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二层首次对外开放,如何让观众触摸

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m/

那位头顶着一片“茂密森林”的先生和学生们刚刚离开,黑板还没来得及擦,白色的粉笔字写着“中国小说史”;架子上的报纸散发出淡淡的油墨香,负责登记新到报刊的年轻人有浓重的湖南口音,他可以领取八块钱的薪金;校长室有一张圆桌,摆放着一饭一汤……位于沙滩路口的北大红楼静静矗立了年,即便楼外车水马龙,楼内时光却兜了个圈儿回到了曾经。

一个多月前,北大红楼二层首次对外开放。百年间,这里一度成为办公室,成为库房。令时光倒流的“魔术师”们,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一群工作人员。他们探访曾经在红楼工作过的老人们,翻阅散落在各处的回忆录,一遍又一遍地观看曾经的采访视频,从故纸堆里翻找蛛丝马迹,力图让观众可以触摸到百年前的历史。

校长室:“一饭一菜”找回历史的温度

踩着暗红色木地板,从中间的楼梯走上北大红楼二层,右手朝南第一间房是校长室。大门敞开着,除了正常的办公桌椅,屋子里还有一张普通的圆木桌,上面摆放着一盘青菜、一碗汤,还有一碗米饭。这是校长蔡元培家人送来的一餐。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研究馆员秦素银说,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红楼在这里设校长室,时任北京大学校长是蔡元培。当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已经近两年,他主持的北大学科改革初见成效,工、商两科停办,文、理两科扩充,增设史学门和地质学门,文、理、法三科各自成立研究所,校内学术研究风气日渐浓厚,蔡元培经常在办公室召集会议,与北大教员讨论校务、制定规章等。社会上对北大给予了高度评价“国立北京大学自蔡孑民整顿以来,形式上精神上大有可为。”

“我们希望将这份感动在博物馆里体现出来,让观众体会到历史的温度。”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陈列展览部主任陈翔说,在查询历史资料的时候,有一份北大学生的回忆录里提到,当时学校没有食堂,蔡元培每天要点“外卖”,一次他好奇地打开了送饭的篮子,里面就是粗茶淡饭,没有荤腥。“作为北大校长,蔡元培收入不菲,但坚持布衣简从,安贫乐道,他一生致力于救国,从不把职务作为谋私利的工具。这一次恢复二楼陈列时,我们就特意复原了这个小场景。”

陈翔说,找回旧时光,不仅要读史,还要有一些合理想象。“历史不是拍纪录片,处处有痕可查。但是做博物馆,不仅要讲故事,更要吸引观众主动走进历史。”

校长办公室:屋里人是历史和现在的“桥”

从校长室出来,往东靠北的第一个房间门外挂着“校长办公室”的牌子,用途是校长秘书室,而秘书主要是办理校长函件往来事务。

门内,老式办公桌上,摆放着绿色玻璃罩的台灯。门旁衣架上挂着一件深色大衣和一顶帽子。仿佛屋里的人刚离开。

屋外的说明牌很有意思,说屋子寥寥几笔,绝大部分篇幅是人物传记。摘抄如下:年时的秘书是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文本科教授徐宝璜。徐宝璜(-),字伯轩,江西九江人。年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经济、新闻等专业。年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徐宝璜是北大著名社团新闻学研究会的副会长和导师,也是《北京大学日刊》的编辑主任。徐宝璜编写出版的《新闻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学专著,被誉为“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陈翔说,因为有人在屋子里工作过所以才带来了生机,因为有人在屋子里办了很多大事儿所以才带来了回忆。而这些人就是一座座架在历史和现在“桥”。

位于北大红楼一层的第二阅览室,就因人出名。年8月,为组织湖南新民学会会员去法国勤工俭学,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为了方便在北大征求会员并解决生计问题,毛泽东希望在北大找一份差事。他通过以前的老师杨昌济的关系找到蔡元培。蔡元培建议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还专门写了一张便条给李大钊。后来,在李大钊的安排下,毛泽东在第二阅览室工作,每天负责登记新到的报刊和前来阅览者的名字,领取八块钱的薪金。如今,这件阅览室恢复了陈列,报架上摆放着《国民公报》《惟一日报》《顺天时报》《华文日报》,还有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神州日报》等。陈翔说,这些报纸虽然只有一面露脸,但每一张都是按照当年报纸原样复制的,正反面印制。“我们希望还原最真实的场景,这里容不得投机取巧。”

文科教员休息室:“假”位置真故事

二楼C位,有一间可能是“虚拟”的屋子——文科教员休息室。陈翔说,我们曾经找到过一本《北京大学文科一览》,附图中逐次对年红楼各层各房间的使用状况进行考证,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