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nb.ifeng.com/a/20200107/8054811_0.shtml“宝宝三岁,刚去幼儿园,有一天她偷偷从幼儿园带回两段彩色粉笔,被我给发现了,孩子这是怎么了?我该怎么办?”宝妈很担心地问。有的父母看到这样的情形,会很惶恐,以为孩子是在偷东西,焦虑的不得了,如果孩子是第一次这样做,请妈妈不要急于给孩子的行为下定义,因为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孩子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把幼儿园的粉笔拿回家?自我形成的早期,一定是从占有可触摸的物品开始的。这是区分“我的”自然方式,感觉“我”,是从“我的东西”开始感觉,然后一步步构建从具体的“我的”,到意识的“我的”,再到一个完全无形的自我……所以,孩子占有的目的是获得占有物背后的含义,而不是占有的物品本身,也就是孩子不是为了得到这个东西。---孙瑞雪就像有的小朋友会把捡到的树叶、小石头乐此不疲的装回家,有时甚至是一些垃圾,这是孩子正处在一种占有的敏感期。1、小孩子没有物权意识。儿童是通过物权来发展的,儿童必须先拥有这个物品,才能消费这个物品,这就出现了物品的所有权问题,三岁的孩子对物品所有权还不太清楚,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帮她建立物权意识,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给不给别人自己有决定权;拿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同意,父母不要轻易把孩子的行为定义为道德错误,孩子不懂父母教就是了,千万不要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2、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个读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上幼儿园时把学校的积木偷偷地拿回家了,只是出于一种顽皮心理,当时的我就是觉得幼儿园的老师管得那么严,我偏要拿走一个积木,老师肯定不会发现,在我心里幼儿园的一切都比家里的好,拿走一个积木,还是幼儿园的积木,多威风啊!看吧,孩子的心思就是这么简单。3、曾经被父母限制过占有物品,或者出现过要某种物品获得太难的情况。孙瑞雪老师说,在幼儿自我形成的早期,一定是从占有可触摸的物品开始的。在幼儿三岁左右这个时期,如果孩子被父母限制占有物品,幼儿就会忘记获得物背后的东西,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获得物本身。因此,幼儿会出现把物品拿回家了也不玩的现象。如果是上面这种情况,父母需要先满足幼儿的物品占有,幼儿得到充分满足之后,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获得物本身之外。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做?父母帮助孩子建立“别人的物品不可以拿”的规则,明确物品的归属权。跟宝宝说一下,这个东西是幼儿园的,只可以在幼儿园使用;如果宝宝想在家里用,可以让妈妈买给你。跟孩子沟通时,注意语气的平和,避免大吵大嚷孩子。父母要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