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随着教育硬件市场竞争从硬件走向内容和服务,企业如何增加教育智能硬件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其渗透率和转化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智能硬件规模将达亿战火烧向内容和服务
教育硬件产品经历了从小霸王、学习平板到辞典笔、错题打印机和智能台灯等硬件产品的迭代。现存的教育智能硬件市场有两大类硬件,一类是发展时间较长,迭代版本较多的传统品类,主要包括学生平板、点读笔、早教机和教育电子纸;一类是发展时间较短,创新程度较高的新兴品类,主要包括教育PC、扫描笔、书写笔智能灯、错题打印机等。
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规模将达到亿,较年市场规模增长约32%。其中,传统品类市场规模将达到亿,新兴品类市场规模将达亿。新兴品类市场增长速率达81%,新兴品类产品正在成为引领教育智能硬件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教育智能硬件强劲的发展势头,引得资本和企业先后加入了教育硬件市场。据QuestMobile统计,仅年一季度在教育硬件领域就有56起投融资事件。
对于教育企业来说,在广告监管政策愈加收紧,在线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教育硬件不失为一个新的引流途径。由于内容对硬件天然带有依附性,因此许多企业选择将翻译笔、错题打印机等作为获客入口转化为线上教育课程的付费用户,以此贯通硬件、APP和在线课程。有调查显示,在下沉市场用户更愿意为实体产品付费,因而企业会通过教育硬件与线上付费课程进行捆绑销售,以期提升转化率。
硬件市场大战一度进入白热化状态。既有好未来、猿辅导、作业帮等在线教育机构入局教育硬件市场,推出了喵喵机、智能灯、智能写字板等产品,也有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涉足教育智能硬件领域。在各大企业掀起的教育智能硬件热潮之中,步步高、好记星等传统教育硬件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不得不被迫转型,然而效果却不明显。
由于当前教育硬件研发技术门槛不高,内容又呈现高度同质化倾向,加之资金和人才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大厂入局,未来或将引发新一波价格战和用户争夺战,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公司两股力量角逐智能教育硬件市场。
目前工具类教育产品的渗透率在13%左右,而内容类产品渗透率只有约4%。艾媒咨询预测,教育智能硬件的发展趋势将以硬件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以服务为保障,从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以此激励用户为资源和体验付费,构筑企业新的业务护城河。
二、软硬件一体化提升自有流量转化率
对教育机构来说,软硬件的优势互补可以降低企业的获客成本,打造第二条利润增长曲线,并且找到一条可持续的获客渠道,实现自有流量的内部转化提升。在广告营销监管政策愈加严格,在线投放广告成本高居不下的情况下,自有流量的累积对企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软硬件一体化的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据网易有道发布的年Q1财报显示,智能学习硬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由智能硬件构成的学习产品净收入达到2.02亿元,同比增长了.8%,毛利率达44.1%,创造了上市以来的最高记录。得益于有道词典笔3的亮眼销售额,其课程转化率和续报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进一步打破了软硬件之间的壁垒。
实际上,网易有道一直在加强软硬件的协同效应,如第一季度有道词典推出了短视频功能“WOW圈”,使得有道词典的用户平均停留时长提高了两倍以上;购买词典笔的用户可以享受有道词典的词库资源和免费获取有道精品体验课。软件和硬件的协同盘活了有道的经营,同时也促进了自然流量的增长和引导流量向自身网课业务转化。据悉,年Q1,网易有道K12新订单销售额同比增长了%,其中有29%来自自有流量。这一数据足以证明教育硬件在引流获客方面的巨大功效,而其中的关键则在于企业产品软硬件一体化的融合贯通。
猿辅导和作业帮也有类似尝试,推出了喵喵机、小猿错题机等硬件,但是在引流课程效果上却不甚明显,多数情况下还要靠搜拍程序的流量池和直播课程来反哺硬件的销售。
智能作业灯正在成为各家争夺的战场,虽面世较晚,但已经成为增速最快的智能硬件。艾媒咨询教育智能硬件报告称,智能作业灯的用户渗透率和使用率目前位居第二。字节跳动于年正式推出大力智能灯,产品延伸至家庭教育场景,随后腾讯于今年3月份推出AILA智能作业灯。有消息称,作业帮计划在今年年中推出旗下首款智能台灯,好未来、新东方也均有智能台灯项目计划,且好未来已经为硬件业务成立了单独的部门。
竞争激烈的智能作业灯市场,最终选择权将交还给用户,但主打护眼、学习辅导和远程监督等大同小异的功能早已无法吸引学生和家长。即将入局的好未来、作业帮大概率会发挥已有内容优势,将作业灯的用户与其课程内容捆绑,实现作业灯、APP及在线课程的一体化。显而易见,硬件所营造的壁垒优势基本不复存在,而“软”内容、更优质的服务才是以后硬件市场新的增长点。
三、构筑产品矩阵智能教育本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伴随着智能学习的日益多元化和不同场景下产品的延伸,在线教育企业推出的单一硬件产品无法满足用户的所有学习需求。出于抢滩登陆,保有先发优势的考虑,各路玩家都在构建产品矩阵,布局整个企业软硬件生态,既能扩大营收、完成变现,又能找寻到一条高转化率、高留存的长久发展之路。
目前在教育硬件赛道中,网易有道的布局已经初具这样的生态格局。在产品端,包括有道词典笔、翻译蛋、智能答题板、口袋打印机等,刚推出的有道词典笔3俨然成为了第一季度智能硬件的新增长引擎。据悉,有道计划将推出新的产品,在打造硬件产品矩阵的路上越走越远。
另一思路是从不同场景入手,解决不同场景下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而学校、家庭是两个最重要的场景。华为、联想不约而同看准了校园这一学习场景,推出智能大屏并与学校共同打造智慧校园系统。好未来、作业帮、腾讯和字节等一些企业则瞄准了家庭教育场景,针对家庭教育场景的痛点打造了智能灯、早教机、学习平板等产品。粉笔教育则基于学员记笔记场景延伸出的产品和服务链条,发布了课程教辅硬件产品——粉笔智慧笔及智慧本系列产品,成为粉笔切入教育硬件领域的首次尝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场景的更加细分,企业可研发产品的种类也会越来越多,部分企业甚至开始尝试创造场景,从而激发学生和家长的一些新需求,这一系列举动都将有助于硬件产品矩阵的进一步形成。
去年12月,腾讯率先在此领域发力,联合惠普、英特尔推出了“惠普智能教育本”,依托腾讯教育应用平台,覆盖了从小学至高中的教材课程内容。据了解,大力智能正在酝酿平板产品,网易有道也将推出学习机或平板类产品。如此看来,智能教育本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的风口,新一轮教育智能硬件争夺战或将开启。
教育智能硬件成为风口的本质,是基于软硬件一体的概念,能够对整个公司产生1+1>2的目的。要么是硬件本身能够拥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要么是可以通过硬件可以低价获取更精准的用户群体,降低平均获客成本,于企业来说最好是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如果硬件需要自身流量池来反哺,甚至要花费巨大资源来开发和拓展市场,那是否还要继续在教育智能硬件市场投入,就值得再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