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不请自来。。。回想起考公时的经历依旧历历在目。在此献上自己的心得。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下定决心考公,相信已经有了充分的信心。在制定备考计划前,首先你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岗位应该怎么选,选什么样的岗位才适合自己
2.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资料
3.两个科目应该怎么学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4.面试怎么能够吸引考官的注意,怎么练习?
这一篇,把考公的所有内容给你全部讲清楚!!!觉得有用,点赞支持下哦~
1.在职位表中筛选出所有自己符合条件的岗位,进而找出限制条件很多但是自己都满足的岗位,形成一个自己的岗位库。
限制条件越多越好。
简单的学历、专业这些不多说。最重要的一个—所有国企、私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街道社区村委会工作经验,都算基层工作经验。有社保缴费记录或者劳动合同或者相关证明文件即可。
报考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没有在体制工作就没有工作经验。
3.想工资高选好城市、想提拔选好系统。
想要工资高选好城市。每个城市、地区几十年发展积累不同,财政、财力和赚取财力的方法天差地别,所以公务员的工资并不能简单一刀切得认为高或者低。
最好的衡量标准就是每个地区的人均GDP,人均GDP高的地区,一般财政也不捉急,公务员的工资也会高一些。
想提拔选好系统。尽量选择岗位多的系统,党委机关政府机关,政府口政府职能口,政府口人大政协机关,还有一条:和领导越亲近提拔越快。
如果你进入垂直系统,比如税务、海事、工商,尤其是这些垂直系统的基层,由于领导岗太少,基本提拔无望。
上班地点,宜近不宜远。
报考公务员,真心不建议考经济不发达的外省,或者离家几百公里的外市。身边有不少例子,为了考一个行政编制,报考竞争比较小的外地岗位,甚至是外地乡镇岗位,拿着普通的工资,远离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想调调不回来,想遴选又没有实力。只能熬过服务期再辞职考本地的单位。(综合第三条,我建议你选择离家近的,岗位多的单位。)
性价比高的曲线救国
如果你有老师、朋友属于民主党派中高层,建议你可以想办法假如民主党。
如果你资质一般,可以考虑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社区服务等计划,服务期满以后竞争比例会小很多。如果你本科专业非常坑,可以读个研究生,尽量选择法学、会计、汉语言、计算机几个公考专业大户。如果你有条件入党,争取入党。
资料准备
申论的规矩+行测的思维;申论决战题+行测题。
粉笔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细、严谨,教材几乎看不到错误。模块划分的特别细,一些重点也有标注,看教材的时候也不会没有方向。答案解析也比较细节,看到答案之后,哪怕是刚刚上手也能看的懂。
(不过申论教材喜欢整一些高端词组,我觉得不太好,但是影响不大。)
老师:
申论黄高山老师是贯穿了我复习全程的,老师的课确实有趣不枯燥,而且是一位非常注重实操性的老师。之前我也听过李梦圆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课上都能理解个大概,课下做题也是能写出来的,但对答案的时候就是很懵逼,同一道题目看粉笔的答案能得13分,看别的机构的就是5、6分,就是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答案,这样学着就都不知道到底哪里有问题,更别说提升了。黄高山就不一样了,在听完他讲的高山踩分法之后,练习阶段会带着批改,先给你具体的分数,再一点点告诉你怎么修改,怎么往标准答案靠拢。修改的过程就是输入结合输出的过程,跟着老师批改个两三次,自然而然就知道应该怎么往高分靠拢了。
行测每个模块的知识点都不太一样,基本上没有一个是五个模块讲的都特别好的那种,我个人比较建议分开学。
数量:齐麟——原是腰果名师,他的课主要就是系统而且全面,非常适合小白打基础。
资料分析:花生十三—上课通俗易懂,而且教课方式幽默有趣,方法独到,实战型老师。
判断:聂佳——鼻祖级别人物!这个大佬曾经放言:“讲判断推理我敢和任何人比,因为的我的就是最好的!”在判断这方面一直呼声很高。
言语顾斐——不是讲的非常细的那种,但是她会给你讲行文脉络,还有解题思路,作为对言语理解入门是非常好的。
常识就没啥老师了,没有必要。
具体学习方法:
为了方便理解行测和申论分开介绍啦~
行测
行测一共有五个模块,虽然在一张试卷上,但是每个模块的具体知识有很大的差别,难度也不一样,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大的性价比才是关键。
接下来针对几个模块的特点,说下复习的方法吧,也是我自己不断摸索,加上别人总结的一些经验。
1、学习要分先后
算是我的一个经验教训吧,我自己在学习的时候,一开始就是直接干,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学,但是效果其实不是很好。学到后面资料分析的公式忘记了,数量来不及了……压力很大。
对于各位小伙伴的建议就是学习顺序要分清,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分析、常识(平时空闲时间)。这个是我个人认为最适合的顺序。
首先言语,这个在我看来就是高中语文,语义、文段、词汇……也就题干的语言风格不太一样,不管那些大神怎么讲解,但是对于咱们这种普通考生,其实没啥两样。
文字类的东西是需要积累的,积累需要时间,想要学好,那就前期先学习,中间备考的时候多复习,靠时间来积累。
其次是数量,数量难度大,想要拿高分,一分钟一道题目是基本要求。虽然一共就十几道,但是拉分却很严重。前期就把数量复习一轮,这样后面还能多复习几轮。
判断和资料分析,其实是最简单的一部分。之所以放在最后,因为这部分能够短期突击,资料分析记住公式,图推里面的几个类型,加上一些练习就能掌握差不多。
最后常识,常识不建议放弃,毕竟这都是分,差一分可能就是几十个人。但是也不建议集中学习,内容太散,背了也不一定考。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在平时学习,刷题累了,背一背就可以。
2、具体复习策略
依旧是开头观点,每个科目不一样,学习方法不一样,记笔记、整错题,当然也有区别。
言语分为三个部分,笔记、词语、错题。笔记没啥可说的,主要是老师讲的一些做题技巧记下来就好。
词语积累我是分成了三个大块:a.易混淆词b.罕见成语c.易成病句的词。重点说下易混淆的词组,我是直接区别,比如说“批判”和“批评”前者语义重、后者语义轻。
至于错题,如果是纸质版的,我是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