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叶戈罗夫东西方绘画艺术如何跨文化互

中新社莫斯科8月28日电题:东西方绘画艺术如何跨文化互鉴与发展?

——专访俄罗斯知名画家、俄罗斯国际文化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亚历山大·叶戈罗夫

中新社记者田冰

8月13日,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一家画廊,俄罗斯知名画家、俄罗斯国际文化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亚历山大·叶戈罗夫“丰盈物质与浩瀚世界”经典回顾展举行开幕式。

东西方绘画艺术在理念、技法上有何异同?如何看待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如何实现东西方思维差异下的艺术融合与发展?叶戈罗夫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在俄罗斯绘画艺术史中,涌现出一大批大师,他们的作品刻画出了俄罗斯民族特色和民族形象。您如何看待绘画艺术的传统、创新及多元化?

叶戈罗夫:在欧洲多年绘画艺术史中,可以看到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完美融合的表达范式。从古希腊绘画到欧洲学院派,当时的艺术思想都面临着社会时代和价值观的巨变。自古至今,每个时代都试图更深入、更准确地找寻新的路径。

俄罗斯艺术大师为现代艺术奠定了发展基础。如伊万诺夫的《基督显圣》,他用近20年创作了这一巨幅作品。从学院派角度来看,这是一幅无法超越的完美作品,但从更广义的艺术角度分析,它似乎并未完全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在俄罗斯绘画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也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极大难度。不是每一幅作品都会达到人们想象中的完美。

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使绘画对人的影响更进一步,他在对人物内心深处描写时体现的思想投入,造就了这幅经典画作。而在《伊万雷帝杀子》中传递出的悔恨和惊恐情绪,让人们仿佛在看一场戏剧。这就是艺术传递给人的多重感受。艺术家通过真实的内心感受让人们从画作中发现更多共鸣。

我参加过很多国际展览,也到很多国家工作过,在我的作品中会看到很多不同材质和形式的表达。传承并不是复制和不去改变,相反要打破原有格局,去尝试和寻找更加适合当代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核。通过不断改变和加入新元素,才能把绘画思想升华到同步甚至超前的理念中。

年,叶戈罗夫在工作室创作画作。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俄罗斯,或者西方绘画艺术在理念、技法上有哪些异同?两国绘画艺术有哪些相互影响?

叶戈罗夫:欧洲绘画艺术和中国传统绘画有很多不同。比如在描绘时间的态度、理念上,欧洲艺术中会有一些戏剧性情节,而中国传统绘画更加含蓄。例如,我最喜欢的中国古代画家范宽和郭熙,就把四维空间呈现在画面上。

中国对俄罗斯的绘画影响更早一些。比如俄罗斯小镇帕列赫以前是艺术家创作圣像的中心,十九世纪开始受中国绘画的影响,更多地把中国艺术元素加到作品中。再比如众所周知的套娃艺术,其灵感也是来自于东方传统艺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们来到苏联学习。他们回到祖国后把苏联绘画艺术和中国理念相结合,传授给更多的艺术人士去研究和创作。至于当下的中国和俄罗斯绘画,已是世界艺术的一部分,不仅相互学习借鉴,也拥有了更多的本民族特点。

中新社记者:中俄都是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哲学和艺术审美的国家,而且艺术家自我意识和创作理念也存在差异。如何实现这种思维差异下的艺术融合与发展?

叶戈罗夫:我通过阅读俄文版书籍对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老子的思想有了一定认知,儒学和道家仿佛更真实和直接地影响着我的思想,让我对自然和不同维度的世界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的哲学思想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和不可或缺的。

中国和俄罗斯古典绘画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就俄罗斯而言,从卢布廖夫、克拉姆斯科伊到马列维奇,艺术家们不仅开创了真正的俄罗斯风格,还以反讽和激励等品质丰富了艺术内涵。二十世纪初,俄罗斯先锋派也是艺术思想视野之外的真正突破。

俄罗斯和中国绘画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发展有着更广阔的前景。我知道并认识许多学习和借鉴中国艺术技巧和哲学思想的俄罗斯人,我也学习中国书法,和中国艺术家一起写生创作,经常把这些技巧和哲学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我相信,俄中艺术家之间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展览能打开世界艺术新的一页。新一代艺术家通过现代艺术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重新定义了人类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

年,叶戈罗夫在中国黑龙江六峰湖写生。受访者供图

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多元化的,除了对古典绘画的传承之外,会有很多现代元素融入。比如,我们在当代艺术作品中会发现电脑、手机等一些电子设备的出现,人们的饮食、服饰甚至性格的变化都会在作品中体现出来。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那就会过于浮躁。传统是根基,也是几千年人类文明积淀的智慧和历史记忆。如何把两者更好地融合和向前发展,推动人类思想文明更上一层楼,还需要更多的艺术家一起去追寻和探索。特别是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更不能放慢艺术前进的脚步,这也是我今天这个展览的主题。

中新社记者:您多次应邀赴华讲学、办展、写生等,哪些东西让您印象深刻?您如何看待两国在绘画艺术领域的互动交流?

叶戈罗夫:我第一次到中国是在年,受哈尔滨市政府邀请举办画展,并和禹舜美术馆进行了深入交流。年我在中国美术馆参观靳尚谊作品展时,那种俄罗斯绘画风格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在广州举办个展期间,我受邀参观了李晓林作品展,他的每一幅人物速写都像是一个世界,都有着独立的艺术精神和语言,中国的艺术家在创作中情感的投入是那么的真实和细腻,这使我更加敬佩。年前后,我参加了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台湾青年艺术展、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感受到了中国国际艺术的广泛交流和国际化呈现。

年,叶戈罗夫与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罗曼金在哈尔滨太阳岛写生创作。受访者供图

年和年,我受邀到西南民族大学举办个展和大师班讲座,人物写生课上的模特来自学校不同民族的学生,他们保留着自己的民族语言、服饰、习俗等,并互相学习和交流,这种包容和多元化的中国更加吸引了我。此外,我还多次受邀在大连、牡丹江、三亚、成都等城市办展、写生。中国民众对艺术家的尊重和对艺术的向往是超越了欧洲的,中国艺术越来越多地被国际社会认可和重视,中国青年艺术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们有时会说经济、军事等对国家和世界的影响,其实艺术也验证了这一点,当一个国家有强大的影响力,它的文化艺术就会更多地被世界所了解和熟知。

当前,俄罗斯美术界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对中国传统艺术感兴趣。他们发现中国艺术理念的连续性和规范性成果,中国艺术的传承更有底蕴和历史责任感。在传承和弘扬方面,俄罗斯艺术家更应该从中国艺术家那里学习和借鉴。我非常希望看到俄中两国有更多的联合画展和联合艺术教学,更多的博物馆和画廊展出两国艺术家作品,让艺术走进更多大众的视野。我会以一己之力去宣传和推广,来促进两国艺术家的更多合作。

现在列宾美院和苏里科夫美院等俄罗斯院校有很多中国年轻的艺术家在学习,他们在掌握了传统技法的同时融入很多中国元素,这对两国艺术的发展和创新都有着推动作用。俄罗斯青年艺术家对中国书法和山水画的学习,也让他们对中国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向往。一直以来,艺术被认为是无需文字的语言,这需要更多的艺术交流活动和年轻一代艺术家去努力,通过正确的审美理念让社会生活氛围更加丰富和美好。(完)

受访者简介:

图为年叶戈罗夫在印度孟买写生。受访者供图

亚力山大叶戈罗夫,俄罗斯当代艺术家、画家、雕塑家、艺术评论家、古典油画修复家。擅长素描、彩铅手绘、水彩、粉笔画,油画的肖像、风景、静物、人体等。俄罗斯美术家协会成员,国际艺术家协会成员,俄罗斯国际文化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年出生于文化艺术世家,曾就读于莫斯科卡琳娜美院、莫斯科工艺美术学院、莫斯科电影学院、俄罗斯国立管理大学。多次获俄罗斯文化部、美术家协会、艺术研究院等授予的金、银质奖章和荣誉证书、艺术贡献奖等。曾获得全俄静物展金奖、俄罗斯“金画笔”奖,拉赫玛尼诺夫钢琴赛奖杯设计者,威尼斯双年展金奖得主。自年始多次在俄罗斯、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中国、印度等举办个展和联展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