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育桃李硕果为人民灵台县教育事业发

儿童会有有白巅峰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189464.html

丹心育桃李硕果为人民

——灵台县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霞

  “现在,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也不比城里学校差,不仅有结构漂亮、设施先进的教学楼,还有科学实验室、微机室、艺术活动室以及专业的授课教师。”每次走进校园,看着窗明几净的教学大楼,配备齐全的教学设施,在教育战线上干了大半辈子的史小宏总是感慨万千。

  34年前,年仅25岁的史小宏跨入教师行列,成了灵台县上良镇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兼数学老师。34年来,他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战线上,从过去“上学难”到现在“有学上”“上好学”,他亲历和见证了灵台县农村教育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史小宏的记忆中,“黑屋子、烂桌子、破凳子,里面坐着土孩子。”是上良镇中心小学最初的模样。“当时,几间破败的砖瓦房教室,逢雨必漏;操场就是一片坑坑洼洼的黄土地,雨天到处是泥。如今,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硬件设施的提升与时俱进,教室里有了无尘黑板,这些直观的改变,我们乡镇的孩子和老师是最大的受益者。”

  从泥房子、土操场到高标准教学楼、橡胶操场;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今,在灵台县的偏远农村,一所所学校绿树成荫,一间间教室宽敞明亮,一台台电脑联通世界。最美的建筑在校园,最美的风景是学校,灵台县上良镇中心小学的华丽“蜕变”,正是灵台县教育事业扩容提质、健康发展的生动写照。

  十年教育筑梦,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灵台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民生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以建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按照“夯基础、补短板、调布局、促均衡、提质量、强保障”的工作思路,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教育公平,全县教育事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9月5日,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迎来了第一批学生,这标志着历经3年多建设的新校区全面完成整体迁建,正式投入使用。

  “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整体迁建,是县委、县政府‘十三五’期间决策实施的重大教育民生项目。与老校区相比,建筑面积增加了2.5万多平方米,新建了米标准化运动场以及教师公寓、学生食堂,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质的提升。同时,县上整合现有资源,将县职业中专原校区改建为荆山学校,新增学位个,有效弥补了城区学校学位不足的现状。”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郭永才告诉记者。

  走进这所占地面积亩的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巍然耸立,色彩醒目的环形跑道上学生在尽情地奔跑;洁净明亮的食堂里,丰富多样的菜品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教室里,老师上课时黑板上同步播放着电脑课件,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或伏案疾书,或凝神倾听,整个校园显得温馨、和谐。

  十年来,伴随着灵台教育事业的发展,优质教育资源“遍地开花”,像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这样的学校、这样的上课方式,已遍及全县城乡的每一所学校。

  “十年来,我们紧抓项目建设契机,累计投资8.56亿元,先后实施各类教育基础建设项目个,新建改建校舍36.4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11.55万平方米。建成师生公寓和教师周转宿舍31幢,食堂26幢,有效解决了多名教职工和2万多名学生的上学、住宿、就餐等问题,城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灵台县教育局项目办主任王兆锋说。

  教育要发展,教学质量要提高,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在抓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灵台县深入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优化教育人才资源;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精心实施校长培育、人才引进、师资优化“三大工程”,近三年引进紧缺人才23名,招考特岗教师名,县城区学校累计选派多名优秀骨干教师到基层农村中小学参与“三区”支教和交流轮岗;有序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职称评审向一线教师倾斜,提高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为乡村从教20年、30年的教师开辟评审绿色通道,目前全县高级职称教师达多人,教育发展后劲更足。

  “现在,农村学校环境已得到极大改善,教室宽敞,设施齐全,教学条件和县城差不多,更重要的是,乡村教师的待遇在不断提高,这让我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干劲更足了。”谈起农村教育的未来,梁原学区教师沙小梅信心满满。

  一系列举措,让教职工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奔头,提振了精气神,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随之形成。截至目前,全县幼儿、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达到%、%、99%、97%和95%以上,专科学历幼儿教师、小学教师达95%,本科学历初中教师达85%。   

规模由小到大,设施由简到优,环境由差到美,质量由低到高……十年的砥砺奋进,灵台县用一组组靓丽数据、一个个新突破、一项项丰硕成果,印证了灵台教育十年以来极不平凡的辉煌历程。截至目前,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59%,高考本科上线率进入全市前列,职业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7.28%;全县13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和0口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实现了全覆盖。十年间,共录取考生2.1万多名,考入全国双一流院校学生多名,其中8名考生被北京大学录取,2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录取。

  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灵台县教育发展的生动变化;一批批名师脱颖而出的背后,是灵台县教师队伍在教育赛道上奋勇前行的步伐;一个个健康成长的学子笑容的背后,是灵台县矢志不渝发展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担当。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站位新起点,展望新征程。灵台县教育局副局长姚维纲告诉记者:“下一步,灵台县将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断缩小乡镇与县城、县城与市区的教育差距,努力营造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推动灵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中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