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至今,老师培养了学生说不知道

年3月12日起上海中小学开始线上课程,云端教学秩序井然,教学任务非但按计划完成,笔者体会还跑赢了教学计划。为什么?课堂上教师不用粉笔、不用擦黑板,所有教学内容用PPT呈现,学生不分前后排,获得信息的机会均等,这些对教学都有提速效果。

但是,唯一慢速的有:请学生互动回答问题时,学生的回应就好像是从“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传来,怯怯的“是我吗?听得到吗””。

为了“看”得到学生的听课效率,各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师开设示范课,倡导教师少讲、利用教学平台开展学生课堂分组讨论、问卷调研等,积极营造有效的教学氛围。

4月期中考试,为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和客观评价结果,摄像头要求对准答题纸书写部分以及答题者脸部。也有某些学校要求“家长和学生双机位监考,一个学生会议号摄像头正面对着学生,另一个会议号要求家长从侧面监考对着学生”。

化学特级教师李可锋在20年前就对学生说:“如果你真的不会做,就在卷子上写‘本人本题不会做’,我给你2分”;20年过去了,李老师仍然对学生这么说,甚至在日常随堂测试时不监考,那些在意分数的同学的确会作弊,一次、两次......后来也自觉无趣,不是自己会的,得了分也无用。这样的教育,比张榜处分示众有智慧、有包容,是师者仁心。

当然,李老师强调这是在前期日常教学中使用的招数。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是否了解并进而掌握所授内容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学生对于教师所授内容掌握如何的反馈同样也对教学有效性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线下教学时,一位认真、负责而且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从学生的眼神和肢体动作中了解学生对于所教究竟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而线上教学,隔绝了屏幕和网线,学生有对老师说“不知道”的自信较之以往更为重要。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同样也是双新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经历了线上教学两月有余,也许我们都可以问一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培养了学生说“不知道”的自信。

学生往往有说出自己知道的自信,但是引导学生发现知道背后的“不知道”,并勇敢说“不知道”,更需要教师的能力和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能让学生说“不知道”,也能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知道背后的“不知道”,需要老师本身就有扎实的学科素养,对学生的理解、宽容,更需要有足够教学智慧。

方女士参加儿子所在高中家长会,和各科老师沟通后发现儿子有一个问题,上课发言“太积极”,老师刚说“请同学们思考”,他的答案就脱口而出,但是当老师再追问如何思考得到这个结论,他又无法讲清楚。方女士可以想象儿子说“我知道”,然后高高举手回答问题的自信。这是她陪儿子辗转在各培训机构学习的收获,也正是因此,他得以在中考取得好分数升入重点校。

进入高中后,高中老师对儿子课上抢答问题的表现不以为然,一旦老师追问答案的演绎过程,儿子就会被问住。高中老师不客气地指出儿子追求正确答案而不求甚解的习惯,直奔结果不管过程。儿子则抱怨考试的题目不再眼熟,看到陌生素材,以为自己没有学过,以为自己没有补习到,更以为别人都知道,考试时就会乱了阵脚,其实这些是用基本概念就可以解决的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方女士儿子的问题并非个别现象,很多时候,学生有说出“知道”的自信,尤其是“好”学生,但是普遍而言,学生缺乏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有对知识的存储,却缺乏如何输出、输出到哪儿的判断能力。

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开学时把教学计划告诉学生,并随时提醒学生章节间的衔接过渡,便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学科的逻辑性。有了逻辑,分析演绎推导的学习能力就能逐步形成,减少单纯的记忆。

以化学组教师李琮的课为例。《钠的水上芭蕾》这节课从课题就吸引学生,他的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分析、学生实验、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讨论假设、学生设计验证方案、学生提出设想......教师在哪?教师在观察、在引导、在提示、在辅助。

40分钟是老师带领学生脑力劳动的精贵时间,如何发生的、如何想到的、下一步又会发生什么......很多概念正是通过老师一层层设计的问题展开,而这些问题根据现场反应即时生成,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可复制性。学生在这样的课上很放松,因为李老师对他们的回答没有“对,不对”这样的评判,而是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学生上完李老师的课,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权威、没有被要求绝对服从,有老师在听你说,只要你有想法。

李琮老师在线下教学时板书少而精,但核心符号和演绎过程的书写比教科书还要精致,其他文字、描述性、记忆性的内容学生听完课后结合书本在笔记本上整理,相当于自己把课反刍一遍。在线上教学他的最大不适应是,他没有粉笔、看不到学生的眼睛,当学生还没有养成说“不知道”的信心时,课堂效果显然会打折扣。

不用怀疑李琮的学识,越是专业素养扎实,越能把学生的问题纳入到对应的网格中去评判并且做纠偏。反之,课堂聚焦在自己表演上的教师,口头禅往往是这节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双新变革变的是学习方式,真实情境的教育并非炫技式表演教学,这样不仅无法教好学生,更破坏学生的学习心态

教学任务确实是可以量化的,但不是工厂计件那种量化,老师经常讲“这节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类口头禅,可见教学目标制定并不准确,更可见对学生的“容量”不清楚,不了解学生的思维和接受度,这样的课堂教学组织过于“权威”。但是,更让笔者担忧的是,有一些老师非常喜欢说“这个很简单”“这个非常容易”“答案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类口头禅。

笔者听一位年轻教师在讲题,10分钟内连说了5次“这个很简单”,讲完后,还要问学生:“还有问题吗?还有人不清楚吗?”

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学生敢站起来说自己没听懂。学生还没有这样强大的心理素质,不仅没有,本来好好的心理素质也要被破坏几分,请不要对学生进行这样的“炫技表演教学”。武汉大学的戴建业教授因为口音较重,养成了讲课时常会问学生“听懂了没有”的习惯。期间他会内疚地跟学生解释:不是问你们听懂没有,是问你们,我到底讲清楚了没有。这是对学生的尊重。

家长对双减很了解,对“双新”不甚清楚,用什么教材、学什么内容、课时如何安排,家长完全信赖学校。上海自年开始陆续使用新编教材,这是一新;全国统一课程标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选修课等,这是另一新。

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双新除了教材变化,“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年版新课标提出的育人目标。要达成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变革,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均需变革,不能像“哑巴英语”那样地学习:探究、研究、实验、混合学习、课题、科创、过程记录等学习形式多元化。

全国、市区、校级、教研组等各层面上的培训自年开始就全面展开,以项目化、单元设计、深度学习、跨学科、导师制、重构学习空间等为热点关键词的课题研究也层层推进。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学生是双新变革中的焦点,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研究学科逻辑、注重学段的衔接、放飞学生思想,这是双新推进的意义。谁来推进?所有和学生接触的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格局和文化修为决定他的育人水平。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是研究高分子的化学家,针对“白色污染”社会科学议题,与学生展开辨析:是一面生产垃圾袋,一面加强回收降解?还是不生产塑料,回到使用布袋和草编袋年代?高分子化学为人类提供医用微创手术的导管、高科技芯片载体、航天所需等材料,试想,没有塑料软管,难道将金属管子伸入人体做治疗吗?“白色污染”的关键点在于我们不能追求低端“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要研发高端的高分子材料。听完这些,学生再来听化学课,他的社会责任感和科研精神被调动,学习就不再没有动力了。郑强教授强调,教师光有专业知识,不和学生谈文化,是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

提倡有真实情境的教育,教师不就是最真实的现场情境吗,他的视野和格局决定了教室的空间、决定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的师资,不是大学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是在对学生思维分析、对课程融合贯通的理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下孕育出来的。

双减双新的实施,是为了改变过去我们过度“施肥”导致盲枝过多,而修剪盲枝、掐尖育苗只为百花绽放

有经验的园丁会对突兀生长的枝条进行检查是不是盲枝,窜得很高,但不会开花,不仅不开花,还浪费肥水,必须修剪,让营养回流;有些弱枝萌发的花骨朵,若让其开花,植物会用尽全身力气,一盆花也就这一朵,不如掐尖扔掉,让营养回流,蓄势待发。剪盲枝、掐尖,均衡冠幅,让花朵集体绽放,更为下一轮开花留下力气,开完一波又一波。相比将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更为贴切。

双减之前,我们过度施肥且不加修剪,但是,我们孕育了很多盲枝,看上去郁郁葱葱。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反应很快,对考试胸有成竹,精准答题,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产生了一定干扰,于是加大题量、加大难度,高一、高二、高三的试卷几乎通用。过度施肥,带来的是土壤板结,基质失去活力和再生能力。

双新、双减,前后出台,有行动力的教育家们呼吁教师要有活力、学生要有活力,学生的活力靠课程设计、靠学科评价,更靠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李可锋老师对学生说:“我不期待你成功,我只是祝福你不要失败”,“成功”往往基于一种未知的、缥缈的目标或者说假想敌,使劲出拳却打在棉花上,而“不失败”就是保持对自我的肯定和悦纳,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才有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且不被外因干扰和击倒。

作者:曾德琨(作者为复旦附中化学特级教师)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