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永恒主题。教学有法无定法,开展好教学贵在得法,以学定教,实现教与学辩证统一是课堂教学的至高境界。“学讲”方式就是很好的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它真正实现了教与学辩证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教学观念
传统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在传授过程中,教师活动是中心;在传授方法上,教师灌输为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关系是“一桶水与一杯水”。其弊端是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学讲”方式着眼于学习力的发展:①强调学生的自主作用,主张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避免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传播、不注重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的不足。②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主张由学生通过探索和意义建构途经获取知识。③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参与的意识,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
2、教学目标
传统课堂教学以大纲和教材规定的目标为目标,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和智力水平的高低为唯一评价尺度。知识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只能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一个方向发展。
“学讲”方式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全面发展上,在使学生积极、主动、灵活掌握知识、自主发展的同时,让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完美个性的人。
3、教学程序
传统课堂教学是按照课前备好的教案中的程序进行操作。教案是上课的脚本。按照既定的教学程序上课,学生大脑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无法兴奋,缺乏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低下。
“学讲”方式既要求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但又要求不能一成不变。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要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具体情况进行随时调整,使其符合学生实际需要。其特点是:教学程序是活的,教学情境是符合学生发展的,宽松、愉快、和谐、平等、合作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展开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
4、教学主体
传统课堂教学主体是教师,强调教师的角色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对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束缚,使学生在课堂得不到应有的实践和训练。
“学讲”方式主体是学生,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实践的机会,学生活动的空间进一步释放。其效果是使学生在有效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5、教学手段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陈旧、单一、简单,往往是黑板加粉笔。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用落后的教学手段传授先进的科学技术,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体现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学讲”方式把握现代教学技术与其他影响教学发展因素的关系,找准现代教学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形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合力,强力突破传统教学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将枯燥单调的知识用生动的画面表现,充分利用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观,刺激大脑皮层积极思维,优化教学效果。
6、教学原则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往往忽视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离,成为僵化的教条,抹杀了知识的生命力,造成“教的无用,用的不教”。
“学讲”方式重视知识来源于生产实践,反过来又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关系,把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既理解掌握科学知识,又能动手实践和创造。
综上所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本着对传统教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和原则,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实践、探索和总结”学讲”方式,是当前我市课改推进过程中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工作。
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特别是高中学校,全面推进难度较大,我深有体会。很多教师有排斥心理,普遍认为:高中知识难度较大,教学任务重,学生自学效果差,学生如何能讲出来。但实际上我们课前准备导学案充分,因材施教,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基础有效的取舍,课堂上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我想学生能学进去,也能讲出来。
我相信在“学讲计划”的推动下,只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教”和“学”就能达到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