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映初心三笔展风采千余教师挥毫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00:52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见习记者曾玺凡)12月16日,本届“三笔”书法比赛的初选结果出炉,由专家筛选出的幅优秀作品在新湖南大厦事业楼13楼展出,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得诸多书法爱好者前来围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强化教师“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现新时代教师风采,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科教新报》《放学后》、新湖南·湘学频道等媒体联合举办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

集体参赛学校常摆笔墨纸砚

9月,《科教新报》《放学后》、新湖南·湘学频道等媒体向三湘教师联合发出“三笔”书法比赛征稿启事,3个月的时间里,赛事组委会共收到0余幅书法作品,不论从作品数量还是质量水准而言皆为上乘。全省14个市州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备赛,将多年一线课堂教学中酝酿的内蓄,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心付诸笔端,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长沙市开福区高源小学的会议室里,总有一隅常摆笔墨纸砚,每逢教师会议前,大家都趁着早到的间隙提起笔练练字,虽不是人人翰墨书香,但习字的氛围在学校里始终传承。

看到本次赛事的征稿启事后,学校校长王芳兴奋异常,热爱书法国画的她立刻召集全校15位老师传阅,并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报名参加。最终,除两位老教师外,学校向赛事组委会寄来了13人共39幅沉甸甸的书法作品。

浏阳市奎文小学的美术教师卢海波给赛事组委会寄来了两组“三笔”作品,还特地进行了说明。“第一次寄来的作品尺寸有误,我担心不符合赛事要求,便重新创作了一回。”可喜的是,在近日展出的优秀作品中,卢老师的两组作品皆有入围。

一笔一画写好字终生幸福

组委会收到的诸多参赛作品里,有一张作品照片让人眼前一亮。照片中一位慈眉善目的教师站在黑板旁,与自己的粉笔作品微笑留念。这位老教师名叫刘祥锋,来自永州市陶铸中学。近年来,拥有30余年教龄的刘祥锋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常年从事语文教学的他主动为“书法进校园”行动转型,成了学校的一名专职书法教师,负责书法艺考生及书法爱好者的培养。

“我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练习书法,那时每逢春节前,在村委会工作的父亲就会搬桌搭台为全村家家户户写春联,而我就负责在一旁磨墨,待春联写好后父亲便会让我给大家送去,还能讨得不少零嘴。”回忆起儿时与书法结缘的点滴,刘祥锋深情满满。

谈及练习书法对一个人的影响,刘祥锋说,习字时的一笔一画能让心烦气躁的当代年轻人静下来,体会到为人处世平和不惊的重要性;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学习方法也是每一位学生都要谨记遵守的。“写得一手好字是一辈子的幸福,这个爱好是能终生受用的。”

“墙外开花”育人初心不变

除了体制内的学校教师,在校外开设书画培训班的老师们同样是本次赛事的生力军,他们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龙山县民安镇官波书画培训学校的创办者吴官波便是其中佼佼者,今年暑假,多年在重庆从事义务教育学校书法教学的他“游学归来”,回到家乡龙山开设书画培训机构,“这里的书画氛围不浓,回来就是想为家乡的传统文化教育做一些贡献。”吴官波说。

现在,一到周末就有20多个孩子放下课业压力,回归古朴怡然的耕读之境,闻墨香、写欧楷,点滴浸染在传统文化的纸卷中。“自古名师大家优秀学者,皆能写得一手好字,读书写字本就一体,密不可分。”虽是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但吴官波认为育人的目标始终是不变的。

本次赛事还得到了省外教师的积极响应参与,来自河北、重庆、广东等地的多名教师同样寄来了他们的“三笔”书法作品,并充分肯定了赛事组委会为促进教师交流搭台办赛的初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