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学生应该提前学习物理吗

新学年将至,又会有数以万计的小学毕业生走进中学校园开启新的学习生活。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许多家长向我咨询同一个问题:“曾老师,物理那么难,好多孩子都准备报班学了,我们孩子需不需要也初一开始学物理啊?别跟不上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们的急切心情我特别能够理解,但以我的教学经验,提前到来的物理学习,很有可能并不能带来家长期望中的“先发优势”,却有可能只是以“透支兴趣”为代价,换来学习上的“虚假繁荣”!

物理要初二才开,化学初三才开,这是在国家《课程标准》中早已明确的事情,这难道是国家教育部门某个领导一拍脑门决定的吗?泱泱大国的教育专家集体智慧难道会这么容易群体性沦陷?

那么,“初一就要开始学物理”,到底因何而起?

最先的发源,当然是千万父母殷殷的爱子之心。任何一个家长也不愿意周六周日带着自己的孩子奔波于多个培训机构去“跑班”,如果在一个地方上的挺好,自然就希望各科都在一个地方上,省去路途奔波,让孩子专心接受辅导。如果在初一学习负担较轻,时间相对宽裕的时候,就能开始学习物理。不但能充分利用周六日的时间,提高每一次接送的时间利用率,而且快人一步,勤鸟先飞,促成孩子在初二、初三时的“先发优势”。岂不美哉?

另外,校外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保证初一生源,对任何一家培训机构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招生任务,更“丰富”的课程设置,既满足了家长“早上、快上”的心理需求,又能成为初一招生的“金字招牌”,何乐而不为?

所以,一方爱子心切,摇旗呐喊;一方宣传鼓动,多招学生。“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成为无人怀疑、“催人奋进”的金玉良言。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从教二十余年,其中在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市第一中学物理学科任学科主管、物理竞赛主教练近二十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准初一学生及家长:初一就开始学物理,三思而后行!

大概二十年前,我也曾经教过这样的“提前学习班”。那时天津名校都设有初中实验班。很多学生家长为了孩子能进入实验班学习做了大量准备,甚至从六年级起就将孩子们组织起来,进行理化学习。进入初中后,为了孩子在日后的学科竞赛有所建树,更是初一年级组织“理化超长班”继续学习。因一直在实验班任教,故受家长之邀,我曾负责物理学科的教学和辅导。但我很快发现了以下“奇怪”的两个“不一定”:一是初中实验班录取的孩子中,因为“提前学习”取得学科优势而录取的学生,不一定比未参加学习、只在学校常规教学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多;二是开始初中学习后,追踪那些提前开始学物理的学生,因为提前学习带来的优势,不一定比其带来的“祸害”多,甚至每次到初三,成绩年级垫底的学困生中,总能看到一些从小就开始“提前”学习的孩子。那么,有的孩子都已经学习好几轮了,成绩为什么反而更差了呢?认真反思之后,我从此不再涉足“提前教学”!

认知是有规律的,初二才开设物理课程,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确定的,不是几个人几句话就可以否定的。小学或者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尤其是对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认知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数学工具的应用能力也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这时就贸然开始学习,恶果如下:

1.“认”与“知”脱节,学习浮于表面,造就“虚假繁荣”。

提前学习的只能是知识,实验和实践根本无法与学习同步。“物理”简单来说,就是世上万事万物运行演化的规律和道理。年纪太小,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了解还太浅,“认”尚且不全,学习的所谓知识又怎能做到真正的“知”?所以,往往只是记住了描述规律的那些文字,对规律的内涵缺乏真正的理解,“认”而不“知”。要命的是,在初二物理学习的初始阶段,考试要求自然比较低,也是以较简单的考查知识为主,这就给提前学习的孩子造成“我都会了”的假象。使那些提前学习的孩子,初期成绩普遍偏高,这其实只是学习上的“虚假繁荣”。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是初二下半学期遇到“压强”、“浮力”等较难章节,考试重点也逐渐强化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而非考查知识本身时,这些学生因为错过了最佳能力培养期,“成绩泡沫”迅速破灭,自信心大受打击而陷入学习低谷。

2.“透支兴趣”后患无穷。

物理世界,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魔力世界”,以“兴趣为先导”是展开物理学习的一个巨大优势。但对于“提前学习”的孩子来说,由于培训机构无法提供对应的教学及实验条件。甚至很多这样的学习班,就是“一根粉笔讲到底”,连实验视频都没有,更别提相应的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体验。这就如同一个魔术师从不进行表演,只把魔术的秘密告诉你,让你把它记下来。这样的学习,无疑是在迅速地消耗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初二正式开始学习物理时,提前学了的孩子就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志趣盎然地观察、思考和学习,自以为什么都知道了。结果是平平淡淡地学两遍的孩子,不如求知欲高涨地学一遍的孩子。

3.成绩好坏自说自话,考试成绩“自欺欺人”。

同步学习的孩子,每个阶段都有学校或市、区组织的考试和检测,学习好坏、成绩如何一目了然。但“提前学习”的孩子就没有这些成绩反馈的渠道了。很多时候家长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表述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可又有几个孩子在家长问“听懂了吗”这样的问题时,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呢?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在没有考试的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都是“报喜不报忧”。虽然有的“提前学习班”也会进行阶段性测验,但题只能是自己出,评分标准也只能自己定,这样“自己出题考自己教的学生”的情况下,考试成绩的科学性又由谁来保证呢?

综上,我反对不加筛选,盲目跟风式的提前学习。这很可能葬送掉孩子的学习。

但家长们爱子心切、望子成龙,唯恐孩子落后,看着身边的孩子都要提前学习,我的话虽然听着有理,但是想想着急,还是不敢不学,怎么办呢?

首先,开始之前,要看看孩子是否适合提前学习。适合的孩子要满足以下条件:

1.从小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喜欢动手动脑自主研究。这样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早达到了对科学世界的认知积累,满足提前学习的储备要求。所以,如果您的孩子连手工都不愿意做(给布娃娃缝衣裳不算),科学杂志、探索频道从来不看的孩子,就不建议提前学习物理了。

2.自理能力强,学习意愿强烈。这样的孩子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学习水平,不需要家长太多的督促和看管,能够自觉、独立完成从学习到练习的全过程,可以考虑提前些学习。如果孩子上课听讲不排斥,但回家却不愿意完成课余训练。同样不建议提前学习,因为学习物理不做题是不可能学好的。

另外,如果真的要孩子提前学习,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1.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要对教师的资质有充分的了解。没有中学学校实际教学经历的老师要慎重选择。花言巧语抵不过一届届学生的迎来送往,只有那些曾经与学生朝夕相处共度“考关”的老师,才能理解课程对学生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2.不要提前得太多,建议从初一结束的暑假开始。这样经历一个暑假的学习之后,就面临学校学习的实战检验,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都会“如约而至”,学的好坏,清清楚楚,便于随时调整,保证学习效果。

指导孩子、帮助孩子是每位家长的头等大事,祝家长们都能正确了解孩子,合理确定孩子的培养方案,使每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学业有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