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育在培智生活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与改善,当前中小大学越来越重视教学的生活化。对于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来说,生活化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为了帮助智力缺陷的学生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本文将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培智生活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究。

培智学校的学生大多存在一定的智力缺陷,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尽可能简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保证教学方式与讲解方式的简单化。所谓的简单化并不是针对于教师而言,而是针对学生的理解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生活融入其中可以借助学生原有的理解与认知进行新的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一些,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学过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更实际的教育目的。

一、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使用相对困难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将教学内容

生活化的过程中绞尽脑汁地寻找生活化的素材,虽然教师很努力,但是很多情况下教学内容与生活场景的融合显得相对生硬,教学效果比较差[1]。

(二)教师忽视同学生之间的沟通

由于培智学校的学生天生智力比较低下,所以教师同学生之间的沟通就显得比较困难,因此很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为了省时省力,忽视同学生之间的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理解。

(三)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同主题相脱离智障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差

异,再加上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方式运用的不熟练,经常出现教师讲解半天却引不到主题上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影响课堂效率,也影响教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2]。

(四)教学语言不够生动

数学教学的生动化还应该表现在语言的生活化上,尤其是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更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生活化。然而当前很多教师不擅长用学生更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教学讲解,培智学校的学生本身注意力就不够集中,这样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五)缺乏生活化的教学用具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依靠书本教材或者是多媒体PPT,但是却忽视了生活化教学用具的使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生活化数学的教学效果。

二、生活化教育在培智生活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化教学意识与生活化教学能力

教师具备一定生活化教学意识是生活化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将教学生活化,教师自己也应该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化教学能力。教师要想提升自己的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力,一定要注意思考影响生活化教学的各种因素,从学生心理、沟通、生活化场景的积累等层面出发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力。

(二)着手教材

首先,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教师应该加强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正确的对教材进行解读,结合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目标仔细思考对于教材的运用问题。首先,教师应该通过仔细阅读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在确定重难点的时候,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在研究教材的时候还要不断思考教材教学内容同生活之间的关系[3]。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了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当然要想保证生活情景的创设质量,一方面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4]。

(四)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互动

为了保证生活化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还应该加强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面对学生的发言要保持耐心,避免对学生内心感受的忽视,同时及时给学生一些反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注意同学生之间的互动,无论是何时的互动都具有锻炼学生反应能力、增进师生情感的作用,为此教师应该注意这一点,增加同学生之间互动的频率。教师在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互动的过程中,还应该时刻注意互动的质量,为此教师应该尽可能保证每次互动都具备一定的教学意义,也就是说教师在互动之前应该对互动目标进行设置。

比如教师发现学生在课下发现学生正在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这时候教师可以参与进来,并借助游戏来帮助学生复习概率相关内容。为了保证互动质量,教师还可以对课上的互动环节进行优化,保证问题之间的渐进性,保证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有一定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按照教师的思路走,避免出现学生答非所问、教师半天不能将学生引到正题上的情况。

比如教师在对人教版生活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4》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同“4”有关的生活化的例子,启发学生认识4,教师先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数字4、自己的手指、同学的手指、计算器中4的按键,让学生总结这些事物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时候学生一般都会察觉,这些事物都同“4”这个符号有关,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4”的读音,让学生跟着自己的口型,一起发出4的读音,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出高效的沟通环节,让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思路。

(五)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用具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用具可以将学生更好的带入到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熟悉,更好地将生活化的事物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对于培智学校存在智力缺陷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减少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用具的运用。为了对教学用具更好的进行运用,教师在平时需要注意观察生活,加强对可利用生活化教学用具的积累。

比如教师在对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中的《比长短》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几把直尺还有不同长短的纸条,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纸条涂上不同的颜色,在课上的时候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个人,将直尺和不同长短的纸条分给学生,然后对学生演示直尺的用法,然后让学生借助直尺的帮助去测量不同颜色的纸条,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掌握长短的概念;然后教师再结合教室中的各种事物让学生去练习长短的比较,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长短的粉笔、不同长短的桌椅,还可以让两个高矮相差很大的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比较两人的高度,然后将高矮的概念拓展给学生,为智力水平相对高的学生提供进步的空间。

(六)设置生活化的游戏来进行教学

小孩子具有爱玩爱闹的特点,对于智力缺陷的人来说,智力水平大概等同于不同年龄的小孩子,而小孩子比较喜欢做游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培智学校学生的这种特性来组织游戏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快速的掌握教学内容。

比如在对《认识常见的果蔬》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水果蹲》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教学用具的帮助,提前准备好苹果、橘子、香蕉、西蓝花、西红柿等水果和蔬菜,在课堂先是将不同水果蔬菜的名字告诉学生,然后通过水果蹲的游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将不同的水果分发到不同的学生手里,然后借助“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橘子蹲,橘子蹲,橘子蹲,橘子蹲完xx蹲”这样的儿歌让学生进行练习。

(七)促进教学运用的生活化

为了帮助学生通过数学掌握一定的生活能力,教师还应该注意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运用。数学知识向来比较抽象,智力缺陷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应用起来更加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知识应用的场景与可能性对学生进行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虽然这样对于智力正常的学生来说,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但是对于智力缺陷的学生来说却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对于智力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对于智力缺陷的学生来说,教育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而所有人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比如买东西就需要用到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同时数学逻辑与思维对每个人的生活都很重要,数学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对生活中的选项进行选择与规划,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培养的时候一定要发挥好数学教学的作用。

当前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尝试用各种方式来简化教学内容,其中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对生活化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探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