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都用上了,只为说明未来教师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响起前段时间阅读了一本史诗级的巨著《自私的基因》和另外一本热销书《人类简史》,很想聊聊关于未来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话题。

人类和技术之间是什么关系,我的观点是:人即是技术。

在《自私的基因》里有这样的论述(原文没有背下来,大意就是这样):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受基因操纵的生存机器,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基因总是无意识地操纵生命个体做出种种行为,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基因,甚至不惜赴汤蹈火。基因的实质就是我们人类写好的“程序”。

至于未来,人与技术更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一书中说:我们将是最后一代的智人,我们的后代有人把它称之为“人类强化”。

有三种方式可能让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的智人:生物工程将植入基因优化人类;仿生工程会让人类拥有机械手、生化耳,外接大脑等;无机生命大约只要10到20年,就能在计算机里建构出人工大脑,欧盟“蓝脑计划”已经大有进展。

教师会不会被机器取代,在我们能够遇见的数十年内是不可能的。那么教未来师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我以为有以下四点:

一、面向未来的知识与视野

教师必须要有持续的学习力与分享意识。曾经有一位英国皇家科学学会会士交朋友有一个原则就是要跟爱读书的人交朋友,每年读五百本书的人才能成为他的好朋友。因为我们太需要新知和视野了。教师决不能只是教千百年不变的知识,要有面向未来的知识体系,自己不管更新自己,才能给,每一个闪烁着求知眼神的孩子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二、充满温度的关怀与沟通

教师要成为一个高情商的社会交往者。社交能力是机器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可以给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我们常说一个有温度的人会让别人感到舒服。孩子更愿意和有情有爱的老师交流,而不是和冰冷的机器互动。

三、拥抱技术的胸怀与实践

未来需要灵活应用技术与教学的新型教师。你必须要拥抱技术,不能固执地只用黑板和粉笔教书,各种APP要试试,别人的课件可以拿来为你所用。

四、经验智慧的集成与转化

未来需要系统建构教学内容与选择最优化教学方法的智慧型教师。你能够有自己的实践经验体系,并且能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教师一定是专业活,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站岗人。也就是说你能够说得出你的道道。

本文有PPT幻灯,获取办法:1.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