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总结要手写,电脑打印不合格,此种做法

教师年终要交总结,这几乎是各个学校的规定动作。撰写工作总结对于教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日有网友反映,有的学校为了防止教师敷衍,在网上下载总结应付了事,便想出“高招”——总结必须手写,仅上交电脑打印的总结,一律不合格。

对于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我觉得有待商榷。

工作总结怎么写?我以为要请出年初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照计划一项项、一条条逐一验看,看完成没有?完成的质量如何?对完成好的,要总结经验;对完成差的,要弄清原因;对未完成的,要给出理由。通过总结,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厘清教训,以便在下一年度工作中发挥优势,避开错误,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攀上一个新台阶。这才是总结的本来要义。

可是,在我们不少学校,像总结、计划一类的项目,已经失缺了原有意义,多数计划、总结,无论手写还是打印,其内容与实际并无多少本质关联,教师只为应付学校检查,学校只为存档材料项目齐全。

近年来,我曾多次随县教研室进行视导调研,发现不少学校教师的计划、总结内容都大同小异,翻出往年档案对比发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不同年度的计划、总结,除了年度不同、教师姓名不同、任教班级不同外,其主要内容甚至一字不差,不要说打印,就算是手抄版,错别字都是一样一样的,如此计划,总结,显然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为了改变计划、总结形式化倾向,回归其本来要义,东平县接山镇中学近年来采取了“教师论坛”形式,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位教师学期初对自己的工作、教学计划进行公开阐述,学期末对照计划进行公开总结,年级组所有教师进行听证、讨论,明确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然后老师个人再行修改,年级组长审核签字后再交由学校存档。“计划请到台上讲,总结要到坛上宣。”如此,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实事求是,马虎不得。这极大地促进了计划制订的可执行性,总结的实效性,让划、总结不但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的保证,更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使教师不仅能站得好讲台,也能登得上讲坛。作为一所农村乡镇中学,近年来,学校有二十余名教师能在省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奖,还有一名教师评聘上了全县义务教育段唯一一名正高级教师,我觉得与学校教师计划、总结等项目公开“论坛”举措有很大关联。

当下,我们的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电脑业亦成为教师教学的日常工具。计划、备课、各种材料用电脑打印已成常态、但作为教师,只要三尺讲台在,传统手写仍有较大的意义,“三笔字(粉笔、钢笔、毛笔)”仍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为此,如果学校为强化教师书写基本功而要求计划、总结甚至备课手写,尚有情可原,但如果用手写方式去防止应付和抄袭则不免就显得有些幼稚可笑了。诚如网友所言:“抄袭问题存在的关键原因不是书写的工具,而是书写人的态度。”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明白,让教师做计划、总结的目的和意义,然后采取恰当的方式将其落到实处才是关键。也就是说,学校管理者要在实效性上很下功夫,而非是纠缠于“打印”或是“手写”,这种与实质内容并无直接关联的外在形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