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生活是无法逃离的囚笼,需要自我救

西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321/4595303.html

在社会中,往往电影造梦,而消费时代尤甚,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力需要出口释放,信仰缺失的人们寄托目光于电影,从中窥探自己遥不可及的生活与梦想,从这一点上可以说,电影造就了当下的神话。

今天要分享的电影叫《超脱》,这部电影还有一个译名叫《人间师格》。这两个名字是从两种不同的视角来解读电影的中心思想,我认为都对。连续看了两遍这部充满阴郁色彩的电影,而更多看到的,是其中呈现的一些奇怪的教育现状。整个电影的剧情一直很压抑。在影中负能量无处不在,主角那唯一的正能量在剧中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救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那可太难了,你永远不知道因为救赎那一个人,多少人在背后默默承受了他本可以不承受的那些痛苦……

《超脱》就是围绕着一个无意义的故事展开的:一个悲伤的代课老师,来到一所行将关闭的三流学校,管理一帮顽劣的学生,中途照看着一个雏妓。最终学校关闭了,有人死去了,有人离开了,有人丝毫没有改变——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艾德里安·布洛迪,他可以是战火中忍辱偷生的钢琴家,可以是《金刚》中英雄救美的男花瓶,也可以在《午夜巴黎》中俏皮地模仿一下萨尔瓦多·达利——而在看过《超脱》之后,惊叹于这个演员的演技,他出演了我最爱的一种人:一个焦灼的、颓唐的、混乱的、怀着创伤不断前行的存在主义者。

很多人说《超脱》是电影史上的天花板之作。电影里的每个人物似乎都困在牢笼里。无法摆脱的童年阴影,深夜空荡的巴士公交上无处可归的灵魂和无法自持的泪流不止,青春年少的愤怒迷茫暴力张扬急需找一个发泄的出口。日复一日的习惯性失望和压力快要溺死所有人,待出现一块浮木时,每个人都卯足了劲想要抓住,讨要一个拥抱和稍许安慰,足以欺骗自我说服撑过下一个寒冬。

影片开头的人像是在接受采访一般,谈论着自己的人生,谈论着那些关于学校,关于教育事业的事情。或许当一名老师是因为明白了引导一个小孩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因为男主巴斯从小就没有得到引导。爱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漠。人生的底色是悲凉。电影里的所有人,是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是幸运的。从青春期的学生们以及“失足”少女,到看似体面的老师们,包括住在养老院的外公,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幸福的。

这是一部看后会沉默很久的电影。叙事之中穿插了大量的自白,童年回忆以及粉笔插画的镜头,加上带有年代感的画面,使得电影“文艺感”十足。如果这电影配上深秋雨夜和一支红酒,会是一个思绪停不下的夜未眠。而关于拍摄技法:影片镜头或晃动不定或静如死水,呈现出一种割裂的质感。时常出现的脸部特写将角色的感情放大,黑板粉笔画不动声色地隐喻。红与黑两色的运用在情感渲染上强烈而极具张力,激越与压抑共存,亦构成影片的主基调。

解脱与超脱,如何才能解脱,又如何才能超脱?对于解脱,我想,托尼·凯耶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梅瑞狄斯自杀了,几尽挣扎后,她还是结束了她的生命。她爱摄影,她爱抽象,她的世界里仿佛只有黑白,她的世界是扭曲的,也是美丽的。她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那些不堪,那些痛苦仍在苦海中的人啊。他们在原地、在过去、在前行,他们的表情流露出无奈、沉闷。

《超脱》的视角独特而真实,而影片想表达的内容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是现世人都试图想得到的救赎。对于如何救赎,我想,似乎没有答案。我们在一个相互救赎的过程中,会走完我们这一生。救赎过,也被救赎。但我们始终渴望着被救赎,毕竟麻木的社会、麻木的人,已让救赎变得可望而不可及。这部片子用一个悲剧来向我们揭示一些东西,造成悲剧的原因很多,而片子最核心的讨伐对象,教育体制和教育体制的代言人—老师。片中的老师群体实质上就是教育制度的缩影和代言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