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神在备考事业单位的过程中,觉得职测

坐而论道不如真刀真枪拉出去练,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搞定职测也就三点:

1.坚定信心、稳住阵脚,别慌别乱;

2.集中有限兵力,发挥优势、补齐短板;

3.排列次序的变化亦能够产生质变。

先自报下家门,我是21年上岸的,综应82,职测78分,全职备考两个月的时间。

备考前是个可怜的教培人,每天打电话打的头晕,每天就是卖课,续课什么的,后来都知道,行业直接蒸发了……公司赔了我几万块。

再找工作吧,我也确实不想再干这种工作了,但是因为这工作经历,重新开始确实比较难,而且所有的私企都是这样压力都非常大。

想来想去还是找一份稳定,工作压力不是那么大的工作会比较好,最终选择全职备考事业单位。

好了,也不再说那么多题外话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主要付出的精力都在职测上,有很多自己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你。

一、备考前准备

备考就是打仗,粮草兵马什么的都要准备好,就像小时候老师说的,不能不带武器上战场,职测也是一样的。

1.用什么资料?

粉笔《职业能力测验题》

粉笔的书就是详细和基础,跟他们家整体的基调是一样的,但是放在复习完之后做相应模块的题目复习效果还不错,并且我最喜欢的一点是,这个题可以完全的平铺张安,做起来比较方便。

本地省市近五年真题

真题不用多说了,真题就是检验自己学习程度最好的工具,也别担心真题做完了就没了,一套真题最起码刷三遍才能基本吃透。

2.选什么班?

职测千万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看行测的课来学习,虽然考试名称大差不差,职测想拿个高分,建议不要借鉴行测的课程,职测的出题很具有地方性而且跟行测的考察范围差距甚远,接下来就说说选个什么样的班

比较出名的就是花果事考和粉笔教育,这两个我都报过,我更倾向于花果事考,主要是专业性上的区别,花果算是唯一一个专业做事考的机构,课程质量和师资上我都觉得属于事考一线机构,粉笔相比之下,公考的课程做的很牛,但是事考整体的专业诚度远没有花果好,再加上花果向润秋这个职测天花板老师,粉笔还是有点相形见绌。

二、备考职测

1.阶段复习

(一)基础入门阶段(15天)

基础阶段我是没过教材,先跟花果的向润秋老师系统的学了一遍基础课,没看教材是因为教材的内容实在太多了,自己看比较慢,也只能作为我课程之余的补充。

我开始重点看的是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三个模块,因为这三模块是职测公认的黄金模块嘛,这三个模块学了是保证70+的基础。

这三个模块学完之后才开始看数量关系,常识我就直接放弃了,因为就算花时间看了常识,很多的东西(科技、人文、地理)也不会考。

那会儿确实基础不太行,阶段有挺多问题的,有时候确实自己解决不了,上课前就是很平常的预习呀,做几十道模块的题目呀什么的,看看我哪里做错了,带着疑问上课。但是资料分析的那个两期比重差我实在没咋听懂,就耗着花果的助教使劲磨……

反正学习是自己的,不会的一定要厚脸皮!不要不好意思不问啊……

(二)巩固提升阶段(一个月)

从第二阶段开始,我基本每周都会做一套真题试卷,看看自己每个模块掌握的怎么样了,也算是维持备战状态。

最拉胯的当属我的言语部分,就使劲刷这个模块的题,一天做五十道,总结五十道的题,看看自己为什么错,要怎么按照什么思路想才能对,隔2天再刷一遍,再错了我就再隔5天刷一遍。

那个时候记得很清楚,每天都是一两百道的刷题,草稿纸什么的我都自己收集起来,等到后期复习的时候,看到那堆草稿纸就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信心。

光刷题不行,还需要刷完题总结,咱绝对拒绝当那种看着可努力,但是一考试就原形毕露的人。

还有职测的题量真的大!一不留神就会出错,细节其实很重要。

第一,每次做题我都会高度仿真,考试是个什么状况我就会模拟什么状况,例如机读卡的墨团,平时练习的时候就在试卷上涂上。

第二,不管是职测还是综应,题干里面说了几层意思、问题是什么,都养成习惯勾画一下,很多人说这道题是我粗心了,那道题是我粗心了,就不以为意,其实减少粗心也是一门技术活儿,总结一下,粗心其实也是会有类型的,

再说了,考试的时候本来有些问题就问得很绕,比如推理部分的“以下哪个选项最不能支持以上结论”,很容易看错的;再比如,资料分析里面,材料中很多条件就很容易混淆,勾画下来,动笔计算前结合题目核实一下是不是这个条件,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三,对于跳过的题目,都打上了不同的记号,有些题目是完全不可能会做的、有些是我已经感觉很接近了但是时间有限只能先放弃、有些题目做了但是拿不准,标记完有利于我做完题时间还算充足的话,我就先重点的做那部分的题。

(三)全真模拟阶段(时间段:考试一周前)

这个阶段,我是每天一套职测真题,早上做完之后只改对错,不改答案,把错的题再做一遍,对答案看看能不能做对。再计算各个模块地正确率,分析进步/没有达到目标的原因。

肯定还是有自己薄弱的版块嘛,我就把言语和推理晚上抽时间再刷一遍向润秋老师讲的做题技巧,听完之后再多刷一点题总结一下。

1.调配做题顺序

感觉很多人都在说职测的题量就是让人做不完的,我认为有道理。

一方面是题量太大做不完,一方面是每个题分值不同而且题型也肯定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所以舍弃很重要嘛,保证重要的、分值高的、能拿到的分我绝对要拿到,拿不到的嘛,我何必硬着头皮去耽误时间呢。

我自己做题顺序是:言语、推理判断、数量、资料,图推和常识最后做。

解释一下这么做的原因,首先就是考虑到我自己考试状态的问题,我是一个比较慢热的人,做题的状态要先做几道题才能热起来,如果一上来就要做资料分析这种条件纷繁复杂的计算题目,我估计很容易因为状态不咋地就做错了。

但是我做言语相对不那么要状态,然后是推理,推理兼具文科和理科,给我相当于是一个过渡。

过渡完了就可以开始做数量关系了,数量基本上只做我会的基本题目,放弃完、蒙完题就开始做做资料分析。

最后我才做图推题,因为图推有很多做题的思路,光题型规律就50来种,要一个一个试,很浪费时间,而且分值确实不高,而且我觉得付出一两分钟的时间,快做出来了放弃很可惜,所以就直接放到最后做,比较省心。

常识呢就不多说了,我大概数了一下,整个备考期间做的题不会超过一百道,基本就是放弃的状态。

我做题的顺序总而言之就是,先做值得做的,分值高的,对自己而言靠谱的,这个做题顺序让我把考试时能拿到的分数全部拿到。

2.做好统计

我开始也是浑浑噩噩的就刷题,刷完之后也不清楚哪个模块是我不擅长的。

但是不做统计其实只能大概的考个感觉,就像我的言语自认为不错,但后来分析了一下,正确率就70%,耗费的时间还长,造成这种错觉主要是因为,这是文科类的题目,看着都会做,但是从来没想到这是一个拉我后腿的模块。

就像我高中班主任对我说过一句话,这句话到现在记得都很深刻:“你可以来问我学习方法,但是你别问我:政治该怎么学?我的政治成绩为什么不能提高?”

因为问这么宏观的问题,说明其实自己对自己的问题没有进行思考,没有进行细化。

很多问题一旦细化,就算不用请教别人就能找到解决办法。而这种统计,就是为了找到原因,统计越详细,原因也会找得更细,相应的对策也会更有针对性。

3.总结

职测大量的刷题其实还是有用的,但肯定不能用大量的刷题麻痹自己,感觉自己:哇,我好努力!我只要对得起自己就行了,结果不重要!

你这可去球吧!这种就是完全抛弃自己想法,只给自己找借口。

要真正让题海战术得到提高——尤其是言语理解和资料分析,全靠总结。

做完题,不只光统计各成绩,还看我的每道错题,看看我这道题为什么错。对错题时我也不是不走心的就看看解析,说:“哦,这个是这样啊,记住了下回不会错了”然后下回接着错。

分析这道错题完全是,当时做这道题我的想法是什么,我的思路为什么错了,主要分析的是思路。

因为我做过的真题,事考人家也不会再重新考了,但是每道题的思路是一样的呀。

还有很多时候,像我做言语理解的时候其实并不纠结四个选项,而仅仅在两个选项之间纠结,一直纠结最后凭借“直觉”选了一个答案。

这种靠“直觉”并不是什么做题方法,而是我不断总结错题,总结出题人喜欢设置的陷阱等的方法,以后遇见那种让我纠结的就直接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排除掉,最后选择出的答案大概率都是对的。

还有比如复习的时间短就更要总结错题了,别嫌弃耽误时间,有这种想法的我觉得脑子是瓦特了。

我做这个总结,就从做题中学到了东西;而闷头做试卷,根本没啥进展,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

4.怎么快速总结错题

既然都说到这了,再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快速总结错题的

开始我也是学他们这些前辈,买了几个本子准备一道一道抄下来,但是开始做题时错了很多题,而且像什么资料分析,自己抄下来也太浪费时间了吧,抄了几道下来手都抽抽,可能不是学习让我放弃,而是抄错题让我放弃了……

这后来不是就学聪明了,看网上有个教iPhone技巧的,就是说备忘录可以直接扫描,我就用这个方法,一拍,一扫直接上传到pad上,然后再打印下来,非常流畅丝滑。

当然我肯定不是卖手机的,app用全能扫描王就行,也挺牛。(科技改变生活啊)

错题上面就是记的注意事项,下面就是举的例子,然后不同模块不同题型都有专门的错题集,分的很细,我记得才清。

以上就是我的职测经验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