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正式拉开帷幕,上百万考生将进入考场,争取“入编”的机会。
在距离考试还剩下三天的时候,如何更好的复习?
国考考生陈怡(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从9月份开始准备国考,目前已经准备三个月,最后几天将集中复习往年试题,以及做模拟考试。另一位考生赵军(化名)表示,他会重点整理之前的错题和不熟悉的知识点,然后最后琢磨一下申论的大作文。
“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考生的备考压力也随之增大,应该充分的利用起来,对于往年试题及错题要继续巩固练习,尽量不要再去做新题。此外在模拟时,多进行时间的控制练习。”粉笔教育言语讲师安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最后备考冲刺
年国考于10月15日起报名,计划招录2.57万人,共有.6万人通过资格审核。
陈怡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她从一开学就正式进入备考状态,每天早上到晚上一直在图书馆复习,主要看网课、做往年试题、写申论、复习专业课。不过,在国考只剩下几天的时候,她已经将目标瞄准在了往年试题和模考上。
“最后几天还是要回归往年试题,然后做模考以测评自己的成绩在何种位置。”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会严格按照国考的时间来答题,让自己熟悉考试状态,同时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巩固基础知识点。
赵军则计划把近3年真题打印下来重新做一遍,同时每天看一下自己之前整理过的错题和错得比较多的知识点。“申论会看好的大作文范文,动笔写一写,然后看网上的解析视频。”
由于所剩时间不多,安杰认为,最后阶段的备考不仅是学习能力的较量,也是心理的较量,只有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备考,才可能成功上岸。
从往年来看,国考的题量不小,如何合理安排?
安杰建议,考生先预估好每个板块需要花多少时间,做好一个预判性的时间安排,尽量先做自己擅长部分,遇到感觉比较困难的题目,不宜花过度的时间,提前多做模考演练把时间分布安排好,尽量规避卷子做不完的情况出现,也能提升做题效率。
此外,针对申论,安杰认为,最重要的是方法,比如如何去审题,如何阅读材料,组织答案。很多同学关心国考申论的热点有哪些,在考前进行一下梳理。同时,要学会洞察出题人的目的和考察的要点,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平常心参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国考临近的时候,多地也发布了相关提醒,其中的一大关键是,需要提供健康码,部分考生还要求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比如,陕西提出,考生应主动出示陕西“健康码”或“一码通”并接受测温,持“绿色码”且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
持“黄色码”且体温低于37.3℃,提供考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进入考点。此外,有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异常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就医进行排查和诊疗,考试当医院诊断证明,经医学评估合格后可进入考点考试。
重庆则提出,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报考人员,参加考试当天须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能够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对来自低风险地区的报考人员,参加考试时须持健康通行码“绿码”。考生在考试当天不能按上述要求提供证明或健康码的,或者在进入考点前,因体温异常、干咳、乏力等症状,经现场医务专业人员确认有可疑症状的报考人员,不得进入考点,并作自动放弃本次考试处理。
另有一些地方因其他事件发布紧急提醒。比如,四川省人事考试中心发布笔试紧急提示称,成都马拉松将于年11月29日在成都市举行,部分路段将实行交通管制,请在成都参加国考的所有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合理规划出行时间,提前出行。
目前来看,距离年国考日期临近,保持平常心更为重要。年国考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1:1,年这一数据为53∶1。
安杰指出,每年“上岸”的人要比失利的人少得多,所以在考试前考生要放平心态,一方面考生要有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另一方面也要有敢于从头再来的魄力。
“根据往年经验,每年都有很多人弃考,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比会比61:1低。但是无论这个比例最终是多少,考生现在应该忽略这些数据,最后时间再把知识点捋一遍,做好自己,以一个轻松的心态迎接考试。”他表示。
此外,在国考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上岸”机会。例如,考生还可以选择选调生、军队文职、特岗教师、农信社、省考、事业单位、医疗招聘、教师招聘等等,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