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年来,他的思想为世人所认可和赞同。他的弟子整理的《论语》是国学之一,被世人所传颂。他诲人不倦,门下有七十二贤徒,他对中国的文化形成了深刻的影响。
而作为大圣人的孔子,也曾经爆过粗口,此事在《论语·公冶长》有记载: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宰予是孔子的比较贤能的弟子之一,孔子的这句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流传了千年,就是和他有关。
其实大圣人孔子开课讲学,是非常看好弟子宰予的。觉得宰予是可造之材,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所以平时对他照顾有加,常在课堂上与他互动。
好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一想到他一看到他心情就格外不一样。但是好学生犯了错,老师会格外生气。道理也是一样的,就是恨铁不成钢。爱之深,责之切。
早上7:00,孔子夹着书拿着粉笔,精神百倍地走进了课堂。
在师生互相问好之后,学生落座,孔子开始了一上午的讲课。
孔子这节课的内容,也是特别的多,特别的难懂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讲着讲着,劲头还十足,到了一个小时了还不说休息。于是宰予大脑不转了,感觉像一团浆糊。不自觉地打起了瞌睡。
孔子环顾了一下周围,宰予那边没了动静,怎么不回答问题了?一瞟正看见他在那里打瞌睡。
孔子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一个粉笔头扔过去,说出了这句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照这样下去做学问的时候打瞌睡,可不就是朽木不可雕也吗?
这下宰予也不困了,遭到了当众批评,非常羞愧,自此发愤图强,学业上进步很大,最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朽木不可雕也,是一种非常文雅的粗话,相比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已经非常的入耳了。表达的只是为师者的一种对学生的不满,并无恶意。
但是对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深切地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从此发愤图强是最好的了。
但是对那些顽固不化的学生来说,老师说再多的“朽木不可雕也”也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一味赞扬的教育并不是真教育,赞扬应该和批评相结合。特别是有艺术的批评,不是对学生的人格上无效的批评,应该有存在的空间。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发现学生身上的缺点,给他指出,让他改正,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的目的。试想如果宰予上课就是爱睡觉,那么如何做学问呢,长此以往,肯定泯然众人矣。
大圣人孔子的一句朽木会雕也,是一种教育机智,孔子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做法,不但要听学生说话,而且要看他的行为,综合对学生作出评价,就是所谓的听其言,观其行。
而对于学生宰予来说,孔子的一句朽木不雕是醍醐灌顶的良方,是让他努力向上的鞭策,是他人生路上的拐点,指引他努力再努力,加油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