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考入曲周师范,总有一段不一

原题:同样的曲师,不一样的记忆

作者: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前河东小学刘万一

看到学哥学姐笔下的曲师生活,我想起了我的那段时光。

我是年考入曲周师范的。入学那天,从未离开家门的我,独自用自行车驮着行李来报到。八十年代那时候第一次离开农村,虽然十七岁了,可真是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孩子。

学校大门里有卖生活用品的,一个搪瓷饭盒两角钱,洗脸盆五角,很便宜,特别结实,用到毕业后,回家还继续使用了好些年。学校给了三十元饭票,是一个月的生活费,我便开始了住校生活。学校饭菜比起来家里的大多数强很多,比如每顿饭吃新蒸的馒头,炒菜有几样可以选择。就是玉米粥有时候太稀了,像清水一样。同学们往往为了发泄对食堂的不满,把玉米粥给一片一片倒在食堂的水泥地上。那时候的食堂,还是用竹竿搭起来的大敞篷。我们入学几个月后拆了,盖起来新的餐厅。

学校路南,西南角是学校工厂,说是做罐头的,见过变质的桔子瓣倒在工厂的房山外。近处还有几座坟,坟上几棵杜梨树,下午放学后,身材高大的师哥在那里练习吹号嘟…嘟…嘟…

路东是宿舍楼,第一次住上下铺,有学生在上铺驱赶房顶上的壁虎,忘了在上铺,一下子掉下去……,还好没事。才入学,大家都还不熟悉,见他爬起来了,都偷着笑。我们住在二楼,楼梯往东路北第一间是水房兼卫生间(男生楼),水房东边就是我们宿舍。才住下大家对环境都不熟悉,开始那段时间常有半夜没有醒清朦胧着去小解的学生,错进到我们宿舍,好在他一下子明白过来,马上出去了,没有造成更严重后果!一个宿舍住八个学生,吃住玩,三年结下深厚的情谊。吃饭时有在食堂蹲在地上吃的,有端着搪瓷饭盆回宿舍的。在宿舍吃完饭,我是必须先把饭盒洗净,再倒上热水。许多同学吃完不去洗饭盒,直接在吃净的饭盒里加上热水,慢慢喝。那时候在一起吃饭聊天,是多么快乐。

大门西边南排是一座二层教学楼,每层四个教室。我们班在二楼西边第二个教室。我们那一年是中考全面放开的一年。不但各省市中专学校都可以报考,连往届高中生也可以报考。我们班里就有近一半是高中生。西边邻班一个学生是高中毕业后代课教初中,另一个是他初中学生,两个人同时进了师范一个班级,那个高中代课的比他师范班主任岁数还大呢!我们班主任是从邯郸师专当年毕业的,班内居然有个高中同学。班主任是孟庆国老师,个子不高,人却长得帅气,有一张永不显老的脸,写一手庞中华体漂亮的钢笔字,爱打球。爱人是邱县的,后来也调入了曲师。孟老师课讲得精彩,粉笔字漂亮,吸引了好多同学去练习庞中华字帖。我却是在听他晚自习上谈琼瑶,说三毛故事,而爱上读书的,然后买了二位女作家许多的书。他讲到文学评论时,说过某人一句话文从胡说起,诗从放屁来,当时引得哄堂大笑,至今记忆犹新。我的作文里,他总是评语挺多,夸我作文优点,我心里感激不尽。可惜他只教我们一届,便调到办公室工作了。

毕业后我们县几个学生逢年去他家拜年,因为他即是老师又是兄长。

代数老师是我们班西边班的班主任张忠义老师,我们县依庄乡人,说话带那里的方言。平日话语温和,像他温柔善良的性格。他很少去批评学生。总是把课讲得很详细,让你只要坐正听,都可以学会。

几何老师白勤武,人文静,戴一副近视眼镜,一看就是知识分子。讲课时,A撇B撇AB撇……一转身,黑板上的几何图形便多了几条辅助线……。放学后他和妻子经常出去散步。只到现在我上班下班时,常见到他们散步回来,拎着买回来的蔬菜,我便打一声招呼,走过去。

生物老师是我们班级东边的班主任,张涛老师也戴眼镜,个子瘦高。毕业后我们见面次数最多,我经常得到张老师的帮助。他讲课声音洪亮,知识面宽。记得讲遗传变异时他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我们一下子领会要旨。谈到黑格尔,他说他老师的老师,就是黑格尔学生的学生!我们居然和伟人也这么近。张涛老师论文发表挺多,一直带学生课,是一位学术型老师。

物理老师赵庆元,个子不高,人挺精神。上课声音洪亮,能做的物理实验都带学生完成。班级晚会时,让他给出个节目,他先谦虚地说不会,在同学们再三要求下,他说你们听过蚂蚁叫吗?同学们摇头,他说今天我给你们学学。说完扭身,头向墙,仰头做发音状…然后问听到了吗?…同学们都说没有,他说,没有听到就对了,蚂蚁叫根本听不到!我们才明白,大笑不止。

美术课是叶怀珍老师担任,他作品优秀,获奖众多,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那时候只觉得他有大家风范,可惜他教我们时间不长就去进修了,不然三年下来,说不定我还可以会是个画家呢。

音乐老师骆丽英,比我们高三届留校任教。弹琴唱歌样样行,可惜我不喜欢音乐。不过她是我姨哥表嫂,考试时给了我不少照顾,非常感谢她。她长得漂亮,我表哥是儿科专家,他们是一对郎才女貌的好夫妻。

语文教法老师是学校德高望重的刘芸生老师,他个高体瘦,上课声音大。每次让我们抄写名人名言交给他,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认真批复。可惜我把那时候的作业弄丢了。他的书法名气大,同学们求字他是有求必应。我买了宣纸让他给写滕王阁序,他居然答应了!过了几个月,写好给我时说,对不起了,写完时不小心镇纸掉了,把它从中间弄开个口子…我把两半的宣纸对起来自己装裱好了。两厘米见方的小楷七百多字,需要他多长时间的熬夜加班啊!二十年后,我又让董瑞民师弟给重新裱了一下,至今放在我的书房里。

语文基础知识老师是田源,岁数比赵老师还大吧。他基本功扎实,授课认真。变调,儿化,轻声,讲得详详细细。许多普通话一级证书的学生都是他得意门生。可惜我不大用功,学会的后来又忘了不少。

体育老师谌建章,县运动会短跑记录保持者。对学生有严有爱。对运动员,训练时要求严格,平日又像兄长。运动员们都喜欢和他交朋友。现在走到哪个县,只要听到谌老师来了,曾经的学生都会来见面。

化学老师原来是佟月霞,佟老师上课特认真,记得有一次下午第一节,我和同学睡过头迟到了,就弯腰悄悄从后门往里走,她看到后厉声让我们前门报告,直到我们喊了报告她才放我们进教室。从此我们对她敬畏三分。后来她调走了,换成了李明林老师。李老师和赵老师个子差不多,讲课声音不大,用曲周话上课,不急不慢,但上课一丝不苟。有一次在实验室,他让同学们做观察钠的性质实验。我和几个同学一组,有个学生从煤油里钳出一块钠,切后没有用完,随手丢进实验桌下的污水盆里轰…盆里冒出火来了,我们惊呆了不知所措,李老师跑过来,拿起一个空盆子往火上罩去…,火熄灭了。我们从此更加认真去听他的课了。

书法老师是杜金玉,记着他给我们讲永字八法,用高而响的声音说执笔之法,实指虚拳。运笔之法,意在笔先……一回身,黑板上几个漂亮的大字便显现出来。多余的笔水顺着毛玻璃黑板流下来-----他喜欢沾清水在黑板上书写。几个女生在偷偷学他富有个性的语调执笔之法……杜老师现在是县书法协会主席。

心理老师是李运海,平常个,人特精神,穿衣服讲究,还爱讲笑话典故。他是个学习型老师。他穿干净皮鞋回老家,有人说他鞋,他用人分年龄大小来说鞋也分年龄,让说他者无言以对。他上课联系实际生活,把心理学讲成了非常受欢迎的课。他退休后在曲周县博物馆担任副馆长,为传播曲周历史文化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那时候课业不重,不像枯燥的初中,班级平时活动很多,我们可以看电影,搞联欢。三年的学习中,有时间去认真地写毛笔字,因为有刘芸生老师的影响,有杜金玉老师的指导。有时间去开心地画国画,因为喜欢水墨画的雅,墨分五彩的趣。有时间去图书馆静静地读书,因为感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异国情趣,熟悉了金庸群侠传的恩怨情仇。那三年的生活是快乐的,学习是充裕的。三年虽短,收获颇丰。

年学校举行了建校四十周年校庆,邀请了少数知名校友参加。

我忙着在农村帮二哥收玉米,只记着二哥说一地的玉米棒子,个子特大的不多,匀不溜的占多数,一亩地的产量靠大家。帮二哥收完庄稼,校庆已经结束了。在同学孩子婚宴时,午后我和外县同学又来到学校合影。大家建议毕业三十年了,必须隆重搞场聚会,大约在秋季。可惜后来,因为廉政风,严禁各种形式各种明目的吃喝聚会,我们都是有背景的人,怕算不清账划不清圈的有些人把我们给圈住了,于是乎我们的三十年隆重聚会计划泡汤了。等下个三十年吧,休将白发唱黄鸡!约了!

年8月,按照市规划,邯郸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武安建成并招生。大名师范,曲周师范撤销。至此,成立四十一年的曲周师范学校完成历史使命,至此,曲周师范学校成为历史记忆!

谨以此篇纪念我三年的师范生活和教诲过我的老师。

改于.8.12大雨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