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好一名语文老师?以我之见,三句话:把课上好,把才育好,把笔用好。作为首论,本文专门谈谈语文老师如何把课上好。
老师是靠教书吃饭的,如果课上不好,一是误人子弟,二是保不住“饭碗”。无论从国家大业还是个人利益讲,都必须把课上好,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把课上好呢?我以为必须做到四个“要”。
第一个“要”——要有追求的目标。
目标有两个。
第一个目标,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每一堂课”包括开学第一课和离开讲台的最后一课。我上课历来的做法是,开学第一天第一节课,只要学生手里已经有书了,一定是让学生打开课本正儿八经地教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我在官湖中学任教六年半,每学期开学第一天第一堂语文课,张敬年校长都会进教室听我的课,我从来不慌张,因为我有充分的准备。我从教38年,没有浪费过一堂课。许多老师开学第一节课往往是“扯”,东扯葫芦西拉瓢,或者随便找张报纸念两篇文章。为什么这样做?十有八九是没有备好课。其实这样做是浪费课时,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从走上讲台上第一堂课,到退休之前的最后一堂课,全部是在认认真真地上课。我告别讲台的最后一堂课上的是《黄山记》,运河中学教务处汪伟麟主任还安排市教育局视导组领导听我的课呢!上好每一堂课,应当是我们追求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第二个目标,每学期上好一堂出色的公开课。如果学校没有安排公开课,可以邀请教研组长和其他同事,乃至学生家长听自己的课,自我公开嘛!有些老师怕上公开课,其实他想错了。公开课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好机会,也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一堂出色的公开课,可以让自己的学生,让所有听课的人留下深刻的甚至是终身难忘的印象。
我在官湖中学上了一堂《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诗歌)公开课,运河中学袁道传主任听课后评价说:“想不到官湖中学还有你这样的人才!”不久,我便奉调进入了运河中学。也就是说,我从农村中学调到县城著名中学的命运是由这一堂公开课决定的。
年8月,我在全县初中语文老师暑期培训班里上了一堂方志敏《清贫》的辅导课。教育局主办培训班的顾大勋副局长告诉我说:“在所有讲课的老师中,你辅导的课最受欢迎。”年10月,我带着出版的理论著作《青少年怎样做人》到各中学送书卖书。邳州南部新集中学张成民校长一见我就说:“20年前我就听过你的课。你给我们辅导怎样教方志敏的《清贫》,印象太深刻了!”一堂课令听课人20年未忘。
在运河中学,我上了一堂《柳敬亭传》公开课,徐州一中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听课之后得知我还不是共产党员时,立刻去问我校党支部王桂君书记:“课上得这么好的老师,你们为什么不吸收他入党?”一年之后,我就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这样的课一学期上成一堂还不满足吗?谁有本领堂堂课都能上到公开课的水平呢?谁有能耐每堂课都能得到听课人的喝彩呢?辽宁省语文老师魏书生,他上课每堂都可以公开,而且据说每堂都能达到公开课的水平,但在长江以北半个中国,不就只出了这么一个魏书生嘛!
我是这样认为的,你能上成一堂好课,那么其他的课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第二个“要”——要把课备好。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备课的要求有三点。
第一点,备课要深入钻研,吃透教材。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最精彩的地方,要了如指掌;有一点儿疑问的地方都不能放过,力求全部弄懂。其目的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万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我在这里敢自夸一下,凡是我教过的高中六册语文中的任何一篇课文,你可以提出任何问题,我都能明确地告诉你答案,而且一定能让你满意。什么叫“吃透教材”?钻研教材到我这种程度,就叫做“透”。
在我的印象中,高中六册语文,我自己只有两处没有弄明白,直到退休也未能找到答案。
一处是吴伯箫的《难老泉》一文中的最后一句:“到现在五十年过去了,‘永锡难忘’,记忆还是新的。”其中“无锡”的“锡”在这儿通“赐”读“cì”,是赐给的意思。这在备课时已经弄明白了。但“永锡难忘”为什么加引号?这显然是引用,那到底引用谁的话?出处在哪里?我直到退休也未能搞清楚。这是应该搞清楚而未能搞清楚的地方,有点儿遗憾。教学参考书也是语文老师编的,我没有搞清楚,估计他也没有搞清楚,或者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所以,教参上对此只字未提。
二处是茅盾的《风景谈》一文中第四幅画面“石洞雨景”的第一句话,一共个字,26个逗号,一个破折号,最后是一个问号。加在一块儿,全句总共个字符。
请看!
我们都曾见过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在公园的角落,绿荫下长椅上,悄悄儿说话,但是试想一想,如果在一个下雨天,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马蹄很小心地探入泥浆里,有时还不免打了一下跌撞,四面是静寂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然而,你忽然抬头看见高高的山壁上有几个天然的石洞,三层楼的亭子间似的,一对人儿促膝而坐,只凭剪发式样的不同,你方能辨认出一个是女的,他们被雨赶到了那里,大概聊天也聊够了,现在是摊开着一本札记簿,头凑在一处,一同在看,——试想一想,这样一个场面到了你眼前时,总该和在什么公园里看见了长椅上有一对儿在偎倚低语,颇有点味儿不同罢?
这是中学语文书上最长的一个句子喽!它到底是什么句?是复句还是单句?如果是复句,有多少个分句?其关系怎么划分?如果是单句,其句子结构(主谓宾定状补)怎么分析?我钻研了多少年,与同事共同研究了多少回,始终未能弄明白。作者茅盾自己明白与否,则不得而知。或许,这是一个文字过于冗长、结构过于复杂、谁也搞不清楚的杂糅而成的句子。
我钻研教材就是这么钻的,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不放过。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说所有钻研出来的东西都要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我只是想说,上课不需要讲的东西未必不需要钻研。
有一次我上公开课,课文里有这么一句:“当木芙蓉盛开的时候……”课讲完了,留出时间让学生质疑的时候,有个叫苏春萍的女生站起来问:“老师,‘木芙蓉盛开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我立刻回答:“八九月份。”我为什么回答得那么快?因为我在备课时查阅了有关荷花、木莲、木芙蓉的几种资料,其中有一篇文章里说到“木芙蓉八九月份盛开”。这一点小知识,教参上没有。如果我备课时没有钻研到那个宽度,公开课上就会被学生问住。
有一次我听初中语文公开课《苏州园林》,我发现有对称、对衬、雷同、自出心裁、别具匠心这些词很重要,但老师却没有讲,或许她备课时没有注意到它们与相关词语的异同。我要问的是:“对称与对衬”有何异同?“雷同”与类同、相同有何区别?“自出心裁”与独出心裁、别出心裁一样不一样?“别具匠心”与独具匠心、匠心独运都同一意思吗?这样的知识点,老师在备课时必须相互比较,一个一个地辨析,并且在课堂上让学生也搞清楚,因为搞清楚这几组词的异同对学生有用。
韩非的《扁鹊见蔡桓公》里有一句说:“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其中“汤熨”之“熨”,书上注音为“wèi”。这不是“熨(yùn)斗”的“熨”吗?查《现代汉语词典》,它除了“yùn”的读音之外,还有一个读音,在“熨(yù)帖”一词中读“yù”,除此之外没有“wèi”的读音嘛,书上为什么注音为“wèi”?学生如果注意的话,肯定弄不明白,那么老师弄明白了没有?这样的知识点是必须弄明白的。就“熨”的读音,我在《中学语文报》上还专门发表了一篇“教学随笔”呢!
第二点,备课要想清楚几个问题。一是忆一忆,以往考试已经考过本文的哪些地方?哪一级命的题?题型是什么样的的?二是猜一猜,如果他人命题考我的学生,估计会考哪些地方?怎么考法?三是想一想,如果我命题考学生,打算命哪几道题?怎么命题?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备进了教案,教给了学生,就不怕任何一级任何人命题来考你的学生了。
打开我使用的高中语文第一二两册的任何一篇讲读课文,我可以立刻指给你看,高考全国卷、高考全国卷副卷考到哪几个地方,哪一年考的,什么样的题型;高考上海卷、高考广东卷考到哪几个地方,哪一年考的,什么样的题型。能够做到这样,对教学肯定有好处。
第三点,备课要设计好教学路子,安排好教学步骤。写教案,主要是设计教学路子,其次是安排教学步骤。我以为,一篇教案写得好不好,首先要看教学路子设计得好不好,教学步骤安排得恰当不恰当。至于教案的书写,那是十分次要的问题。教案是给自己看的,只要自己能看清楚就行了。有的学校要求语文老师把教案上的字写得一笔不苟,甚至像字帖一样,那是给他人看的,我以为没有这个必要。
在这里,我想提出一点,设计教学路子,要敢于破旧立新,创造一点儿自己的教学特色。博得众人喝彩的课,往往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当然,教学路子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来设计的。目的不同,重点有异,设计出来的教学路子,安排的教学步骤,必然也不一样。
举例说,你教说明文《看云识天气》(初中语文第三册),按照教材编写人规定的教学目的,你必然会设计出一条以“语言训练和修辞手法在说明文中的应用”为重点的教学路子。如果你敢破陈规,把“让学生学会看云识天气的本领,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的热爱之情”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和训练重点,你必然会设计出一条全新的教学路子来。我想,如果通过你这一课的教学和激励,使某位学生萌发了将来当一名气象学家的理想,高考时选定了气象学专业,后来终于成为一名气象学家,那你就功不可没了!
第三个“要”——要把课讲好。
要把课讲好,就得讲究一点儿教学的艺术。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讲究两种教学艺术:讲和问。
先谈“讲”的艺术。
讲课的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教学,讲解清楚,自己讲的每一句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达不到这个要求的,我以为,作为语文老师是不合格的。
讲课的最高要求:教学语言干净利索,没有废话,没有口头禅和习惯性语病;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像磁铁一般把学生听讲的注意力牢牢地吸摄住。学生着迷似的竖起耳朵听你讲这样的课,感到是一种享受,你讲课的效果也必然会达到最好。
讲课的附带要求:适当穿插一些生动风趣幽默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听讲兴趣,活跃活跃课堂气氛。
讲课最好再加一个要求,关键性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细节,要预先设计,甚至要精心设计,以期求得最佳效果。试举二例。
第一例。有一次上作文课,我走上讲台宣布:“今天写一篇记人记事的命题作文。”说完准备板书。当我刚要写第一个字的时候突然打住,学生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盯着我的手,急着要看我命一道什么样的作文题。这时候,我慢慢回过身来,面向大家,微笑着问道:“你们猜猜,我今天会命一道什么样的作文题呢?”于是大家立刻议论。我也不提问,让他们去乱猜。然后,我重新转向黑板,再一次举起拿粉笔的右手,选定方位,唰唰唰,落落大方地板书了四个字:“真没想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念道:“真没想到!”随之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也陪之一笑。在这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学生写作的兴趣油然而生。
第二例。我上黄宗羲《柳敬亭传》的公开课,宣布课题后转身到黑板上板书了非常大方的四个字:“柳敬亭传”,然后在其下方准备板书作者。我写完“黄宗”两个字,要写最后一个“羲”字的时候突然停住,手举粉笔歪头故作思考状,嘴里念念有词:“这个‘羲’字……”然后转过身来,面向学生,“呵呵”一笑,问:“这个‘羲’字……怎么写的唻?”学生都以为我突然懵了,不会写“羲”,“挂黑板”了,都替我着急呢!实际上,这是我为这一堂公开课精心设计的第一个教学步骤,是故意为之。我发现好几个学生用手指书空,暗示我怎么写怎么写。我干脆拿起黑板擦,把已经写好的“黄宗”两个字擦了,准备在黑板正中方位,专门写那个“不会写”的“羲”字。我在20来公分见方的大体范围内,先一点、一撇、一橫、一橫、一竖、一橫,写了个大大的“羊”字头部首,然后转身举起右手中的粉笔请学生帮我把‘羲’字的下半部分写完。结果,在写关键部位那个“丂(kǎo)”字时,竟然出现了“了、子、乃、几”四种错误写法。后来请语文课代表上去才写对。最后我说:“这个‘羲’字,笔画比较复杂。它上下结构,上面是‘羊’字头部首,下面,总体看是‘我’字形,局部看,右边是个‘戈’字,左边像‘秀’又不是‘秀’,关键之处在于‘禾’字下面那最后两笔,一橫,然后竖折折钩,也是一个汉字,‘丂’,读‘kǎo’,比较生僻。”我一边指着黑板上的字一边讲,告诫学生:“读写这样的汉字,务必看清认准关键之处的笔画,千万不要写错了!”这是我为这一课精心设计的一个教学步骤。这堂课最出彩的地方就是这一步。
再谈“问”的艺术。
在教学中,我历来反对“满堂灌”,但也不赞成“满堂问”。“问”要“问”得有艺术。
那么,什么是“问”的艺术呢?我把它概括为“五性”、“四原则”。
提问要掌握“五性”。
一是问题要有启发性。一个问题能引导学生去动脑思考,深入钻研,探求结果,说明它有启发性。“对不对”呀,“是不是”呀,这一类只需要简单回答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启发性可言。
例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劈头就提问:课文里哪些段写“荷塘”?哪些段写“月色”?然后再问:“荷塘”与“月色”就文题的结构而言,二者是什么关系?就文章的内容而言,二者又是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具有启发性。
二是问题要有趣味性。学生对你提的问题产生了兴趣,就会非常积极地去开动脑筋寻求答案了。试举一例。
茅盾的《风景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描绘“桃林小憩”画面时写道:“现在请你坐下……作一次桃园的茶客罢。如果你愿意先看女的,好,那边就有三四个,大概其中有一位刚接到家里寄给她的一点钱,今天来请请同伴。那边又有几位,也围着一个石桌子,但只把随身带来的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了。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温雅得和闺女一般。男女混合的一群……”(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我问:“‘那边又有几位’是男的还是女的?”这么一问,学生必然兴趣顿生。但就凭这段文字,很难判断出作者向我们介绍的这第二组“茶客”的性别。“先看女的”,“那边就有三四个”,显然是女的;“那边又有几位”,应该也是女的;“更有两位”,按逻辑推理,当然还是女的。可是这“两位”,作者明白地告诉我们是男的。按作者的思维逻辑,“先看女的”,再看男的,最后看“男女混合的”。但是,作者在文字上却没有交代清楚“再看男的”指的是哪些“茶客”。所以,我再发问:“你们研究一下这段文字,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有没有毛病?你们敢不敢给大文豪茅盾的这一段文字挑刺?”学生一听要在太岁头上动土,兴趣必然非常的浓。
三是问题要有争论性。有些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有些问题答案应该是唯一的,但看法未必是统一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往往需要争论才能明辨是非曲直。凡属争论性的问题,学生也愿意去钻研,发言必然踊跃。例如初中语文《闲情记趣》文首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其“物外之趣”之“物”怎么解释?有一个版本教科书的文后专此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列出了四个答案供选择:①外物,环境。②内容,实质。③人;公众。④财物。②④两个答案明显不合适,可以排除,但①③两个答案中该选择哪一个呢?学生乃至老师的看法未必统一,这就需要讨论乃至争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是问题要有实用性。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多年,但考试暂时不可能取消。为适应考试,从实用出发,教学中可以命一些判断、选择性的客观题,以提高学生快速思考和迅速判断的能力。其方法可采用电视屏幕上常见的那一种“抢答”形式。
五是问题还要有训练性。上语文课,我主张多命一些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的题目,尤其是初中学生,更应该多让学生做这方面的训练。
课堂提问,除了掌握上述“五性”之外,还必须掌握“四个原则”。
一是判断是非原则。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老师必须立即作出判断;不敢判断或拿不准的,需要作出说明。
二是鼓励为主原则。对学生的回答,尽可能给予充分肯定或部分肯定;即使回答错了,也可以肯定他发言的勇气。提问中的鼓励性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万不可忽视。
三是机会均等原则。注意提问对象的全面性。不要老是让那几个“尖子生”回答问题来为自己“抓面子”。我主张提问对象要平均或基本平均,人人都要问到。如果学生举手发言,尽量照顾发言机会少的,或者没有发言过的学生,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
四是尊重学生原则。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答对了固然很好,但答错了或答不出来,一般说来都是正常的现象。无论学生答错到什么程度,无论学生沉默不语还是启而不发,无论学生回答得语无伦次还是牛头不对马嘴,都不要轻易训斥,更不可讽刺、挖苦和嘲笑。学生答题完毕,应当让其坐下,这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课堂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怎么“讲”,怎么“问”,都有很强的艺术性。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实践中用心钻研,不断探索,认真总结,务必掌握好这门教学艺术。
第四个要——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最好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真实、扎实、独特、出彩,这是我语文教学的风格。与其他老师相比,我的教学风格有其共性,也有独特之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育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语文老师要想培育出色的学生,首先自己必须要有出色的风格。有人说,“一千个老师,会有一千个教学风格”,这不无道理。作为终身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何不创造自己的教学风格呢?
作者简介:刘企华,江苏省运河中学退休老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38年。出版著作有《高考作文怎样得高分》《青少年怎样做人》等多部,发表《邳州的符号》《别了,上海》等诗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