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ask.bdfyy999.com/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李子骄记者李硕琳报道
在B站,播放时长最长的视频内容是什么?鬼畜、美食或是二次元?出乎很多网友的意料,答案竟然是:来自UP主“宋浩老师官方”发布的《同济版全程教学视频》。它收录了讲授课视频,总时长76小时,视频播放量突破1亿。
图源B站
或许,很多人对宋浩感到陌生,但对于全网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在这个“法律看罗翔,高数看宋浩”的网课时代,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宋浩的高数课堂,“拯救”了来自五湖四海广大同学们那岌岌可危的分数。
如果说,语文是一个人的精神底子,那么在宋浩看来,数学则代表一切事物的逻辑基石。在他的课堂上,除了数学知识之外,不乏一些“小插曲”:关于成长,关于勇气,关于奋斗,关于爱……
他教课的班级,考试满分率曾达20%
夏日午后的教学楼,些许燥热同慵懒一起夹杂在空气中。寻着那个穿透一楼走廊的清脆声音,便能见到教室里正在讲课的宋浩。
他戴着一副方形近视眼镜,身穿深蓝色短袖衬衫,站在讲台传授着《线性代数及应用》的相关知识。衣服是经过选择的,一般是单色、简单款式,这样“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写板书和所讲内容中去”。
宋浩在上课
放眼课堂,座无虚席。可面对相对枯燥和难度较高的数学,即便是“网红”老师的课,学生偶尔也会走神。“说到这,想起来我最近对女儿说了几句土味情话……”这不,宋浩老师的“段子”一来,同学们纷纷投来目光,笑声过后,又重新打起精神,探索奥妙的数学世界。
90分钟的时间里,要求所有的学生全程仔细听讲,而且每个人都能听明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宋浩总会适当穿插一些小玩笑或者小游戏,把学生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课上。“我一直都有一个目标,就是我教的四个班级及格率是%。虽然还没有实现过,但单个班都及格实现了,而且有的班级满分率在20%,还是挺高的。”
带着六根粉笔和四块抹布上课的“怪老师”
更多时候,“段子”只是一些边角料,在宋浩看来,一堂受欢迎的高数课,必须要靠专业加持。他要更加深入、细致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将高数知识掰开了、揉碎了,仔细剖析,用最简明扼要和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把枯燥晦涩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听课的同学们
“比如我喜欢给同学们‘挖坑’,一道题故意讲错两个点,等大家记完笔记,觉得没问题后再告诉大家,其实刚刚有讲错的地方。这时候,学生的记忆效果是最好的,他们会记着这些易错的‘坑’在哪里。”宋浩调侃道,“其实一开始,我也是完全按照课本顺序讲解,曾经有一个定理我讲了三遍,学生还是听不懂,我紧张得连衬衫都湿透了,当时还是十月份。”
与此同时,宋浩还坚持在黑板上写板书,他说,“一步步去推导,这也是为了让学生跟上并更好地理解做题步骤。”平均下来,他一节课要写6块黑板,每天起码写18块左右,“前几年我总是自己买粉笔,上课时带6根。两节课讲完,还剩半根,自己再带回去。普通的黑板擦很难把黑板擦干净,我就从家里带来四块半湿的抹布,课间擦干净后,等上15分钟黑板就干了。”
于是,看似“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在这个大部分课堂已经完全信息化、电子化的时代,宋浩带着粉笔和抹布在校园里穿梭,几乎每天如此。除了这两个“老朋友”,宋浩还会带上必备“四件套”:三脚架、录像机、麦克风、遥控器。而这,要追溯到七八年前,他决定把自己的课堂传播到网络开始。
宋浩在上课
粉丝从0到万,学生遍布海内外
博士毕业后,刚刚成为大学老师的宋浩,遇到了一群找他求助的学生。“我在校园里碰见曾经教过的学生,他说上数学课听不懂。刚开始就只是一两个学生,后来七八十个学生碰见我都是同样的问题。我就觉得看来这门课真的是很难学,所以才把上课的音频录制下来放进网盘里,供学生们课后复习。”
随着网盘的下载量不断上升,学生们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这让宋浩在惊喜之余也意识到,用音像传播的方式可以帮助更多学生学好高数。后来,他又买了DV机,讲课、拍摄、剪辑、上传到B站,从第一个课程音频的上传到现在多万粉丝后的每堂视频课,他都亲力亲为。“弹幕和评论我都会看,有时网友会指出视频的小错误,我就及时更正。”
好的大学没有围墙,好的课程自然也是。据宋浩了解,在观看自己视频的受众群体中,有一半都是大学生,高中的学生占到15%左右,其余的还包括上班族和退休人士。“还有国外的一些学生和老师,记得有一位澳大利亚的计算机老师,看了网课后还加了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