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27292293087593&wfr=spider&for=pc
各位师弟师妹好,我是19届的法律硕士毕业生,现就职于某中央部委。应团委邀请,来和大家谈谈自己从报考选调生到政审结束一路走来的路程,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一、公务员or律师?
相信这是每位法学院的学生都会面临的“灵魂拷问”了。就业季来临,各式宣讲会涌入学校,不禁令人眼花缭乱。如果想面面俱到,海投、海面,估计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时候,最关键的还是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反观自身——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我的优势在哪里?只有明了自身情况,才能做出相对较优的选择。在这里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一年前的考虑。
去年九月底,我确定了考公务员的目标,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几乎没有向任何律所、公司投递过简历,除了各省市选调生,我也仅仅参加了一些事业单位等选拔模式与公务员类似的笔面试。
我的选择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体制本身的吸引力。比如平台高、视野广阔、成就感较强、社会认可度高、工作稳定、从严治党后政治工作生态有所改善等等。
二是通过实习认识到了律师行业的艰辛。虽然物质条件方面比公务员工资高不少,但工作强度大,几乎全年无休,需要经常熬夜加班出差,处于乙方位置,尊严感不够强等。
三是有了较为清晰的个人认知。我本科属于非法本专业,英语水平也一般,在竞争激烈的律师行业缺乏优势,加上个人性格偏内向,家庭条件普通,也很难获得足够案源。而我本身考试能力较强,利用好考试优势,可以获得不错的公务员岗位。
综上,当明白各个职业的利弊以及个人的喜好、优缺点后,还是能够做出恰当的选择的。我不太推荐四面出击地找工作,其背后其实是对未来和自身缺乏认识,以及急躁焦虑心态的体现。试想,各个方向出击,又如何与心无旁骛专注一个方向的人竞争呢?这种求全心态反而会让自己事与愿违。当然,如果大家有所担心,可以确立几个重点方向突破,再找一些保底选项,主要是为了稳住心态。不过,对于那种即使拿到offer也不会考虑的去向,还是别浪费精力啦。
二、整体流程回顾
从报名到政审录取,我经历了上海、浙江等多地选调,也参与了中央部委的单独招录计划,最终选择入职中央某部委。在此大概回顾一遍,让大家心里对此有数。
1、中央部委招录
较之于其他学校的各种分配方式,人大通过行测考试进行选拔是最为公平的,但竞争也颇为激烈。去年的考试时间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就我去年的体验来看,校内行测考试比国考要简单些,但也正因其简单,人人考完后都会非常自信,结果反而容易失望。因为大家分数差距不大,5分的差距也许就是天壤之别了,所以要更仔细些,做完所有题目,尽可能做对更多题目。一般来说,考试结束后3天内就会出结果。
12月中上旬,国考拉开大幕,40天后便会出成绩。因为报考名额有限,竞争相对少,该考试的进面分数线较之普通国考要低不少。如果进入面试环节,会接到报考单位的电话。对方会告知面试时间、地点与注意事项,但不会告知笔试名次。
面试一般在过年后才会开始,各个单位时间不一,我报考部委的面试时间是在2月下旬,因此是有足够时间准备的。面试过程中,一人面试时间为半小时,等到所有人面试结束,已经是晚上了,抽签抽到后几位的同学确实很辛苦(不过最后几个也相对容易给面试官留下印象,我身边就有上岸的小伙伴是在最后几名面试的,所以不用担心面试官疲劳的问题,反正这个因素是不可控的嘛)。面试结束后,大约3、4天就能知道最终结果,有些部委甚至会在当天出成绩。我记得我在周五参加了面试,周二便能查询面试分数,周三就接到了体检的通知电话。同样,对方不会告知你名次。对了,某些单位在面试时或者体检后还会安排心理测试,无需做什么准备,按照平常心正常答题即可。
我的体检安排在3月初,时间总体比较紧凑。一般来说很少会有人在这个环节被刷(虽然也确实有),提前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
政审时间也因部委而异,有些部委在3月初便开始政审,我报考的部委在4月初才开始政审。即使是报考同一单位,在不同学校的政审时间也会略有差异。政审后又等了一个半月才出公示结果,等待过程中确实蛮难熬的,不过只要有个保底的offer就可以安心了。在公示期后一个月左右,我们才正式与单位签约,那时候已经是6月底了。平心而论,整个流程耗时长,环节多,每一步都可能被淘汰,因此最好不要孤注一掷,多几个类似的选择,心里也会踏实些。
2、上海选调
上海选调的考试流程比较复杂,与其他省市的选调有较大差异。
一是上海选调在报名时并不直接报具体岗位,而是根据类别报名,如综合管理类、政法管理类、信息管理类、经济管理类等,每个类别招收的人数都非常有限。其中招收最多的是综合管理类,当然其竞争难度也是最大的。
二是就考试内容而言,上海选调生考试与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用的是同一套试卷,难度较大。特别是行测部分,有物理题、不定项选择题等,与国考差别较大。此外,除了统一要求的行测与申论部分外,各专业类别还有一场专业考试,且都在同一天考完,强度较大。
三是笔试必须在上海参加,不在其他城市开设考点。而浙江、广东等选调大多会在北京、南京等城市开设考场,方便考生。但是这未尝不是坏事,因为如此一来,愿意花费时间、金钱来上海考试的考生人数会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竞争。
年因机构改革等因素,上选的开考时间比较晚,在年1月中旬开始,大约一个多月后出成绩。今年招录可能会提前。
之后很快就会进入面试环节,考生没有太多准备时间。特别是上海、浙江、南京和安徽的12所高校,在公布笔试成绩后一两天内就开始面试了,较之而言,清北人的同学还有一周多的时间可作准备。面试形式也不同于国考,采用的是结构化小组的形式,即各位考生答题结束后还需要互相点评。此外,当天还需要进行心理测试与小组面谈。心理测试是想象力测试,面谈则较为轻松,话题也会在面试之前告知我们,这二者不用担心。大约4、5天后,网上就能查询面试分数,确定是否进入体检环节。
紧接着就是岗位的志愿填报。每个人可以填五个志愿,有先后顺序,其中市级机关不能超过3个。一般而言,考生只能填报自己专业所属类别的机关,但是有些机关会在备注中注明“愿意接受其他类别的考生”,不过其优先性与本身招收的类别考生相比如何,我不敢断言。如果特别中意某个岗位,但其不属于自身考试类别,也可以电话咨询对方单位,都会得到准确的答复(我曾试着沟通过几个单位,对方态度都特别和善,给上海的公务员们点赞!)。当然,因为综合管理类的考生没有参加专业考试,无从评价专业能力,所以应该不能报考其他类别的岗位。报考岗位有一个较大的问题在于,考生无法知道有多少竞争者选择了同一岗位,因此虽然此举对用人单位而言选择余地变大了,但对于某些考生而言有些吃亏,我推测,考生一旦稍有不如人之处,其可能不会顺利被调剂到第二志愿,而是区级机关。
接下来是政审环节,政审结束后大约15-20天后,就能得知最终是否被录取。我在3月下旬结束政审,在4月上旬收到了录用通知。以上就是上海选调的一些情况。
3、浙江选调
浙江选调生的流程进度是我参加的几个考试中最快的,大约12月中旬考试,12月下旬就能出成绩,1月初面试,面试后1、2天内就开始体检。一般来说,除了政审之外的几个环节都会在年前完成。
浙江选调的特殊之处有如下几点:
一是行测内容以数量关系为主,没有言语题,因此同岗位中理科生会比较占优势。不过数量题没有国考难度大,文科生也能做得出来。另外,行测和申论是在一个半天一起测试的,必须注意时间分配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申论部分。
二是所有人面试结束后,当场出分,宣布名次。因此,早上第1位面试结束的考生不能离开考场,必须等到中午左右公布成绩。三是市直机关报名阶段不能选岗,岗位都用数字代替。面试出分被录取后再填报岗位志愿,填报志愿的时间也非常紧张,仅有半小时左右时间思考,有些被录取的考生发现没有心仪岗位后会直接放弃资格。以上就是浙江选调的一些情况。
三、笔试准备
相信很多师弟师妹已经开始准备笔试了,也看了不少经验帖。我的国考笔试成绩为分(行测75分,申论65分),具体经验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在此偏宏观地讲讲几个要点
1、是否需要报班
我认为除非个人真的坐不住,学不进去,非常不自觉才需要报班。报班的意义不在于授课而在于监督。个人建议可以找同学组队复习备考,互相监督,同时跟着听网课即可。
2、课程推荐
总体来说粉笔的课程更好一些。有两点要注意一下:
一是无需听完所有课程,求精不求多。特别是一些讲解题目的课程,没必要全部听完,那只能满足自己虚幻的上进感罢了,必须要有所取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那些讲授某类题型知识点,帮助你了解该类题型的课程,比如教你图形推理的常见规律等,听一听有利于快速入门。当入门一遍后就可以开始做套卷了。二是资料分析。这一块内容推荐听“花生十三”的课程,也可以买他配套的书籍,这部分讲得要比粉笔的老师好一些。花生十三也讲数量关系的知识点,也可以听听。
3、整体复习时间规划
总体来说,我觉得有3个月时间复习足矣。
首先开始行测的复习,申论到10月开始也来得及。
行测总体的思路就是:
(1)先倍速听一遍网课,了解做题套路,最多半个月应该能听完。
(2)开始专项分模块训练,每个模块不用做太多题,一天一个模块就够了,否则一个模块练太久,容易忘了其他模块。如此做过一轮,就知道自己大概哪个模块是优势,哪个模块是弱势了。总体花一周时间足矣。
(3)自己计时模拟一两套题目(也可以不计时,容易给自己树立信心),了解自己最初的水平,一般来说做到第二套时,模拟的分数就比较靠谱了。后期一直学习肯定会有提高,但是个人感觉距离第二套题目分数的提高很难超过10分,7、8分还是没问题的。所以针对行测的策略是,前期花大量时间训练,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如果模拟成绩不高,也不要指望靠它能逆袭,后期容易提分的反而是申论。在模拟后可以花2、3天时间总结错题的原因和错误率高的模块。我之前模拟时,做每个部分都会计时,事后还做了一张Excel表格,统计各个模块的正确率和耗时,凭此可以很直观地发现问题,大家也可以借鉴一下。
(4)之后保证每天上午或者每两天练一套题,然后下午针对性地练习各个模块。至于晚上的时间,可以用于分析错题。10月份后可以减少模块训练的时间,多研究申论。
(5)书籍,买粉笔的配套书本即可,但也不用全套购买。贪多嚼不烂。粉笔也有配套的APP,可以刷题用。
(6)整理笔记。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在听课时会有大量笔记要做,如各种公式等,都要熟记。做言语理解也需要搜集、整理许多成语辨析等内容。至于常识,个人觉得没必要花功夫去背诵,性价比太低,考前可以了解下时政,也许会考到。
(7)可以参加广东、浙江等开始时间较早的选调考试,在真实场景下训练,更有利于发现问题。不要因为对当地公务员没有兴趣就放弃了宝贵的练习机会。
我个人的经验,一是题目在精不在多,可以刷题,但是不要无脑刷题。做题最最重要的就是发现错误,所以做错了也别气馁,反而要高兴,因为发现问题才是做题的目的所在。二是分析错题千万不要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而要尽量去提取更深层次的原因,更要问问自己下次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例如做言语理解,千万不要局限于某个词语的意思,而要问问自己是不是在凭借语感而非逻辑做题,这样才能改掉自己的问题(这里特别强调,言语理解千万不要靠语感做题,而要用逻辑去思考,一般来说文章上下文都会有相应提示,这个简单的思维转变会让你正确率大大提升)。
其次是申论。申论我考得不高,所以更多是教训。我认为申论的提分空间比行测大不少,值得认真对待,千万不要偷懒!相比于做行测题,写文章让人更厌烦,这种时候就要逼自己一把了。
介绍一下我的整体复习思路。
(1)听一遍网课,了解做题套路。粉笔的申论部分讲得简单了些,我在网上找了一个叫“分子公考”的,也买了他们的课程,感觉还行。大家可以多去搜搜类似的公号,多做对比
(2)训练!在某宝上买考试专用纸,直接在上面写文章练习。
(3)找人批改!千万别对过答案看看就觉得万事大吉了,自己很多时候是发现不了问题的。一定要找人批改!!中公等不少机构都有网上人工批改的项目。我之前买了三套卷子的批改服务,分数进步非常明显,钱花得很值。虽然粉笔APP有机改申论的会员服务,但我并不建议购买,机器改得终究没有人工改得好。
(4)如果字不好看的话可以适当练练,也不用多好看,做到工整、少涂改就行。
(5)适当模拟套题。之前的训练可以分模块练习,例如只练一种题型,但是临近考试时,至少要有两次模拟测试,如此才能够预估写作的时间分配。国考前夕,中公等机构会来学校举办免费模拟考试,可以适当参加练手(对方不会帮忙批改,所以不用多次参加)。
4、做题顺序
一般来说,常人都做不完所有题目,所以取舍非常重要。其原则就是将正确率最低、耗时最长的模块放到最后去做。一般而言数量关系是最符合这一原则的,可以放在最后完成。这个“最后”,是指“其余题目做完+涂卡完毕后”再做!千万不要把涂卡放在最后!另外,最好不要把资料分析放在倒数第二项做,我个人的经验是,考场上,正常的发挥一般是倒数第二项模块做完+涂卡完毕+剩余2分钟看看数量关系题。而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倒数第二项都来不及的情形。个人建议可以把图形推理放在倒数第二项去做,当然,因人而异,这一点可以自己多模拟探索。
5、一些高效学习的方法
一是将目标图像化激励自己。比如我之前想了一些考完试要做的事情,并找到了相应的图片(旅游就打印美景,打游戏就打印网吧图片哈哈),打印下来贴在笔记本上,学习学累了看看,可以激励自己加把劲儿。
二是组团学习,互相监督。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计时刷卷子,之后互相批改比较,分数低的人要请对方喝奶茶,也算是苦中作乐了。
三是去图书馆自习时不带手机,卸载某些容易沉迷的APP,做到物理上远离,每天中午、傍晚回一趟寝室看看有没有什么重要消息即可(大概率是没有哈哈哈)。
四、面试经验
面试相对于笔试而言,更可能拉开差距,难度也更大,也更加考察一个人的全方位面貌,在有限的篇幅内我很难面面俱到地为大家做科普,在此讲几个要点吧。
1、是否需要报班
不同于笔试,面试的报班训练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不过,有几个雷区要避免。
一是不要报名那种大课,人太多,每个人分配到的训练时间会被压缩到极限,培训效果会大打折扣,毕竟培训中最重要的不是听课,而是开口练习。
二是最好不要报名粉笔那种单纯的网络课,道理同上,训练更重要。当然,如果财力有限,也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训练,互相点评,效果也不会太差的。我参加浙江选调的面试前,找了一些网上的资料,了解面试答题结构后,和同学训练了几天,之后也能成功上岸。所以,不用太迷信报班,最关键的是有人能陪你训练,并且给你反馈,帮助你提高。
还有一个省钱的办法,就是在闲鱼上找培训机构的老师在网上一对一训练。我之前也试过这个办法,大约七八十元一小时,性价比挺高的。当然,网络上的讲师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多尝试,多辨别。
2、成功面试的要素一是自信的形象。
考场中,如果表现得落落大方,即使偶尔思路断了也不慌张(不会说“嗯..啊..呃..”这种口头词),语速适中,声音洪亮清晰,那给考官第一印象一定会很好。另外,切忌“背诵式”面试,要通过眼神、一些语气词(把握好度)产生交流感,会给考官留下更好的印象。
二是清晰的逻辑。答题时,分点回答,条理清楚,那即使细节没有处理好,也会使考官觉得你的思路没有乱。
三是有深度和新意的内容。这一点看似困难,需要长期积累,其实也有一些取巧的方式。比如背诵、引用古文时加上出处,会让对方觉得你颇有积淀,再比如看到问题时归纳其背后更高一层的事物,如从让座想到老龄化等,可以发掘一些更为本质的原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站位要高。再比如多整理、背诵时政热点,以及与单位相关的信息,不一而足。
四是稳定清晰的立场。答题时,思维角度可以是全面的,但是立场必须是坚定的。“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式的和稀泥手法不见得是好事。
五是有生动的例子。避免说一些“假如我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一定会……”这种所有人都会说的话,太过生硬,不如引用程开甲、于敏等人的案例或者自己身边的小事,反而可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3、练习
一是多练习。尽可能保持计时的实战练习,保持感觉,练习时注意语速、时间、表情、仪态等等,可以通过录视频回顾的方式改正问题。不要只看题目,以为自己会答就跳过,动脑和动口是不同的。
二是多总结。用笔记本记录答题时想不到的要点,记录名言警句,记录自己犯错待改之处。积累下来会有很大进步。面试经验大抵如此。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见,写作时间紧张,如有疏漏、错误之处,还请大家多理解。在人大法学院获益颇多,也得到了老师们的无私帮助,现在能以这种方式回馈母校,我由衷地感到荣幸。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收获满意的offer!!
来源:RUC法学院就业工作微平台(ID:LegalCareer)
作者:Y师兄
本文仅做分享(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