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91005/7510626.html
八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轻灵划过,但在印江中学的发展历程中,却是步履稳健,恢弘如诗!
从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年)书院讲学,到年设立“国立印江县初级中学”,从年的历史尘埃,到80年的时代风潮,印江中学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上下求索、矢志不渝,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凸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依仁博文厚德树人”的办学特色,教师善教,学生勤学,谱写着印江教育历史上的绚丽篇章。
党建引领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党建工作,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对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深入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如何培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接班人?印江中学党委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近年来,该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的鲜明工作导向,努力发挥学校党组织、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年,印江中学党总支升格为党委,党员总数突破人。为进一步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印江中学党委认真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全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学校党委将支部建在三个年级部,成立了文昌支部、依仁支部、龙津支部三个党支部,并推行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制度。成立了“教职工之家”、“妇女之家”,做到“有队伍、有活动、有场地、有制度”。
学校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大胆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升级改造了校园广播、网络系统,定时播放时政新闻,各班级定时收看新闻联播。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了以“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我为祖国点赞、做新时代好青年”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开展了爱国电影赏评、非物遗产体验、传统文化触碰、爱国歌曲传唱、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印江中学先后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基地”“全国快速作文实验基地”“全国足球示范校”“全国科普示范校”;被国家民委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贵州省文明单位”;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全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贵州省教师培训年先进单位”“贵州省学科参透法制教育省级示范校”“贵州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年,该校被县委表彰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年,学校团委被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被铜仁市委表彰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特色办学尽情绽放社团文化
近年来,贵州省印江中学以“尚德睿智、唯实创新”为校训,以“敬业奉献、勤奋拼搏”为校风,以“广博精湛、严教细导”为教风,以“勤学好问、善思力行”为学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依仁博文唯实创新”的办学特色。
文化兴校,以德启智。为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印江中学共批准设立43个学生社团,以价值观正确且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为准绳,合理安排与时令相契合的“月月有主题”活动。学校还通过演讲、征文、广播讲话、法制讲座、主题班会等,形成了处处渗透德育、人人抓好德育、事事重视德育、时时突出德育的运行机制。除了主题实践活动,学校每年还定期开展“三好杯”篮球比赛、“魅力青春”文艺演出、学生田径运动会、校园十佳歌手等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常规体育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群体性土家摆手舞成为该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青春风采被定格,成长喜悦被铭记。
“欲教人人成才,先教人人成人”。近年来,该校每年有近人的学生志愿者队伍,长期活跃在大街小巷、工厂社区、困难家庭以及县内重大活动现场,奉献爱心,播撒文明。年,张蕾同学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年,学生张路遥作为全省2名学生代表之一,出席共青团贵州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春禾社团连续两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ETS大赛,均获最得佳立题奖和最佳创意奖,成为贵州赛区唯一全员晋级且参赛和获奖最多的学校。
和谐发展 教学质量守正创新
教育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存之本。印江中学以精细管理为抓手,促进教学工作长足发展,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大幅提升,高考成绩连年攀升,成绩走在了全市同类校前列。
德艺互促夯基础。学校注重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奖罚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年,《学校体制改革方案》开始实施。年,学校健全各职能处室管理。年,印江中学实行高中部、初中部分部管理,学校管理更臻完善。年3月印江中学推行“三制一管理”制度,学校遵循“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分,关系上合”的原则,形成党、政、工、团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切实发挥整体工作效能,有效调动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创新课改固根本。为贯彻落实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精神,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学副校长、专任教师等组成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委员会,形成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制定执行模块学习评价方案和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全面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每年选派近人次的教师外出参加培训、跟岗学习,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教研教改新突破。贵州省印江中学坚持走“业务立身、科研兴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创建了推门听课常态、联片教研、集体备课等系列教研制度。在落实新课程理念中,学校探索推广“”高效课堂模式,将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切合自己实际的“特色”课改之路。在学生管理方面,建立了规范的学籍管理制度、封闭式管理制度和年级管理制度,使学生管理达到了新的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高考录取人数逐年攀升。该校届学子田向东、届学子杨栋均以全市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打破了铜仁市县级学校近20年无人考入清华大学的历史,学校连续24年获全市教学质量奖。
教学研究求实效。为实现教师从“能教队伍”到“会教队伍”的转变,并从“会教教师”到“优秀教师”的跨越,贵州省印江中学采取“以赛促教、以评促教、以研促教”等多种方式,坚持举办“名师示范课”、“优秀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展示课”等系列赛课活动,举办“教学设计大赛”、“教师演讲比赛”、“教师粉笔字”比赛等多项竞赛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展示和锻炼能力,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近年来,该校一大批教育教学骨干脱颖而出,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12名、市级骨干教师61名、县级骨干教师78名。
八十年的光荣梦想,八十年的桃李芬芳,一代又一代的印中人薪火相传,他们沐浴了八十载风风雨雨,见证了八十度花落花开,收获了芬芳桃李,谱写着诗篇辉煌。未来,印江中学将始终担负着耕耘智慧、播撒真知、传承文明、塑造国家栋梁的历史使命,勇立潮头,艰苦创业,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努力,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焱琪
编辑蔡茜
编审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