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http://m.39.net/pf/a_4790119.html
曾经,在一本《孩子们的诗》中,我们读到过许多充满灵气的诗句,它们均出自一群儿童和少年之手。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姜二嫚)
“要是笑过了头/你就会飞到天上去/要想回到地面/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朵朵)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朱尔)
……
作者:曾子芊
童语里,常常包含着最单纯的诗心;而诗歌对提升、净化人的灵魂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守护纯净的心灵,为了引领孩子的想象往更高处飞去,许多诗人和学者都曾自发地接下“重任”,投入为孩子们编选诗歌集的工作中。
这些诗集各具特色,但目的是一致的:希望孩子们能在诗歌的语言中种下想象的种子,希望他们能逐渐体会到别人的痛苦和幸福,希望他们收获最纯净新鲜的汉语之美。
参与编选新版《未名诗歌分级读本》的诗人、学者冷霜曾说,为孩子们挑选诗歌的过程就像从诗歌的海洋里挑选出几十枚彩贝。他为此“想了又想,选了又选,放下这个又拿起那个”……这番纠结的心情,相信每一个为孩子编诗的编者都有所体会。
童诗不等于浅显的童谣
诗人北岛为孩子们编选《给孩子的诗》是因为儿子兜兜上小学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刚上一年级的兜兜准备参加学校的朗诵节比赛,从学校里带回了一首诗《假如我是粉笔》。这首颂扬粉笔愿意“粉身碎骨”和“牺牲精神”的小诗令北岛大吃一惊,简直“把鼻子气歪了”。因不忍再看到此类诗歌伤害孩子们的想象空间,他从这一日起下定决心,用了两三年的工夫,编选出了《给孩子的诗》。其中有外国诗,也有汉语新诗,一共首,作为他送给兜兜和孩子们的礼物。
许多编者都提到过为孩子们选诗之难,因为它不但要适合儿童阅读,首先还得是一首杰出的好诗——在这一点上,他们几乎达成了共识。滥竽充数的劣诗会伤害孩子们的想象力,过于浅显的童谣则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
因一次与北岛一起为留守儿童读童诗的活动,诗人蓝蓝坚定了编选《给孩子的堂诗歌课》的心,她决定要为孩子们写下一些童诗的导读。“忽然觉得,能为孩子们做一点事情、能够身体力行真的跟只是口头上说说很不一样。这个世界上,也许就会有一个孩子因为你而改变命运。”
从开始准备编选到写出全部稿件,蓝蓝也用了整整三年。“其中最难的工作就是要在浩瀚书海中选出适合儿童阅读又要有高超诗艺的经典作品。”为此,她购买了大批图书,还到图书馆里查阅了无数童诗集,从中遴选出首童诗,并逐一认真做了评析。
蓝蓝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对儿童的诗歌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低估了孩子们对事物的感受能力。总认为一些很“大”的东西,比方说公平和自由,孩子们不懂。“其实他们是懂的,只需要通过积极的引导,他们都能够理解。如果把童诗等同于很浅显的童谣,那就是低估了孩子的理解力和感受能力。”二是教材里选的诗还远远滞后于当下的诗歌创作。“我写了很多年的诗,我知道国内的哪些诗人是最前沿的,他们代表了当代汉诗的最高水平。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诗歌。”
“诗歌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修辞更丰富和微妙,也使语言从一般的工具性层面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可以被品味鉴赏的对象。比如很多童谣,都包含了语言游戏的成分,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音乐性造成的愉悦,以及跳脱出日常经验逻辑的语言关联带来的奇趣。”编选了《未名诗歌分级读本·小学卷3》的冷霜如此阐述孩子读诗歌的重要性,“这些都会使孩子意识到语言本身的魅力,拓展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感受力和想象力。”对于入选的诗歌,冷霜也表示:它们必须是当之无愧的好诗,必须在想象力和表现技巧上都出类拔萃。
为了追求完美,他们挑选“彩贝”的过程可不轻松。有一次,冷霜翻完了一整本儿童诗集,发现真正符合他的要求的诗只有一首。蓝蓝本来早已写好了课的内容,想来想去,又拿下来了20首,重新为每一首新入选的诗写了评析。“这真的是我做得最辛苦的一本书。”蓝蓝笑着说。
编选过程中,海子的那首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曾经列入备选作品,但冷霜觉得它“不那么适合五六年级的孩子来阅读”,后来用墨西哥大诗人帕斯的一首短诗替代。被问及不选这首诗的原因,冷霜解释道:“海子这首诗虽然语言比较朴素,也有很鲜明的意象,但内涵却很复杂,包含着深刻的精神冲突,带着与人世诀别的心情,即使是成年读者很多也未必能很好地把握。”为孩子们选诗,他的原则之一就是要尽可能选那些语言生动明朗的诗作,希望它们能直接触动和感染孩子的心灵。
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
“别鼓励孩子通过写诗获取什么,它不可能是一份职业。”诗人王小妮在《给孩子们的诗》中如此写道。对这些努力为孩子们编诗集的编者来说,孩子们读诗,绝不是为了成为诗人,不愿意写诗,也完全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他们编选的一部分诗歌能为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回忆,能让他们渐渐体会对细腻微妙美好事物的认知和最初的感悟,这就足够了。
妈妈把灯拉灭了。我去哪儿了?我找不到我了,我不见了,呜呜!妈妈把灯拉亮了,哈哈,我又回来了!
这首《妈妈把灯拉灭了》的作者,即是蓝蓝的双胞胎女儿之一胡若羽。孩子奇妙的话语被父母捕捉了下来,写成了诗,王小妮又将其选入了自己的《给孩子们的诗》。在编选诗集的过程中,王小妮重视不同年龄的孩子的理解力差异。为更年幼的孩子选诗时,她选择了许多由孩子们自己写的诗——如胡若羽4岁时写的这一首——“越小的孩子离诗越近。”王小妮说,“关于透明和单纯,他们是老师。”
《未名诗歌分级读本》的前身是于年出版的《诗歌读本》,由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洪子诚主编。去年,新的版本《未名诗歌分级读本》中的小学卷3册已经面世。旧版原先的学前儿童卷、大学卷和老人儿童合卷在新版中被移除,内容变得更加集中,可以看出对小学儿童读者尤其重视。原先是新诗和旧体诗词兼顾,如今也改为仅收录新诗。“古典诗歌是每一个中国人宝贵的财富。”编者解释说,“只不过,新诗在诗歌教育中一直被重视得不够,而古诗的出版物还是相对较多的。”
与其他童诗集相比,《未名诗歌分级读本》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分龄阅读”。冷霜认为:“对于诗歌特别是现代诗的接受来说,从小学低年级学生到高中生,尽管都是孩子,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却存在很大的差异,会跨越多个阶段,所以需要更加细分、对不同年龄阶段和心智状态更有针对性的诗歌读本。”
除了《未名诗歌分级读本》外,由诗人、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高兴与诗人子禾共同主编的《给孩子的诗歌经典》系列(全3册)同样注重“分阶阅读”的理念,便于孩子逐步体会诗歌的博大精深。
近日出版的由蓝蓝编著的《给孩子的堂诗歌课》的最大亮点在于每一首诗后面的由蓝蓝撰写的导读。它采用了与儿童亲切对话的口吻,详细追索了每一首诗创作与成型的思想源头,还带领孩子走进了诗歌中更深层的隐喻和哲学逻辑。
蓝蓝同样挑选了中国孩子朱尔写的这首《挑妈妈》: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这首诗好在哪?蓝蓝在导读部分对孩子们解释说,这首诗还原了亲缘关系的本质,那就是:“我们原本是陌生人。我们相爱是互相选择的结果,我们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担起责任。”
父母对我们好,是因为爱,而不仅仅是因为血缘关系。那么反过来,孩子们也要学会去爱自己的亲人。这才是这首诗的意义。
对蓝蓝而言,诗歌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她希望通过进入诗歌,孩子们能够拓宽知识的边界、获得宝贵的想象力和思考的能力,在诗歌中学会爱的艺术。
每当捧起这些优秀的童诗集,我总是惊讶于童心的透明与诗的美丽,同时也感激着他们,这些为孩子拾起诗中彩贝的人。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