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51207/4738918.html
年,历下区智慧教育领域喜报频传。作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区县,历下区被确定为首批全国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验区”,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简称“甸柳一小”)被确定为“试验校”。历下区教体局获评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山东省优秀区域、济南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县)等。历下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孟薇在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启动会上做专题报告。
如果你以为现在的中小学课堂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的传统模式,那就错了,如今历下区的校园里已到处是“智慧”元素。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改革试验区,历下区大力实施“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教研、智慧培训、智慧评估、AI+创新、智慧管理”七大行动,建立了教育“数字大脑”智能体系,完成了“高标准、广覆盖、保安全”的信息化基础建设。
硬件保障是开展智慧教育的有力前提,历下区教体局自年起陆续投入多万元启动无线网络全覆盖项目,区域网、无线网实现中小学%全覆盖;中小学多间教室安装“智慧教室”系统,有间常态化录播教室,连续8年探索翻转课堂精准教学。
智慧教育是如何在师生日常教学活动中体现的?自年起,历下区已有3所学校被确定为济南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分别是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济南德润高级中学(简称“德润高中”)和甸柳一小。其中,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年开始探索建设“智慧校园”,建设了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AR数字科学探究室、数字书法教室等“三多两重”的智慧教学环境。通过探索“三阶段双线混合式”教学创新应用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条件、协同合作机会和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成长,提高了教育质量。
德润高中于年建成“云-网-移动端”一体化的智慧校园,实现师生在教室、功能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和家庭联通的多场景应用;实现管理流程、公共服务和校园文化生活的数字化,通过传统与智能课堂相结合,实现精准施教,极大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甸柳一小对数字化校园升级改造,师生能熟练运用“智慧教室”“电子书包”等多媒体设备和软件进行互动共享、思维生长、资源拓展;课程全程录像,并用大数据“切片”分析师生行为特点,精准指导教师改进教学;环绕整个校园环境的数百个高清监控点无缝覆盖,警、校联动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年,历下区教体局获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山东省优秀区域。历下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为全区62所职业学校、中小学校的名教师、9.29万名学生和18.15万名家长开通实名制空间,空间普及率%。目前,平台上有覆盖份教材的万份学科资源;面向全区初中学校的同步教学资源万套;通过线上名师工作室研发精品资源3余份,累计31.55万人次在线访问……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实现了多渠道资源供给。
除了软硬件设施保障,人工智能教育本身也成为历下教育发展重点之一。全区现有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17所,将创客教育、编程教育、STEM教育等进行课程整合。历下区组建起了人工智能课程核心团队,开发具有历下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库,历下区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团队获评首届济南教育榜样“智创团队榜样”。
年,历下区将投入万元,为所有初中学校建设“智学网”,为所有中学生配备“电子错题本”,着力提高个性化学情分析,深化作业改革和“五项管理”,促进双减政策在历下落地落实。创建人工智能学习体验公共中心,该中心将以AI、大数据、虚拟现实、物联网、无人机等有关内容的课程教学为主线,将职业教育、中小学、幼儿园的AI知识学习、实验教学和创新实习等有效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人工智能科普展示、日常教学、实践实训、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科普活动等多种功能的集合。(记者曹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