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APEC领奖台的乌海人:石彩霞
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之时,在遥远的南美国家智利,乌海东方英语学校创始人石彩霞获得了她有生以来最高荣誉的奖项,也为祖国生日送上了一份祝福礼。
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部长会议在智利举行,女性经济论坛是本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石彩霞作为中国小微企业唯一代表随中国妇联领导参加了会议,并获得亚太经合组织“最佳社会影响力奖”。
站在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妇女与经济论坛的领奖台上,听到颁奖人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石彩霞!”(People’srepublicofChina!ShiCaixia!)的瞬间,她的眼泪“唰”的喷涌而下,手捧奖杯,有些不知所措。这是一份国际级别的荣誉,也是我国自参加竞赛以来女性创业者第一次获此殊荣。对于潜心致力于乌海英语教育的石老师来说,这座奖杯是对她30年坚守讲台的认可与肯定。
伴随石彩霞30年从教经历的,还有从公办教育转向民办教育的创业经历,一所东方英语学校,8年走遍北美24个州56所学校的学习经历,多名走出国门的乌海学子,让几万名中小学生的英语成为他们考试、就业、出国的强项,以及身兼内蒙古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乌海工商联副会长的身份。
她认为自己最重要的身份,还是一名老师。
“小白”老师
熟悉石彩霞的人,都叫她“小白”老师。身处商业之中,她绕不开的一个身份是商人,可行事风格又不像广泛意义的商人——她说话简单直白,偶尔会有一些犀利,没有“社会”的客套;说话和走路速度极快,透着一股灵动劲儿,常用来形容中年人的“油腻”标签在她身上并不奏效。有人会开玩笑地问她“怎么这么大岁数了,还是个‘小白’”。听到别人叫她“小白”,她也不生气,还喜欢上了这个名字,觉得“白”代表着简单、干净、淳朴与真实,这样挺好。
父母形容她是“为教育而生的人”。成为老师,是石彩霞从小的梦想,老师始终是她的“第一职业”。APCE论坛结束后,她写下自己的体会:两天的会议,十几位商界顶级风云人物风暴式演讲、分享、互动,使我这个“死读书”之人,好像听明白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明白……还是认认真真、全心全意做个教书人最幸福!Liveteaching,loveteaching.
多年的经历更让石彩霞深谙教书人的“魔力”:老师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魔法师,他能通过和学生短短几年的相处,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也能通过和无数孩子的相处,决定一个新的世界。
她最难忘的,是一双手。那是一双干枯的手,握住时,手指和虎口接触的地方,皮肤的纹路像是用刀刻的出来一样。“涩”,是石彩霞脑海里最先蹦出的想法。因为僵硬,两双手的手心接不到一起,隔出了一段距离。
那是一双工人父亲的手。
那天,这位父亲气喘吁吁地站在四楼石彩霞家的门口,蹿出的白发随着呼吸声一颤一颤,他背着一头羊,那头羊仔仔细细地被塑料布裹着。因为孩子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要答谢石彩霞。在石彩霞的坚决拒绝下,这位父亲坚持:“这是我的一份心意,没有你,我们家孩子不会有今天,你要不收这个,我跪下给你磕个头,我把羊背走。”
谈起这事时,石彩霞的心像是被搅了一下,不住地感叹:“原来一个人好好教书,能改变一个孩子和一个家族的命运,而父母原来是这样的知恩感恩。这是给老师的贿赂?还是一份恩情?一份感谢?一个念想?”虽然她从来不吃羊肉,但那个镜头却永远地留在了她的记忆里,这让她更加明晰地顿悟出身为人师的责任与教书育人的份量。
石彩霞认为,对一个孩子能产生巨大影响的,“传道”永远在“授业”前,“教书育人”,应该是“育人教书”才好。教学过程中人性和人格的塑造比知识更重要,心灵的塑造会激发学生的无限潜力。“作为老师,包容每个孩子的缺点,教育才会有奇迹”是石彩霞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多年后,她的学生告诉她:“您讲课的内容,很多我们已经记不清了,但您说的那些做人道理和为未来发展不懈努力的话,我们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时间拽着她进入了50岁,在讲台的时光也已经划过30年。对石彩霞来说,站上讲台的每一刻,她是一名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真理的传播者,既然为人师,便要成为典范,要带着阳光、激情、正念去影响学生和更多的人.....
一张照片里,她背靠一面老照片和文字穿插的背景墙,头发简单地扎起来,甚至有一些乱糟糟的。白衬衫外套着一件黑色毛衫,领子还有点歪。她缩在照片的左下角,紧紧挨着一行字:由繁至简,是一种人生态度。
不知是否刻意,这张照片,放在学校创始人简介的展板上,和她穿着职业装整齐干练的照片相比,它实在不算是最好的选择。
更为难得的是,石彩霞的“白”不是因为她的人生定格在了讲台。在人生的后半段,她的经历并不平凡。
创业启示
一切源于年。
那一年,经过考试选拔,石彩霞被调回海南区教育局教研室工作,她想把自己近20年的教学研究成果释放在教研岗位。然而距离讲台越来越远,她的困惑也在一天天蔓延。石彩霞想回到讲台上。
石彩霞生命力的源头还是手中握着粉笔,细小的颗粒在双指间摩挲,讲台下的学生读书声朗朗,她把知识教给学生的课堂。“我觉得我的贡献在课堂,没有学生我就没有活力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机构——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年,俞敏洪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已经创立了10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也在当年成立。听罢石彩霞的询问,俞敏洪当即说了一句话,给石彩霞以后的人生道路埋下了一粒种子:“你想回到学校当老师?还是想自己创办一所英语学校去帮助更多的学生?”
石彩霞意识到还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
对于民办教育,年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国家颁布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使民办学校从法律上取得应有、合法的地位,民办教育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促使石彩霞作出最终决定的,不是俞敏洪,也不是《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而是一名乌海学生的特殊经历。从5岁起,这名学生就开始学习英语,15岁被美国一所优质高中录取,19岁考入美国金融排名前七的宾夕法尼亚大学,23岁成为纳斯达克旗下分公司最年轻的交易员,现担任一家金融公司CEO。
作为老师,石彩霞在想:这个孩子用英语这块“敲门砖”敲开了美国高中的大门,顺理成章考入美国知名大学,毕业后在华尔街开启了人生的梦想之路。我们乌海的其他孩子为什么不可以?我们可以用英语为这里的孩子搭建一座通往世界的文化之桥,让更多乌海家庭的孩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石彩霞知道,对于西部小城的孩子来说,走向世界有多难!
“原来英语可以打开很多门!”在人生轨迹完全不同的学生身上,她看到了英语这把神奇钥匙的可能性。“考试门”、“大学门”、“世界门”……“你这个孩子行,我们很多乌海孩子也行!”抱着这个信念,石彩霞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东方英语学校成立了。
西部“建桥人”
石彩霞将目前所处的角色称为“建桥人”。她建的是一座语言之桥、文化之桥:东方英语学校是踏上桥梁的端口,英语是桥梁的基石。桥的一头牵着有56万人口的西部小城乌海,另一头连着世界。
建校的6年后,第一个孩子通过这座大桥,踏入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后来,帝国理工大学、麻省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不断传回来的消息让石彩霞“无比振奋!”
“我们偏远不代表我们走不出去,我们偏远不代表我们没有梦想。”石老师如同一只辛勤的小蜜蜂,奔波于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她体验过美国教学的先进和多元、欧洲教学的严谨与丰富、澳洲教学的博采与进步,回到乌海,她更能感受到与世界先进国家教育的差距。
石彩霞在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更加用心用行守护着这座文化之桥,仅在美国的参访与学习,她就完成了几十万字的教学实践报告。
16年来,踏上大桥的多名乌海学子走出了国门,多名学子拿到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美国微软总部、华尔街顶级金融交易所有了乌海学子的身影;卡内基梅隆大学、乔治亚理工等世界著名大学有了乌海的硕博生.....
她想让乌海孩子们打开的门,打开了。他们拿到了金色钥匙,在钥匙孔内旋转扭动。“咔嗒”一声,迎来了崭新的人生。
一波三折的创业路
人们惊羡花儿盛开时的美丽,却难以想象含苞待放时的孤独。
石彩霞建立“大桥”的过程,也经历了诸多波折。
建校的第二年,房租要以每年30%的幅度递增。房东下了最后通牒:交不起房租下个月就走人!石彩霞倒吸一口冷气,学校彼时刚刚起步,绝对支付不起高昂的房租。这么多学生和老师该往哪里去?
无奈下,石彩霞只能再找合适的学校场地。偶然间,她发现了一幢大楼。大楼空荡荡的,墙和地面上粘着一层细密的灰尘,仿佛盖上了一层灰色的滤镜。有些铁门已经破损,随意地敞开着。大楼曾经是工业技校,因为搬迁,整幢楼都空着。石彩霞喜出望外,果断以每年3万元的价格租下了6间教室。收拾、装修,故事在这里重新起步。
在这里安稳度过了4年时间,正当石彩霞以为一切已经步入正轨时,东方英语学校的第二个大波折来了。当时大楼为一所公司所有。在一个本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日子,公司总经理告诉石彩霞:“这个房子要卖了,有家房地产商要开发它,整个小区都要拆掉,盖高楼呀。”
那一瞬间,石彩霞闪过了许多念头:“这可完了,还能去哪儿?多名学生去哪儿?几十个老师的就业怎么办?”摆在她眼前的,是满载希冀的“大桥”摇摇欲坠的未来。
“你真的想把这个干下去吗?”公司总经理问。“当然了!乌海真的缺这样一所学校,你看这些孩子需要,后半辈子就干这事儿啦!”可房子万的价格难住了石彩霞,光是首付,就需要万。
多年后,她的儿子回忆,那天石彩霞回家后,抹着眼泪说:“那么多学生,我咋对得起那些孩子呀。”本以为故事就这么结束了,但命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总是不按常理出牌。
一个月后,“1,,”这个数字出现在石彩霞的账户上。公司所属集团的4个总经理个人出钱,借给了石彩霞房子的首付万。
学校有救了。
石彩霞有什么“魔力”?也许是每个夜晚,她站在校门口和学生一一告别,去熄灭最后一盏灯的身影;也许是凌晨4点她和爱人在校门口扫雪的“唰唰”声,学生走进学校惊讶地叫道:“呀,东方英语学校没下雪!”;也许是每年9月一收完学费,她便准时把房租钱用报纸包着提前送到房主办公室的诚实做事;也许是家长和孩子被她对教育的执着感动;也许是教书人的那份木讷实在……人们都想帮助她把这座“大桥”建下去。
谈起这件事时,她说的最多的词就是“感谢”。她身体前倾,感慨道:“哎呦,当时的那种感动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有用努力来回报,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就‘散了’,乌海也不会有今天的东方英语学校了。”
对于创业路上的挫折,石彩霞总是保持豁然的态度,她常说:“创业路上的困难几乎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而她克服挫折的哲学也异常简单:“因为热爱这个职业,就去做了而且坚持了,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会放弃。”
洪流冲不走她
致力于民办教育事业,石彩霞的一只脚不可避免地踏入了商业的洪流,但为什么要创办这所学校,她一直都记得自己的出发时的愿望。
她的心里仿佛有一座钟,反复被敲打着:“在体制内的时候你是好班主任,你是好老师,做企业的的时候你能守住当时的本心吗?面对钱等各种东西你能坚守住吗?做企业的的时候你能守住当初的本心吗?你会不会急功近利?”她的回答是:给教育,我不想写下一个“不”字。
石彩霞80岁的老师曾对她说:“当下人们对民办教育的态度,你的一腔热血,也不会打动到任何人。”
她回答:“我没有想打动谁,只是想等我到您这个年龄的时候,人们见到我的时候会说‘她还不错,是个好老师’‘有那么一所学校,我在那儿学了几年英语,对我的人生有很大帮助’,而不是说‘她只是急功近利,赚了一把钱’。有这样的评价就足够了。”
石彩霞站在讲台上,处于洪流中。她曾用一首诗来回顾自己的半生:
人间何处泊孤舟,勤勉执教三十秋。
难得光阴突凝视,只恐岁月每温柔。
野马风尘诗渐老,笑向商海忠义留。
商业的洪流急匆匆地、奔腾着冲过她的脚踝,她的另一只脚坚定地踏入教育的泥土,被紧紧包裹着。洪流冲不走她。
沙漠里绽放出一朵莲花
今年10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妇女与经济论坛上,石彩霞身着淡粉色西装,以“西部建桥人”为题,讲述了30年的讲台人生和教育情怀。
评委的一句话,至今仍在石彩霞心里萦绕:“您让沙漠里绽放出一朵莲花,您用生命和心血栽培着它,它活了,奇迹般地出现在茫茫大漠,那里的孩子是幸运的。”
让沙漠里绽放出一朵莲花,难吗?
其实不难,由繁至简,遵循初心,择一事,忠一生,就会让沙漠里绽放出一朵莲花。
其实很难,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挡开诱惑,坚持本我,30年初心不改,这背后,一定需要要破茧重生的努力。
采访结束那天,石彩霞穿着白色的大衣,阳光也明晃晃的,地面被染了一层淡淡的白色。告别记者,她又匆匆地迈着脚步,向东方英语学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