着粉笔轻轻画下的线条使法官头部周围逐渐出现了一个略带红色的环圈,环圈越变越细,到了画面边缘竟成了一束束细长的光线。这个红色的环圈像是光环,也像是表示法官地位显赫的晕圈”。这是画家笔下的法官:威严且神圣。
然而在小说中我们看到出现在K周围的法官的真实面貌和画中的形象完全判若两人,画外的他们身材矮胖,其貌不扬,没有风度,甚至在法庭上用一些不堪入目的色情书充当法律书,我们看到的是一群自大猥琐的俗人。
不过众所周知,画家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只需几只普通的粉笔,他们就能抹去执法者外貌上的阴暗,就能隐藏不堪的世俗。轻轻几笔,他们就能赋予执法者崭新的形象和高尚的灵魂。因此光环笼罩下的法官不仅变得高大威严,还时刻提醒着我们法的公平与神圣。
所以这就是艺术美的魅力,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丑陋与虚假,如我们日渐衰老的面孔,天生残疾的身躯或是扭曲虚伪的事物,当我们直面这些场景时,会因它们的丑而拒绝走近,但是如果它们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后,我们的感受就会截然不同。因为日渐衰老的面孔会让我们梦想永久的青春和美貌,天生残疾的身躯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身体的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罗丹曾说:“艺术最主要的是要感动、爱憎、希望、呻吟和生活。自然中公认为丑的事物在艺术中可以成为至美,因为艺术所认为美的,只是有特性的事物”。的确,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公认的丑的事物之所以通过艺术的创造或转化后显现出至美的一面,那是因为艺术美激发了我们对美好的幻想和思考,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的情感,艺术美把我们带入了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艺术情境中,它放大和具体化了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它是理想美的现实存在。
小说《审判》中,法对于K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法官在他眼中也是无耻下流的卑鄙者,但是在画家的肖像画中,法官成为了神圣的法的散播者,在画家的描绘中,法官身上的光芒隐退了不堪的世俗,法也变成了艺术,在这样的艺术美的转化下,一切同法有关的东西呈现了出来,法的真正意义也逐渐深入K的内心深处,渗透到K的日常生活中。
所以看到法的真实面目后,K迫不及待地逃出了画家的家:“他很想把外套和上衣捆成一捆,拿在手里,奔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
生活就是一场自我成长与审判的历程
鲁迅曾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做到真正的解剖自己,形成成熟的自我意识是非常艰难的。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自我意识,从心理学方面来说,自我意识也称自我。自我意识从自我观念方面可以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
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我的看法,即对现实中我的认识。投射自我是指个体想象中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投射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往往有差距。差距越大,个体便越会感到自己不为别人所了解。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即对想象中的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的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纵观整部小说,我们看到从K被捕的那个早晨开始,也就是在他的整个案子的审判过程中,不同角色的人物随着案情的发展开始轮流出现在K的生活中。而伴随着这场漫长的审判,在与不同人物的交集过程中,K也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完善。
最先出现在K生活中的是看守,在K看来这两个看守就是卑劣的流氓:
他们两人仔细看着K的睡衣说,他们将负责保管这件衣服和他的其他内衣。两个看守正坐在窗旁的一张桌子边,狼吞虎咽地吃着应该是他吃的早点。如果你有钱的话,我们还是愿意到马路对面的咖啡馆里,为你买一些早点来的。
但事实上看守就是K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自我的角色代表,K同地位卑微的看守们一样,在乎的是一些低俗的世俗物质,他在世界上搏斗了三十年的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地位,而对于自己在银行襄理的职位,他是非常在乎且为此骄傲的,所以此时的K的自我意识只是停留在满足于物质欲望和生活的成败的最低级的状态。
随后画家与律师的角色则是K投射自我的呈现,画家和律师非常了解法的各种底细,他们也建议K的案子可以采取无限延期的策略,也就是使案子长久地拖下去,这样K也就能不用处罚地活下去,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K就要深刻剖析与审视自我,并妥协于法,然而顽固的K却只想死死抓着教养、身份、职位这些表面的优越不放。
最终K发现现实自我与投射自我的差距后,饱受内心折磨之苦的K来到了大教堂,也开始了真正的内审,表面上看是神父对K的审判,实则是一场K对自己的灵魂的彻底的拷问。此外,神父就是K一直压抑在黑暗深处的那个不愿意面对的自我,在这次内审的过程中,K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虚幻的表象,他在意的那些世俗观念也彻底崩溃,K最终觉醒了,而觉醒也意味着K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成长。
神父引导K揭开了自欺的面具,看到了真实的自我,也看到了那个极其丰富且深邃的世界,所以神父就如知万事万物的圣人,也是K理想自我的追求。
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K认识自我的整个过程让他学会了思考和自省,他狭隘且单向的思维也发生了改变,他不再只考虑生存,他还意识到自己想用二十只手来攫取世界的贪婪欲望是可耻与荒唐可笑的,结束生命才是必然的结果,但对他来说,死亡只是暂时的放弃与过去的告别。
即使是渺小的希望,也是照亮生活的火光
小说的最后,神父为K讲了一个关于法的大门的故事:
看门人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捍卫着法不让乡下人进入法的大门,但是看门人却给乡下人凳子坐,耐着性子听他哀求并收下他的贿赂。乡下人在法的大门外等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直等到衰老、目光模糊,生命接近尾声。尽管等待了一生他都未能见到法,但在临死前,在黑暗中,他看见一束光线源源不断地从法的大门里射出来。
“过一会进去是可能的,但是现在不行”,看门人模棱两可的回答让乡下人坚信只要怀着希望等待总有一天能进去。
金斯莱说:“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所以即使看守人劝告乡下人进入法门的困难重重,即使看守人的态度冷漠无情,甚至一直拒绝他的进入,但这些并没有打消乡下人进入法门的希望。而正是希望支撑着乡下人等待了一生,直到死他的希望都没有破灭“他看见一束光线源源不断地从法的大门里射出来”。
希望是人们美好的精神动力,希望让人们相信未来会比现在更好,也相信自己有一定的力量去实现美好。生老病死,坎坷曲折是我们一生必不可少的经历,但哪怕前路茫茫,我们每一个挣扎的躯体和不屈的意志都是因为怀揣对美好未来的希望,我们对待生命的每一份认真,拼尽全力的前进脚步也是对希望最好的诠释。
特罗耶波尔斯基说:“生活在前进,它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希望在,没有了希望,绝望就会把生命毁掉”。希望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了诸多的正面力量,希望能大幅度提高我们的自信和积极情绪,希望本身更是一种幸福。
最终自省后的K选择了死亡,但是他的妥协只是与外在的自我的告别,他仍旧怀揣生的希望与如何更好的活的希望“他的目光落在采石场旁边的那座房子的顶层上,那儿亮光一闪,好像有人开了灯,一扇窗户蓦地打开了,一个人的身子突然探出窗口,他的双手远远伸出窗外”。
结语
读完小说后,我们发现尽管K潜意识中已经意识到法的存在和自己的罪行,但他却一直拒绝与法的接触和正视自己的案子,其实他的这些行为都是源于人的惰性心理。众所周知,惰性是人的本性之一,当一个人有惰性心理时,做事就会迟迟不行动,一拖再拖,并且不愿意改变自己旧有的思维和做法。
所以K的案子的审判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K战胜惰性的过程,从K被捕的那天开始,不同的人物就轮流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他们督促与引导K的思维方式和旧有的脆弱的世俗生活发生改变,他们警醒K灵魂深处顽固不化的精神黑洞的觉醒,最终这些强大的外力作用和K的自省帮助K抽空了空虚的生活,战胜了惰性。
法对K的审判,也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内审,这场内审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惰性,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克服惰性,更要不断地自省,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