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图解 http://m.39.net/pf/a_4518150.html03:26
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年度颁奖典礼1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10位“草根”成为舞台上最闪亮的明星。
他们普通、朴素,但是那份善良、坚守、情怀和担当,却奏响了最美的人生乐章,获得亿万网民的点赞。
“环保卫士”次仁旦达:顶着每秒20米的风速,冒着零下50摄氏度的严寒,拾起沿途遗弃在珠峰上的各种废弃物品。从一人干到带动多人干,在人类徒步能够到达的极限,践行环保。
“癌症支书”余启良:55岁,一个肺癌晚期的患者,怀着一颗对党忠诚的初心,一心为民的情怀,忘我奋战在石阡脱贫攻坚第一线。
“逆火英雄”陈三喜:这个19年一直冲锋在火场的战士,人们说他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称呼他是“奇迹创造者”“跑不死的三喜”。
“粉笔画老师”张举文:18岁高中毕业就开始在山区教语文,他为小学、初中的孩子们用粉笔画插画,一画就是42年。
“特殊力量”王培:妻子还记得他上次替换人质时候负伤,眉骨缝了7针,右肩被撕裂一道大口子,他是全国优秀的人民警察,更是家人放不下的牵挂。
“失散者归途的灯塔”李耀进:他用23年的时间甄别寻亲,帮助名滞留在杭州的救助对象找到了回家的路。
“轮椅上的跑者”矣晓沅:从考入清华到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他在求学和科研的道路上“跑”出一段又一段传奇。
“大国工匠”环卫工人李德:一手拿着初中文凭,另一手却有9项国家专利,他用自主创新,提升机械化作业率,让环卫工作“少些味道,多些尊严”。
“代理妈妈”彭锡萍:在她的一本《代理妈妈日记》里,记录下她与患病新生儿“小精灵”共度51个日夜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有工作的艰辛付出、有母爱的无私奉献。
“勇救落水幼童的88岁老兵”何有义:他的女儿无法想象,这个平常要人搀着走的老父亲,竟在危急时刻跳河救人。女儿也深深理解,因为父亲是一名永葆本色的老兵!
10位“中国网事·感动”年度网络人物,是由公众线上投票和专家线下评审相结合的评选方式选出,在他们身上集中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有信仰、有力量、有情,有爱,那些美好的品质、闪亮的人性令人温暖。
据了解,“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活动”年经原中央外宣办批准,由新华网、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承办,自年起已举办八届,是国内首个以基层普通百姓为报道和评选对象,由新华社记者走访基层挖掘感人故事,不同机构推荐候选人,发动网民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线上、线下评选并进行年度颁奖典礼的公益品牌活动。
平静而充满力量——“中国网事·感动”年度网络人物群像
年1月18日,“中国网事·感动”年度网络感动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国传媒大学4K演播厅举行。图为典礼现场。新华网陈杰摄
1月18日,“中国网事·感动”年度网络人物走上了颁奖舞台。他们不是“网红”,却有着让人感动的共同特质:善良、质朴、坚守,平静而充满力量。
即使在我们身边会有焦虑、浮华和戾气,但仍然要相信有那么一些人,一直在细细地耕耘着生命,一直在深情地、长久地守护着初心。
坚守
对万物有爱、有敬畏,才会义无反顾地去完成一个使命。
次仁旦达,四次登顶珠峰,却并未因此而欣喜。本是最圣洁的地方,却随处可见到垃圾,让生长在珠峰脚下的他感到心痛。于是,他默默地弯下腰,顶着每秒20米的风速,冒着零下50摄氏度的严寒,拾起沿途遗弃的废弃物品。
刚开始,是他一个人在干,后来一群人跟着干。公斤的生活垃圾、多公斤的登山垃圾,以及公斤的排泄物……他们誓言,在海拔.43米的地方,做一名卫士,守护好这片净土。
来自河北沧州的李德,身上贴有很多看似“撞色”的标签:既是环卫工人,也是首位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环卫专家;一手拿着初中文凭,另一手却有9项国家专利,余项技术创新……他发明的“小型粪便机械化作业车”,让清洁工人只需按动操作阀门就能自动完成从清淘到倾倒,身上不会沾染脏污。
自年进入环卫系统,李德便梦想着要研究出让清洁工可以体面劳动的工具。用了14年,他竟真发明了小型粪便机械化作业车、自动压缩式固液分离吸污车、多功能高压冲洗车,改善了这份“顶风臭八里地”的工作,让沧州运河区公厕管理的粪便清淘机械化作业率从18%提升到了98%。
在石阡县坪地场乡雷首山村,有个“玩命”带领群众脱贫的党支部书记余启良。他在年当选村主任时,向村民保证:在自己任上,雷首山村一定要实现水电路“三通”。工程正在节骨眼上,他被确诊了癌症。“答应村民的事,不能半路撂挑子。”他一边治疗,一边继续干工作。如今,余启良带领村民走在了等待验收的2.7公里的路上,“答应村民的事,不能半路撂挑子。”他还要继续带着大伙往前拼。
人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背后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消防战士陈三喜就是站在我们背后的人。颁奖典礼上,陈三喜的儿子对他说:“爸爸,我曾经在心里埋怨过你。爷爷奶奶60多岁了,还留在工地上打工,爷爷重伤,你没回过家,弟弟出生,你没陪在妈妈身边。可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在很多同学面前,我都特别骄傲,我知道很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是你从大火里救出来的,你就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是我的英雄爸爸。”
1月18日,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年度颁奖典礼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10位“草根”成为舞台上最闪亮的明星。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坚定
真正的强者,可能与躯体无关。
27岁的矣晓沅,已与轮椅相伴了16年。当初以云南省高考理科第16名的成绩被清华计算机系录取,再到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团队研究出“九歌”智能机器人……“轮椅上的跑者”,这段经历坚韧而传奇。
高中三年,为避免上厕所不便,他从不在学校喝一口水,吃一口食物。他的顽强、坚韧让家人既心痛又骄傲。他坚定要让生命活出质量,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人生,反而是感恩地生活每一天,在校内外开展各类无障碍宣传科普活动,呼吁加快建设无障碍基础设施,呼吁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