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俊杰我眼里的教育技术40年未来教育

作者:尚俊杰来源俊杰在线

我眼里的教育技术40年

我是年上小学的,到今年正好是40年。这40年来,正是祖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40年,因此我也有幸目睹了各行各业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40年,我几乎一步也没有离开过校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留校工作,一直在学校学习、生活和工作,是教育领域40年来变革的亲身经历者,又由于从事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得以有机会考察了国内外很多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因此体会更加深刻。所以在《未来教育重塑研究》这本书的最后,我希望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聊聊40年来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的发展历程。

故事要从这里讲起——

-

“粉笔+黑板”的时代

到年,我在红旗渠的故乡——河南林州市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这10多年大致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10年,最大的变化就是老百姓慢慢地富起来了,可以吃饱饭了。

上小学的时候,应该说还是非常幸福的,那时候虽然没有那么多玩具,没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铅笔盒,但是每天可以开开心心地去上学,放学后也没有那么多作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尽情地玩耍。不过,略有遗憾的是,我记得教材中基本上只有第一页是彩色的,其他页全是黑白的。那时候也没有机会去外地旅游,所以当时特别想知道长江黄河究竟有多宽,桂林山水究竟有多美?对于类似的问题,老师只能用语言来跟我们描述,用手势来跟我们比划,当然,也不能埋怨他们,他们也没有机会亲自去看看。而现在,再偏远的学校,教师也可以打开电视,打开电脑,给同学们看看图片、放放录像,甚至播放一些3D模型。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做数学题,但是遗憾的是没有多少题目可以做,手里只有那本数学教材,幸好当时我们的校长比较赏识我,每次收到学校订的期刊杂志时,就喊我过去解上面的题目。而现在的孩子,只有做不完的题目,没有想不到的题目。

整个小学时代,我的求知欲望真的还是比较强烈的,特别喜欢看书,但是附近能借到的主要就是邻居老爷爷家里的《岳飞传》、《杨家将》、《隋唐演义》等几本书,我翻过来覆过去看了无数遍,所以这几本书对我影响真的非常大,至今也特别感谢这位老爷爷。而现在的孩子,就算在偏远的农村学校,也有机会获得看不完的课外书。

年,在小学校长的鼓励下,我来到了县城读初中和高中。这时候的学习条件虽然还是比较艰苦,但是情况已经有所好转,能买到更多的习题集了,也能从图书室借到一些书了(遗憾的是没有太多时间看了),但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还是只能用黑板和粉笔,各种电子设备仍然是没有的。当你抓耳挠腮想不出答案,而一时又没有机会向老师请教的时候,就知道现在的孩子能够拍照解题有多幸福了。那时候特别想知道北大附、人大附、清华附这些学校的老师究竟是怎么讲课的,可惜没有任何机会。而现在的孩子利用MOOC,利用在线直播课程,连幼儿都可以请美国的教师教英语了。

-

信息技术开始萌动的时代

年,我有幸考入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第一年先在信阳陆军学院参加了一年军训,年正式进入北大力学系学习,年继续攻读硕士,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这10年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二个10年,祖国确实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最初我到北大上学的时候,北大到城里的道路旁边还有农田,一到晚上就黑糊糊的,后来眼看着三环、四环慢慢都通了,中关村从一个“村子”变成了一个热闹的都市中心。

然而,虽然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但是当时条件仍然有限。绝大部分教室都仍然只有粉笔和黑板,只有电教大楼里才有一些电视和录像机用来开展电化教学,当时课堂中使用的频率也不高。我的硕士导师严宗毅教授比较喜欢新技术,所以在他讲授《流体力学》课程时特意在电教大楼的教室里上课,给我们放过几次流体的录像,印象很深刻。那时候学校也比较少请外国的专家教授来做报告,也没有MOOC,虽然也很想知道美国高校,比如哈佛、斯坦福的教师究竟是怎么讲课的,但是基本上也没有机会。而今天的大学生,躺在床上,打开平板电脑,打开手机,想看谁的课就看谁的课,想联系哪位教授就联系哪位教授。那时候,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视,所以同学们下课后回宿舍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学校给我们订的《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或者打开当时流行的半导体收音机,这就是所有新闻的重要来源。当时和初中、高中的联系基本上还是靠书信,下课回到宿舍收到一封信真是很幸福的事情,到现在还珍藏了很多当时的信件,确实很宝贵,现在的大学生估计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网络,但是已经有计算机了,那时候中关村已经开始成为计算机市场了,学校里计算中心也有一些小型机,可以花钱买机时去学习,所以同学们经常一起,节省下吃饭的钱,去学校计算中心的阁楼里挤在一起输入现在看来很土的代码。后来张瑞云老师给我们开设了Pascal语言这门课程,在学校机房上课,说是要大家学会以后开发用于教授力学知识的CAI(ComputerAssistant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计算机辅助教学,后来才知道那时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高潮期,学校高度重视,北大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系都有老师在开发CAI课件,可惜当时不懂。我依稀还记得自己用Pascal做了一个小动画,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时激动地不行,还想着用这个技术给老家电视台做一个片头呢。

关于网络,其实和北大的渊源很深。年,北大的钱天白教授已经向德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当时中国还未正式加入互联网),只是当时我们接触不到而已。大约在年左右,我们力学系的陈耀松教授通过专线从高能物理所联上了互联网,有几个同学参加了实验小组,可以联网访问美国大学图书馆里的资源,因为自己没参加,每次听同学讲起,都感觉很神秘。后来MUD(Multi-UserDimension,多用户空间,也就是文字版的网络空间或网络游戏)开始兴起,每次同学回来给我们讲起在其中碰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外国朋友,都感觉很羡慕,但是具体是什么情况,其实不了解,大家也不会像现在一样整天讨论网络,毕竟网络还没有成为日常生活。那时候大家讨论更多的是电脑和光盘。

年中国正式加入互联网,我们也开始对互联网有所感觉。年,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普通人终于可以用电话线拨号上网了。不过那时候带宽只有64K,非常慢,记得当时说,一个网页只要6秒内能呈现出来就不算慢,现在想想真佩服那时候网民的耐心。

年,我开始在力学系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时候计算机从、、逐渐到了奔腾,但是上课的情形依然差不多。当时电教中心和个别实验室已经有了投影机,可以播放PPT了。我记得在年硕士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我从电教中心借了一台巨大的投影机,用自行车驮到了答辩现场,所以我基本上是生物力学实验室第一个用PPT答辩的同学,记得当时的答辩老师们顾不太上问我学术问题了,都在问这个是怎么做的等等。今天大学里几乎每一个会议室和教室都安装了投影机或电子白板或触摸屏一体机等等。

在年的时候,在父亲的鼎力支持下,我购买了一台计算机。不过当时只有实验室可以上网,宿舍还不能上网,所以绝大部分时间我仍然是无法上网的,主要用来做研究,具体的说,主要是计算。那时候同学当中流行的段子就是,在系里见到某位教授在溜达,问他干什么呢?教授很自豪地说,计算机在算题呢,要好几个小时,我来院子里休息一下。说实话,我不能肯定,如果当时我的电脑就像现在同学们的电脑一样随时随地可以访问互联网的资源,我会拿它干什么?

年到上世纪末,世界上互联网发展特别快,互联网公司一片繁荣。年8月,网景公司(Mosica浏览器)在还没有盈利的时候,就首次公开募股,在5个月内股票从每股28美元猛升到每股美元。年4月,雅虎公司刚上市市值就达到8.48亿美元。年5月,亚马逊以4.38亿美元上市。在中国,互联网也迎来了第一个高速发展的浪潮期,年,网易创立;年,搜狐、腾讯、新浪成立;年,马云带着18罗汉创业,阿里巴巴成立;同年,腾讯开通QQ的前身OICQ;年,百度成立。这期间互联网真的很热闹,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网站成立。记得年左右,在北大三角地经常有网站的推广活动,同学们下课路过三角地,一下子就被人塞过来一张表,填完了就算网站用户了,拿一个杯子或其他礼物就可以回宿舍了,其实此时绝大部分同学们在宿舍里并没有电脑和网络可用,只能到实验室或门口的飞宇网吧去上网。而在社会上,虽然很多人依然没有实际用过互联网,但是互联网确实炒的很热闹了,那时候最流行的段子就是:即使是一个乞丐,也需要弄一个“乞丐.COM”,这样容易要到钱。当然,现在流行的段子是:即使是一个乞丐,也要制作一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