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任胜洪作题为《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助推地方高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
人物名片:任胜洪,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促进西部教育发展专委会副理事长、贵州省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教指委秘书长、贵州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在教育政策、教师发展、民族教育等方面成果丰硕。
“在智慧教育新生态下,高师院校必须积极思考如何驱动教育形态变革、助推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升级,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5月27日,在中国智慧教育发展论坛“智慧教育与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记者采访了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任胜洪。 任胜洪认为智慧教育给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为教师教育赋予新内涵、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智能环境(智慧管理)、为教学评估教育体系提供了新方向、为教师一体化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四方面的新机遇。 同时,智慧教育也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提出新挑战,这种挑战又体现在如何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如何不断优化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如何不断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何更好为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四个方面。 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任胜洪说,高师院校应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施、打造教师教学技能持续体系、构建学科素养培养资源库、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推广多于应用的基础教育大数据中心,为教师教育提供系统的整体性优势。 据任胜洪介绍,贵州师范大学在普及“5G+”乡村教育实验室方面做了深入研究,主要采用“2+10”的试点模式,在贵州师范大学成立了两个实验室,同时在全省遴选了10所中小学幼儿园作为实验室接入点,通过“5G+教育”的教育互动模式,指导师范生在线实习,深入乡村学校开展“专题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的实践指导,让乡村学子通过智慧教育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缩小了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 “实际上智慧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是教育思想理念的转变。”任胜洪说,过去教师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就可完成教学任务,但近年来,人工智能、VR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则让教学形式更加多样,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创新发展,让教育搭上“大数据便车”,向智慧教育迈进,助推乡村教育更加优质均衡,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更多动能。 任胜洪认为,在未来的日子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应充分促进人、技术、教育三者内部多项交流循环,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让教师教育变得更加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新时代教师人才的需求,助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诗雨赖盈盈
编辑何涛
编审杨仪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