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印度的年轻绘画大师克林特

印度,我在百度新闻里经常看到它与中国的消息,大多是边境方面,我也从没有了解过它,不过这次我却因为一个绘画神童-埃德蒙·托马斯·克林特想近距离地了解一下印度。

印度共和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有11.3亿人口,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四国接壤:分别是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中国;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公里。也是由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埃德蒙·托马斯·克林特出生于年5月19日,出生地是印度喀拉拉邦美丽的港口城市-科钦。他的父亲穆拉帕兰比尔·托马斯·约瑟夫因为非常崇拜好莱坞电影明星、导演、制片人克林特·伊斯特德,以他的名字为儿子取名-克林特。

克林特未满周岁时,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不会走路时他会用肚皮爬行,在家里客厅地上以肚子为中心,旋转身体,用粉笔画了一个完美的圆。

他的父母都不是艺术家没有意识到克林特有艺术天分,但对克林特的绘画热情给予大力支持,给他买了一些更加丰富的彩色粉笔,让克林特在地上画。

克林特的父亲约瑟夫是一名会计师,收入虽低,但爱孩子的心,一点都不少,他经常借出差的机会,为克林特买他需要的画画材料,在孟买,德里等地的小商店里仔细搜寻克林特喜欢的儿童读物和二手的世界名著,还有超过75种颜色的大包蜡笔。

随着时光成长,当克林特能够站立起来的时候,他发现了"新画布-墙壁,没过多久,墙上他能够够到的高度就布满了涂鸦。他的爸爸为他买的5千支蜡笔,克林特三个月就用完了。

克林特因为所处的环境因为没有受到想象的启发与教育,所以他所认知的世界不是来自想象而是来自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世界。他天生具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在母亲钦纳玛的悉心教导下,克林特学会了观察和敬畏自然。

最初,克林特的画都是用简单线条画的线条画,有点像现在的写生画,只不过他的线条更活一些,特别是他画的动物形神兼备,很成熟很完美。

艺术家G·莫哈南是克林特父亲约瑟夫的好朋友,他是第一个发现克林特超常天赋的人。莫哈南经常来约瑟夫家作画。蹒跚学步期的孩子大多精力不集中专注力有限,克林特则不同,莫哈南画画时,他会安静地呆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观看。

约瑟夫想请莫哈南收克林特为徒,莫哈南却婉转的拒绝了,他觉得克林特已经顿悟了艺术的真谛,艺术已经融化在他的血脉中。

莫哈南对约瑟夫建议说,"让克林特画他想画的,他有话要说。"

无论莫哈南同不同意,在克林特心中,莫哈南就是他的恩师。

在父母的鼓励和莫哈南老师的指导下,克林特尝试用各种媒介,粉笔、蜡笔、水彩颜料来描绘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世界。

爸爸约瑟夫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给克林特讲述世界各地的故事:基督教故事、印度教故事、伊索寓言、白鲸、鲁宾逊漂流记、托尔斯泰的儿童寓言等等,克林特心中也有崇拜的英雄:徒手杀死一头狮子的参孙、用弹弓击倒巨人歌利亚的大卫王、实力强大的神猴哈奴曼、伟大的射手阿周那、英勇的王子激昂。

克林特最喜欢读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故事,他的《罗摩衍那》等许多绘画作品都是围绕史诗中的人物和情节创作出来的。

克林特在绘画上有超人的悟性,年幼的他所表现出的绘画技巧,别人需要多年的训练和经验才能掌握。

他笔下的世界,是一只万花筒。他的创作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有太多的想法要表达,所以他不停地画,有时候一天就画出上百幅作品。这就是克林特,一个拥有天赋异禀又勤奋的小画家。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克林特三岁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肾衰竭,他的肚子鼓了起来,四肢肿胀,大部分时间他都感觉精疲力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病痛没能阻挡克林特的创作热情,母亲钦纳玛替他按摩抽筋的右手时,他就用左手画画。小小的年纪,他的作品已经开始涉及死亡,孤独和爱这些深刻的主题。

患上这种病几乎就是绝症,很多大夫劝说约瑟夫,克林特的病没有什么希望了。约瑟夫很爱他的儿子,更不愿轻易放弃,他踏破铁鞋四处奔波,最后他找到了医生亚伯拉罕博士,用他的顺势疗法终于把死亡线上的儿子从死神的手里拉了回来。

病情得到控制后的两年,克林特5岁是他创作力最爆发的时期,他自由自在地发挥,最好的绘画作品都出现在这个时候。

当地的传统活动是他喜爱的题材之一。特里苏尔普洛姆节是喀拉拉邦最著名的节日,每年四月或五月举行,一群戴着黄金头饰的大象列队游行,前来观看的游客不计其数。克林特画笔下的特里苏尔普洛姆节,色彩和构图独具一格,有很强的概括性,完美地再现了节日场景,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克林特总是能从独特的视角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别人忽视的东西,他却能犀利地捕捉到。

印度教崇尚蛇,喀拉拉邦的另一个节庆活动一蛇舟赛,人们在观看时通常是船和比赛。克林特描绘的蛇舟赛,最醒目的却是一轮橙色的大夕阳。

5岁时,克林特在参加一个为18岁以下画家举办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比赛结束后,在跟着父亲回家的途中,他第一次目睹了特雅姆表演。

特雅姆是以舞蹈为基础的宗教仪式,表演者身穿红色传统服装,戴着红色的面具,在神"附体"后起舞。

两个月以后,克林特用水彩完成了另一幅代表作《特雅姆》。

人的命天注定。多年以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克林特父母认为,这幅画预示了儿子不可避免的命运。

在一个克林特的画展上,父亲约瑟夫母亲钦纳玛见到参观者中有一群特雅姆的表演者和化妆师。由于渴望了解儿子画中的神灵,他们就向他们询问,一位化妆师说:"我们化特雅姆妆的时候,都会故意不把妆化完。我们担心,如果全部化完,艺术家、化妆师很快就会死去。这幅画作《特雅姆》画的绝对完整也绝对完美。"

约瑟夫夫妻听后,面面相觑,只在心里默默祈祷。

克林特的作品,是从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用真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所以他的画充满了

个性,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生命。很快他陆续获得了更多更高的奖项和荣誉。

克林特的心并不在奖项与荣誉上,他并不关心这些。他的内心一直在渴求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从哪来?死后会去哪?为什么会死?

年4月15日,他的肾病在潜伏两年后还是复发了,在离他七岁生日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克林特离开了人世。在他昏迷前,还不忘安慰爱他的父母,他低声对母亲说:"没事的,妈妈…我只是在睡觉。请不要难过,妈妈…请不要哭。"

克林特就这样在安慰父母时睡着了,却再也没有从睡梦中醒来…

亚伯拉罕·林肯说,"一个人活了多少岁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他是如何度过这些岁月的。"

克林特身后留下了2万5千多幅作品。他是名副其实的年轻绘画大师。为此喀拉拉邦旅游局每年都组织一次绘画比赛,邀请世界各地的崭露头角的艺术家参加。

克林特短暂的一生印证了,"生活的品质比生命的长短更重要。"他用艺术战胜了死亡,在这个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