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兴趣老师粉笔画清明上河图好教育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在视频上看到一个老师,因为孩子们感兴趣,就用三个月的时间,用粉笔画出了《清明上河图》,光掉下来的粉笔末就有五盒。

花费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只因为孩子感兴趣,这样的老师太让人敬佩了。

大家可能对《清明上河图》没有概念,这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故都汴京的景色,高24.8厘米,长.7厘米。5米多,差不多两层楼那么高。

宋代的画,是特别注重细节的,《清明上河图》一共描绘了五百多位衣着不同、神情各异的人物,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很好,甚至可以茶馆里喝茶的人的手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对清明上河图介绍那么多,是想让大家知道,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量啊。

一个美术老师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发挥大量的时间,精力,就因为孩子们感兴趣,这种自我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太让人敬佩了。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能正是因为这个美术老师一次无心之举,启发了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可能未来美术界因此多了几名著名的美术家。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呢?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爱因斯坦小时候的经历,他小时候对呆板的教育特别的反感,中学的时候甚至有很多门课不及格。最后却变成了一名知名的物理学家,哲学家。

在他四五岁的时候依然不太会说话,一度被父母认为是一个低能儿。

他的妈妈开始给他弹钢琴,在妈妈的手下传出了优美的旋律。爱因斯坦的大眼睛里也开始散发着快乐的光芒。

为了进一步激发他的求知欲,他爸爸给他买了一个指南针。拿到指南针之后的爱因斯坦爱不释手,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在起作用呢?

最后是书籍的力量,在他12岁的时候,爸爸送了他一本《几何学原理》,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甚至在他长大之后说“谁要是在青年时代没有被这部著作吸引,那他就不会成为一个理论研究家。”

爱因斯坦的经历告诉我们,兴趣的力量远超想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激发孩子的兴趣呢?

第一,多方面尝试,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当我们不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的时候,就可以多方面进行尝试。阅读,滑雪,爬山,钢琴,编程等等,尽量把能够接触到的东西都让孩子去尝试,总能尝试出最适合他的。

第二,父母老师多加引导

父母和老师是和孩子待的时间最长的,也对孩子最了解。如果老师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点,及时跟家长说,并且让父母去多加引导,就可以让孩子的兴趣点得到更多的挖掘。

上文提到画《清明上河图》的老师,就是因为满足孩子们的兴趣,而去画。可以想象当孩子看到巨幅的粉笔画,肯定会特别的震撼,并且喜爱上。

第三,发挥书籍的作用

书里自有黄金屋,书里自有颜如玉。小的时候一直被告诉这句话,但一直没有很深刻的理解。直到年龄越来越大,才发现书籍真的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充分发挥书籍的作用,引导孩子多看书,让书籍为孩子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连老师都可以因为孩子们感兴趣而用粉笔画出《清明上河图》,希望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花费在孩子的身上,更好地发掘他们的注意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