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7
“老师,我要准备5个氧气瓶去迎接你,带你爬雪山,看布达拉宫!”相距多公里,15岁的卓嘎姆在屏幕前对志愿者慕婷婷许下了诺言。
年8月,慕婷婷和卓嘎姆通过“华教学堂”成为“云端”师生。在之后的一年里,卓嘎姆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英语成绩提高了45分,并考上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最好的高中。她与慕婷婷约定,继续努力争取考到武汉上大学,和老师一起看樱花。
慕婷婷所在的“华教学堂”,是一支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为主体的线上助学团队。两年多来,他们为偏远民族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学业帮扶、艺术启蒙、特殊教育等志愿服务,帮助孩子们突破地域限制获得“不一样的教育”,不断探索完善偏远民族地区线上公益助学模式,在“云端”播撒知识与爱。
如何让助学爱心延续
“华教学堂”成立于年1月25日,那时武汉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至暗时刻”。在此期间,华中师大教育学院数百名研究生党员迅速在网络集结,团队在3个月里为湖北省内外近名医护工作者子女提供在线学业和心理辅导,解除了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
随着疫情缓解,让“线上助学”继续发挥作用、将爱心延续,成为“华教学堂”转型的方向。年5月,在学院的支持下,团队将目光投向距离武汉多公里外的西藏,以期助力偏远地区教育发展。
经过教育学院与湖北省援藏办积极协调,再加上大量的前期调研,“华教学堂”最终确定对接西藏山南市东辉中学,开展线上支教。
在进藏调研时,学堂调研组部分成员出现了较严重的高原反应。线上支教时,“华教学堂”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几乎没有经验可供参考、难以获得家长反馈、技术条件无法支持学生上课……面对重重考验,学堂指导老师许家瑞鼓励大家:“边走边看,做了再说。”
线上教学模式虽突破地域的限制,但常会出现学生无法持续保持兴趣、专注度不够等问题。在长期实践中,志愿者渐渐摸索出了一些提升学生注意力的小窍门。志愿者肖琼琼会与学生同看一部电影,在讨论中引发其对人生观的思考;丁雪艳对比多种授课软件后发现,其中一款App具有“将粉笔交给对方”的功能(即让学生在屏幕上“板书”),“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兴趣,能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孩子们周一到周五需要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用家人的手机上课,每周志愿者都需要挤出时间提前备课。为了保证授课效果,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华教学堂”为每名学生定制“一生一册”个性化档案,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助学情况、志愿者助学心得、课程计划、家长反馈等内容,做到课程记录可追踪、课程效果可检测。
同时,学堂设定了听课制度,志愿者之间互相听课,检测课程质量。“这种模式方便志愿者相互学习,提升教学技能,进而整体提升线上助学质量和效果。”许家瑞介绍。
做好屏幕前“远方的老师”
走进邱丽的线上英语课堂,悠扬的背景音乐缓缓响起,邱丽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带着学生小艾(化名)一起认识英文单词“family”,“家不仅是一座房子,而且是充满爱的地方”。
担任“华教学堂”志愿者一年来,邱丽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打破学科界限,在有限范围内带学生去领略广阔的世界。“教学绝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我希望学生能通过我了解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和世界。”
通过认识“help”来了解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通过认识“chicken”和学生互动了解快餐食品的有趣知识;通过学习“food”带领学生探寻部分贫困儿童肚皮较大的背后成因……在邱丽的英语课堂中,英语不再是乏味的单词与字母,更是一副“瞭望世界的望远镜”。
相隔千里,如何打破与孩子们之间的隔阂,成为很多志愿者面临的难题。志愿者王晓云回忆,学生曲尼白姆总会积极地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