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第六完小教师签到添新意传统文化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kyy/131224/4315794.html

红网岳阳6月8日讯(通讯员李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月8日上午,笔者在临湘市第六完小看到,上班的老师们纷纷在校门口设置的“签到”墙上,用粉笔书写今天的古诗“签到”内容。这是该校加强“三园建设”,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扎实教师书写汉字基本功的一个生动缩影。

“设置‘签到’墙,供老师们上班时以书写古诗的形式‘签到’,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观看、欣赏和记诵,还可以提升老师们练习粉笔字的兴趣。”临湘市第六完小校长何永祥介绍说。据了解,在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现代化教育手段普及的时代,为破除学校宣传橱窗或宣传黑板,长期展示司空见惯的文字或者图片的现状,以及教师偶尔“提笔忘字”的现象和践行校园汉字文化,从而达到全校师生在校园内目之所及、耳之所纳处处都能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去年下半年,该校别出心裁,提出写诗“签到”的新规,在师生经常活动、经过的地方专门设置“签到”长廊,上面印好字格,每位教师每天轮流在“签到”墙上写一首古诗,并规定书写范围,作为其余老师的“签到”内容。天天如此,每天更换一首新诗,仅半年时间,此处已散发出浓郁的诗“香”氛围,熏陶着全校师生。

“是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我们可以先预习一下……”早上,正读四年级的小李与同班同学进入学校时惊奇地发现,今天的“签到”墙上写的是第一节课要学习的唐诗《独坐敬亭山》,便停下脚步,轻声朗读。语文课堂上,小李背得又快又好,获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鼓励。学校里有了这么一个“出”诗的地方,上学放学、课间饭后,学生们三五结伴,路来路过,不用费事便可诵诗,眼前耳边经常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一类的千古佳句,久而久之,熏而染之。同时,学生还围观鉴赏,哪位老师的字好,今天是谁的诗,既新奇,又好玩。

“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天天这样‘签到’,师生们停驻观望、评头论足,这对于促进教师自我提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每天签到的古诗都是在小学一至六年级课本中随机抽取的,这让学生每天都可以随时温故知新。”该校教师何渺军说。一盒粉笔、一块壁板,不是上课,胜似上课,可谓学校无处不课堂。榜样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正能量,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潜移默化型教育,古诗“签到”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艺术鉴赏力,还有利于对他们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规范书写汉字教育,着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