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的你,在哪里购买油米盐醋、衣帽鞋袜?
小卖部、大型超市,还是网购?
对于50、60、70后的他们,这些答案可能都不对。
因为,他们熟悉的答案,可能是另一个地方:供销社。
原桑植县瑞塔铺区金藏乡供销社外貌
成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农村生活所需的柴米油盐、农资布匹……大都由供销社供应。
时至今日,逐渐消失的供销社,便承载着老一辈人的集体记忆。关于“供销社”的印记,大家也只能在影视剧或图片展里慢慢寻找。
原桑植县瑞塔铺区金藏乡供销社招牌依然存在
10月26日早上,记者从张家界市城区出发,驱车前往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寻找大家记忆中的供销社。经过近2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下坪村。在这片依山而建的山居中,一栋极具年代感的建筑物便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斑驳的外墙,坑洼的台阶,流露出岁月的痕迹;“做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标语,有着那个年代的符号。拾阶而上,大门上用粉笔字书写的“幸福店欢迎光临”便是主人的欢迎语。门框上方悬挂的“桑植县瑞塔铺区金藏乡供销社”招牌,指明了这栋建筑物的用途。
供销社的外墙因风雨侵蚀而斑斑驳驳,岁月的青苔也印在了砖缝中。
供销社附属建筑因年久失修,房顶漏雨、椽檐破败残损。
地面尽管坑洼不平,但很干净。
不同时代的标语,成了新的文化现象。
走进屋内,一位年近60岁的大姐,正站在柜台后面,用抹布轻轻地擦拭着玻璃台面上的灰尘。见有人进来,热情的大姐便招呼开来。而这位大姐,便是该供销社最后一位营业员——朱华毅。
年,年仅20岁的朱华毅被招工进入桑植县瑞塔铺区金藏乡(现为芙蓉桥白族乡)供销社门市部“站柜台”。这一“站”,便是36年。“能在供销社上班,可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朱华毅表示很满意。“那个时期的供销社,不仅供应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还有衣帽鞋袜,煤油手套,连生产工具都得在这里才能买到……地处繁华地段的金藏乡供销社,碰到赶集日,那可是非常繁忙的呢。鼎盛时期,我们有五个同事同时站柜台才忙得赢。”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供销社的风光景象,朱华毅充满着自豪与骄傲。
“下岗”多年的台秤,已经锈迹斑斑。
退役后的糖罐和量酒器,已布满灰尘。
年供销系统改制后,朱华毅花三万多元盘下了这间她工作了15年的店面。为保留传统,店里还留着原有的柜台和木质方格货架。“割舍不下这份感情,也可以方便附近的乡民。”她说,乡里的老人买个针头线脑,都习惯来这里,买完东西再唠唠家常,更是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一只陈旧的算盘似乎能让时光重新倒流
“店里虽然保留着老供销社原貌,但是凡能想到的生产生活用品都一应俱全,大到生产用具,小到针头线脑,有近百种商品可供村民选择。”朱华毅告诉记者。尽管附近也开了几家小卖部,年销售额更是不到万元,但她仍一直秉承着“称平尺足”“明码标价”的经营理念。
手写的价格标签
在这间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店堂正上方张贴的商品广告宣传画。宣传画里的服装、鞋靴和牙膏、面霜等,都是当时供销社的“热销品”,精细的画工,再配上鲜艳的涂色,传播效果和感染力都非常好。只见在左边靠墙的木质方格柜里,摆放着布匹、杯碗、碟子等,中间醒目的位置则摆放着毛巾、毛线、手套等针织类商品,而摆在玻璃柜里的商品,大到胶鞋、拖鞋,小到纽扣、针线......而靠右边的玻璃柜里,则专门摆放着铅笔、削笔刀、墨水等学习用具。
向左滑动查看宣传画
家住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下坪村的朱大爷,今年65岁。见到有记者来访,他凑上来告诉记者,年少时最深的记忆,就是拿着“油票”“布票”等票证,到供销社买油买盐,童年的美好记忆也大多发生这三尺柜台边。“那个时代物资匮乏,供销社不仅有衣服、烟酒,还有煤油、糖果。一毛钱就可以给孩子们买一大把水果糖呢。”回忆起当年供销社的繁荣景象,对比此时的人流稀疏,朱大爷称要感谢朱华毅的付出,是她用自己的情怀,守住了同辈人的回忆。
朱华毅讲述七八十年代供销社的风光。
舍不得扔的过期商品
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供销社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可朱华毅依然选择站在漆色斑驳的玻璃柜台后,保护着旧时生活的回忆,并笑着招待每一位前来光顾的客人。在记者离开时,她一再表示,这家门店,她会一直开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记者罗红艳)
编辑丨罗红艳
值班主任丨段晓辉
终审丨何绍群
出品丨掌上张家界
本平台为张家界日报社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使用、转载或者传播张家界日报社旗下媒体版权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书面授权。除法定合理使用范畴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播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