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羡慕我世事洞明,却不知此事为难,谜底只

我们经常提到一组词语,思维广度和深度。广度很好理解,用一个词语概揭示真相:见多识广。换句话说,如果你每天跟着你爸种地,那么关于种地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你自然很清楚。见多了,就够了。

用在学习中,就是多刷题,刷到你自己都吐了,把庖丁那种“所解数千牛”的杀牛精神变成“所解数千题”的刷题实践,自然能够得偿所愿。

而思维深度,却没这么简单,很多人刷题千千万,依然浮在白云间,思维没有跟脚。他们不缺乏总结,也不缺乏智商,只是缺乏一颗真正透彻的“向道之心”。

因此,思维深度的问题,需要在思维之外才能求解。

什么是“向道之心”?儒家经书《大学》一书中开门点题: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词语,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八目,这个目不是八个眼睛的目,而是“纲举目张”的目。前五个是内圣之道,后三个是外王之道。一定要我说人话,那内圣就是学习,外王就是考试,汝可懂否?

你做到了内圣,自然明心见性、直指本源,看问题会进入一种空灵状态,不被外物所扰。就像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字不识一个,却能说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妙言。

如何做到呢?这就不得不说儒家的学者,都是老师出身,把话讲得明明白白,不像道家,一天到晚说寓言,让你去悟,却不告诉你悟的是对是错;也不像佛家,老是说一些“话头”,让你去参,参不出来就给你一记闷棍,美其名曰当头棒喝,悟不出来,就相当于被老师白白体罚了。

你看曾子写《大学》,不仅告诉你八目,还告诉你怎么做到:“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在佛门叫修止修观,在道家叫“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只是各家说法不同,自古以来,世间万事,法理相通,此言非虚。

当然,儒家什么都好,就是故事没有道家讲的好。因此,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学学道家,《庄子》中有一句话:“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同学会问了:老师,你不能学庄子,光讲寓言不解释!放心,老师绝对是个负责任的好老师,一定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鉴就是镜子的意思,比如《红楼梦》里有一面神奇的镜子,就叫风月宝鉴,这个风月宝鉴可好玩了,相当于现在某些不可言说的U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查下相关资料,而且佛门还有个关照法就叫风月宝鉴法,对应的风月宝鉴呼吸法号称无需节食,即可减肥。话题扯歪了,我们言归正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水一流动,只能当哈哈镜,看到影像都是扭曲的,不真实的,只有静下来,才能当作镜子,这面镜子反照的不是我们的绝世美颜,而是浑浊的内心。

因此,人心如水,流动不止则视万物扭曲;心静如水,方能反照本质,所以说“唯止能止众止”。都看过《西游记》吧,为什么要搞一个猴子,再配一匹马,其实这个组合代表了心猿意马,要通过九九八十一难的修炼,才能取得真经,也就是获得智慧。

当然,我们不需要这么困难,否则岂不是分分钟打退堂鼓?系简单说就是心念专一。我们现在有些小朋友,年纪不大,心思不小,好东西没学会,乱七八糟的东西炉火纯青,甚至学成了“愤青”,看到任何事物都想怼上一怼,否则就心气难平。这是一种心病,时间久了,医院的。

即便你没想那么多,但是每天想着工作、金钱、地位、婚姻等等,你还能静下心去思考问题吗?稍一受挫就心浮气躁,这种状态去追求什么思维深度?所以,你看问题总是停留在表面,病根不在思维方法上,而在内心,在念头上。

说到这里,不得不讲讲“古今第一完人”曾国藩的故事,他年轻时是个狠人,狠起来自己都怕的那种,大家不要认为我讲笑话,这种人生活中很多,比如有些人生气了,就用拳头打墙,女生就剪自己的头发,你们自己说有没有?

于是曾国藩就请教一位叫唐鉴的高人,你看这名字多好,鉴就是镜子。唐鉴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工夫要紧。”

一语惊醒梦中人,自那以后,无论公事多繁忙,曾国藩都要每日静坐,这种分分钟几千万上下的人,如果没有必要,岂会浪费这时间?所以,秘诀告诉你了,就这一个静字功夫。

如果你静了,自然会感觉身心愉悦,会感到看事通彻,会感到效率提升,至于是不是真的,建议有这些状况的同学们,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专门试试静坐功夫。

有好消息了,回来跟老师说一声;如果无效,回来在这里留言,就骂老师欺世盗名,欺骗了你幼小纯洁的心灵,其心可诛,老师一定面壁思过。

知乎高赞解答:年前的公考申论真题,还有参考价值吗

不复习也能考上公务员?这是真的,粉笔和中公都隐瞒了“真相”

什么样复习资料最有价值?许多人都陷入了误区

庄子说过的那些话,对我们学习的一些启发

资深公务员掏心挖肺:这三条生存法则让你如鱼得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