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济南日报」
今年4月份,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济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展了济南最美教师暨济南市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活动。活动自开展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职工的广泛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老师辛勤耕耘,授业解惑。他们“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有做听障孩子的引路人和传道人,努力让每个听障孩子都活得有尊严、有梦想的特教教师;有从零开始一点一滴摸索网络安全课程,填补了济南市网络安全专业空白的专业教师;有告别懵懂年幼的儿子和体弱年迈的母亲,从新疆来到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做新疆班带班老师的派驻教师。 这10位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平凡诠释伟大,以淡泊折射光华,把崇高的师德融化在对每个学生的教育细节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最美”的形象,生动展现了济南市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新时期人民教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体现着任劳任怨、呕心育人的可贵品质,体现着以人为本、情系学生的时代精神。平阴县锦东幼儿园 张慧 年,作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的张慧,带着对幼教这片净土的向往与渴望,迫不及待地投身于幼儿园这个多彩的世界,先后任教师、保教主任、副园长。从教16年来,张慧始终把“爱岗敬业”作为座右铭,以良好的职业修养直面人生;16年来,她用爱心呵护每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16年来,她精研教育教学,用专业助推师生共进;16年来,她孜孜不倦砥砺奋进,用无私的奉献擦亮幼儿的人生底色,用心谱写着一曲曲新时代的园丁舞曲。 她全方位创设活动环境,充分利用每一处空间,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低结构材料,使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她注重丰富教学内容,深入探索教学方法,提出体验式情境教学设想,带领教师探索体验式情境教学模式,力求教师教、幼儿学的效果最优化;她积极构建多层多维的教研团队,盘活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采颉优质适宜的课程内容,构建生活教育课程,让幼儿站在活动中心,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济南市北苑小学 刘秋玲 “心里挂着孩子们,再难也要来 学校。”在济 南市北苑 小学,刘 秋玲有 一间特 殊的办 公室,设 在学校一 楼的会议厅里,那是学校专门为她设立的临时办公区。自年底患上一种易反复发作的免疫性疾病后,她的双腿在大量药物的刺激下出现了骨梗死,虽然医生力劝她坐着上课,她却置若罔闻,执着如故,累了就用拐杖来支撑。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让人有刹那的感动不难,难的是让人几十年如一日地感动。刘秋玲就是这样一个“难得一见”的人。她热情、纯粹,为了教育奋不顾身,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什么叫“干一行、爱一行”,什么叫“身正为范,品格高尚”。 刘秋玲身上的感人事迹有很多:自年起,因身患免疫性疾病,腿部落下病根,再也不能像常人一样跑动,她却无视病魔打击,拄着拐杖在校园里风风火火地忙碌;因意外导致锁骨骨折,她怕耽误孩子们学习,术后立马返回校园。右手无力握笔,她便用左手写板书。工作后,她虚心好学,随时记录学生案例、教学心得,至今已写了几十万字;她为人无私、热情,经常跨校帮助区内青年教师成长,让“北苑的秋玲”变成“大家的秋玲”…… 在刘秋玲所在的学校、所在的区域、所在的行业,“秋玲”这个词早已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名字,而是一种精神、一个标杆、一杆大旗,时时激励着教育人为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而拼搏、努力。章丘区垛庄学区学校 管菲菲 “一山放 过一山拦,怎么会有 这么多山 啊?” “山路怎么这么窄、这么长啊?”“山里和海边各方面差别都很大,我能习惯这里吗?” 垛庄是章丘最偏远的山区,年夏天,青岛姑娘管菲菲顺利通过章丘教育系统的招聘考试,成为垛庄学区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六年过去了,管菲菲不但适应了山里的环境,更让自己丈夫也辞掉青岛的高薪工作,通过招考到垛庄小学任教,全家人立志扎根山村,用教育的灯火点亮山村的希望,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在教学工作中,管菲菲把教育山村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全部。受环境局限,山区孩子与城市孩子最大的差距便是见识不足。每周让家长带孩子出山参加读书交流活动来增长见识,也是不现实的。为解决这个难题,年10月,管菲菲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成立了专门面向山村孩子和家长的垛庄“书香妈妈”亲子读书交流会。作为主讲老师,管菲菲抽出周末时间,每两周义务为家长和孩子们举办一次活动。 截至目前,垛庄“书香妈妈”的读书交流会已成功举办了十四期。家长不但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着亲子的温情与阅读带来的快乐,还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了一些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我决心要一辈子留在大山里教书育人,奉献青春。”管菲菲说。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 冯康 全国优秀少儿歌曲推广先进个人、全国创造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优课、山东省少年科学院优秀科技辅导教师、济南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百余项看似“跨界”的成绩的取得,饱含了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教师冯康将学生成长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所体现出的价值,他的付出赢得了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和信赖。 作为一线音乐教师,冯康热爱课堂教学,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坚持“深度体验·声入童心”的研究方向,引领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音乐,力求让学生以音乐为载体感知世界,树立成长中的高境界、大格局。 作为德育干部,他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吃苦耐劳,默默奉献,做人做事公正公平,在学生管理、班主任队伍建设、教育活动实施、研学课程推进、疫情防控等重要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作为科创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创造无限·大爱无边”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年起,他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的组织辅导工作,先后参与开发了一至六年级的创造教育课程体系,2套自主产权的校本教材,参与了3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 作为首批山东省教育志愿者,冯康两年来为多名农村音乐老师提供教学技能培训,累计送教60余天课时。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当年参加培训的老师会经常与冯康联系,向他请教音乐课堂教学和学生艺术活动的相关问题,他都会毫不保留地倾力相助。莱芜区胜利中学 梁凤芹 年,梁凤芹被分配到济南市莱芜区寨里中学工作。刚毕业就被分配到乡村学校工作,她却自始至终没有感到失落。在她看来,城市是一个舞台,乡镇学校也是一个舞台,无论在哪个舞台上,重要的是尽善尽美地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教好每一个孩子。 工作17年来她辗转了4个单位,但无论在哪个单位,梁凤芹始终保持“工作狂”的本色,在她心里,没有什么是比工作更重要的。作为班主任,她17年如一日,每天早晨始终是不到7点就到校看作业。为了便于管理学生,梁凤芹提前让两个班的课代表把多份作业摆放在教室外沿墙空地上,她蹲着给学生一本本看完,同时密切 就这样,班里的孩子占据了她的天和地,在梁凤芹眼里没有什么比班级、比孩子更重要的。梁凤芹坚信“问题即课题”,她用敏锐的眼睛捕捉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时时处处做一个有心人,然后“走火入魔”式地投入到反复的研究实践中。 “我不只是一名母亲,我还是一名老师,我还拥有个孩子。我们干的是良心活,我要对得起所有孩子,对得起家长对我的信任,对得起自己当初选择教育事业的初衷!”梁凤芹说。山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刘新生 年参加工作以来,刘新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已经接近20个年头。 年,在对象怀孕即将生产的时候,刘新生带领学校的机器人队挑灯夜战。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到深夜,或和学生共同研讨,或自己冥思苦想,最终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金牌。、……这样的工作状态成为常态,学校连续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金牌,刘新生也多次被评为山东省科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教练员。 年9月,在儿子刚出生四个月的时候,刘新生赴任长清区第二初级中学副校长,早6点,晚8点,每天在历下和长清往返60公里,风雨无阻。 在刘新生的带领下,学校从一所小区配建的新建校逐渐成长为长清区基础教育的品牌学校,学校成绩名列前茅,连续获得长清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长清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文科出身的刘新生,自学编程,通过了国家计算机考试四级,完成了成绩统计软件——鲁人成绩统计系统的开发,目前该软件依然活跃在华军软件园等各大网站平台。 管理身份的刘新生,以儿童视角依据学校特点,系统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小苗课程体系,用课程育人,效果显著。科研身份的刘新生多次主持省市级课题并取得优异的科研成果,获得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省实验中学 程春娴在山东省实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程春娴迈进了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第20年,用20年时间守着一门思政课,程春娴一直在课程中寻找着不一样的风景。让学生在思政课上睁开眼睛看世界,让思政课真正变成引领学生德育成长的舞台,程春娴的探索,一直没有止步。 从到,20年间,程春娴始终走在历次课改的前沿,年后,她经历了工作以来第一次新课改,她和团队的老师们发挥集体的力量对新教材进行了“拓荒式”教研。年后,教育理念和实践不断发展,翻转课堂、对话课堂、活动型学科课堂、议题式课堂、实践型课堂等新事物层出不穷,她积极参与其中,从零起点学技术,制作的微课程、承担的公开课获得“省微课比赛”一等奖、“省教学资源”二等奖、“市创新技能”一等奖、“省级优课”等多个奖项。 民主问题怎么看、追“星”追什么、怎么才是真正的爱国、“打老虎拍苍蝇”的启示、“法理情”如何融于一体……程春娴用高中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把这些问题融入课堂、触发心灵、提高认识,为学生思想成长注入正能量。 在住宿校区当班主任的几年,程春娴家离市区较远,来回三四个小时的路程,为方便照顾学生,以校为家成了常态。给学生洗过衣服、熬过粥、当过感情顾问、也做过病人陪护,深夜送医时有发生,有一次某学生突然倒地抽搐,她怕学生咬到舌头,情急之下把自己的手塞进学生口中……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热合曼·阿吾提 热合曼·阿吾提是一位来自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维吾尔族老师,自年9月怀着一钟对教书育人无比向往的情怀踏上教育的圣坛,18年来她始终秉承“执着、热爱、勤勉、敬业”的职业精神,在她热爱的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着,努力奉献着。担任长清第一中学新疆部内派教师兼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组长长工作以来,热合曼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内派教师”。“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是花朵在哪里都会芬芳”,这是新疆伊宁市第二十三中学冯犁校长对热合曼临行山东济南前送上的一句话。 初到长清一中,热合曼负责84名女生的管理工作。面对新环境、新任务,热合曼迅速进入角色,第一时间与前辈交流沟通,详细了解新疆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熟悉新疆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了由一线教师向管理人员的身份转变。“天山脚下的学子,辗转万里来到内地,民族信仰、地域风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及过于浓烈的思乡之情,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都很难适应。”孩子们的思乡之情热合曼感同身受。“既然改变不了现实,我们只能去适应和转变心境。”为了让孩子们真正做到以校为家,能够在这里健康生活、快乐学习,热合曼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关照、情感上关爱,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老师们的情意和学校的温暖。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楚扬 年7月,楚扬从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成为济南信息工程学校一名教师。躬耕职教20余年,她因材施教、潜心育人,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达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天花板,4次陪学生站上国赛领奖台。 楚扬从年起担任网络工程组教研组长工作,并带领计算机网络专业逐步发展成为济南市品牌专业和山东省品牌专业,并被评为济南市产教融合示范点,今年学校又成功申报了网络安全三二连读专业,填补了济南市网络安全专业的空白。 年起,楚扬担任“网络搭建与应用”和“网络空间安全”赛项的指导教师,带领一批批的学生从计算机小白成长为网络专业国赛金牌选手。在多年的带赛过程中,楚扬始终坚持先育人再成才,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更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行以及健康人格的培养。在大赛冲刺阶段,她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每天出门时满天星斗,到家时星斗满天。实训室的灯火见证了老师挥洒的汗水和热血,记录着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后的喜悦和泪水。楚扬所负责的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共获得国家级金奖2个、银、铜奖各1个。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楚扬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完善自己,充分利用点滴的时间来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前沿技术,并先后取得了工信部网络工程师、神州数码高级网络工程师认证证书、红帽认证工程师证书、网络设备调试员、计算机维修工、联想认证工程师等专业资格认证证书,为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济南特殊教育中心 张海燕 从教20年来,张海燕始终默默耕耘在济南特殊教育中心这片热土之上,和听障孩子们共同追梦,从一个对特教懵懂无知的小姑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教育组组长,并被评为济南市“杰出技术能手”、济南市最美中职班主任、济南市“立德树人双领军团队”培养人选。 张海燕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诠释中职教育的真谛,用鲜活、有趣、精巧的故事代替干巴巴、硬生生地说教。每当接手一个新班,张海燕都会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后,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为每个听障孩子建立成长档案,用心记录他们的成长“足迹”。 张海燕经常对学生说:“我是你们的镜子,你们是我的影子。”张海燕身体力行,做孩子真实的榜样。努力在他们面前展示她的坚强、善良、责任……她愿意做那个默默守护的陪伴者、并肩奔跑的陪跑者,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感染学生。 《如何转变职业教育听障孩子的就业观念》《中职听障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研究》《听障职业教育技能型服装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听障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针对学生的一系列痛点问题,张海燕和同事们十几年如一日开展国家、省、市级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自身发展条件、明确发展目标;帮助他们结合专业进行自我评估,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自信地规划未来。 (本报记者史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