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陈海平,今年51岁,是柳林县孟门镇人,因患先天性发育不良症,手足畸形,没有完整的手和脚。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的他放弃了升入高中的机会,在自己出生的孟门镇做了一名小学代课老师,从此开始了教书育人。
这些年来,陈老师在贾家垣乡刘家山、贾家垣、枣林、柿则垣、后崖底、马塔、北凹等十几个村都教过书。他教过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等几乎所有的科目,一批又一批他教过的娃娃走出了大山,而他依旧在大山的深处,坚守在教育的一线。
刘家山小学是一个只有一间教室、一名教师、六个学生的乡村小学。虽然不像城里的小学有孩子们玩耍的各式玩具,大大的操场,以及体育娱乐设施,但是小小的校园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走进校园靠边的教室,隔着窗户就能听到:“这个字写的歪歪扭扭的,要写工整么……这个字的拼音写错了,看看书上是啥样的了……”原来是陈老师在教室转着圈给学生纠正作业时出现的错误。
据陈老师介绍:村里有条件或年纪大点的孩子都去外边读书了,留下的小孩都是家长就在村里务农的。现在学校有三个学前班的小孩、一个一年级学生、一个二年级学生、一个三年级学生,连我一共七个人。这里穷,待遇不高,其他老师不愿意来,如果我也走了,这个学校就要倒闭了,孩子们上学就要重新想办法了。
在这个学校的孩子,父母基本都没怎么读书,不大识字,所以上课教孩子、下课监督孩子做作业都是陈老师的事,做完作业早的孩子回家吃饭,做作业晚了的孩子,陈老师就把孩子留下一起吃了晚饭,等做完作业再送回去,顺便在学生家里串一串,了解一下孩子家里的近况。
虽然工资从刚开始的每月50元,不断上涨增加到现在的元,但他的代教生活还是很拮据。即便如此,陈老师依然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为了节省生活开支,陈老师把山上的荒地开垦出来种些蔬菜、养些鸡下蛋、养些蜂酿蜜,凡是自己会的、能做的农活都干起来,尽最大可能节省自己的日常开支,也要给学校添置些东西,供学生们吃用。
28年代教生涯过去,陈海平老师在手足残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两条腿站着讲课,胳膊夹着粉笔书写,用热情浇灌孩子,用爱守护深山的希望!
陈老师默默的付出也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更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他先后十次被评为“乡模范教师”、两次被评为“县模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