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白癞风 http://pf.39.net/bdfyy/jdsb/210601/9014865.html
傍晚,南京新街口艾尚天地亮起了灯,一时间周边璀璨得晃眼。
从下午开始,从兰桂已经坐在商场前的空地上,画了几小时的粉笔画。围观的人们一边惊叹一边投钱,每当这时,不善言谈的他总是抬起头,微笑致谢。
▲地面上的《蒙娜丽莎》完成了,从兰桂拿着粉笔,小心翼翼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网上关于从兰桂的新闻很多,央视还专门报道过他流浪作画的故事。
不过,从兰桂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一个行李包、一副拐杖,就是他的全部行李。他已经在外流浪35个年头,至今仍在路上。
不同寻常的流浪
年,从兰桂出生在山东临沂的一个村子中。16岁时,因为骨肿瘤,左腿被截肢,上完初中后,他就跟着一位老大爷看护树林。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兰桂越来越渴望自立。经过和父亲的几次争吵之后,23岁的他离开家乡,踏上了流浪的旅程。
▲流浪的第一站,他去了浙江杭州,从兰桂第一次发现,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
一开始,他只是简单写字讨生活。真正的改变发生在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参观时他深受触动,用积攒下来的钱先后在洛阳、广西上了绘画培训班。
不过多数时间,从兰桂还是以自学为主。每到一个城市,他常去书店、图书馆里翻阅绘画书籍,还会去当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学习。
▲从兰桂觉得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才能让自己更加优秀。
靠着反复练习,从兰桂在地上画的龙、虎、山水,都惟妙惟肖。但他并不知足,又开始临摹起梵高、毕加索和达·芬奇等大师的名画。
《蒙娜丽莎》是他最拿手的,因为画过上千次,每一次都引得围观的人们啧啧称赞。
▲要完成一幅大的粉笔画并不容易,《蒙娜丽莎》就往往要画上8到10个小时。
因为双手长期支撑在地上作画,从兰桂的指关节全部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每次作画之前,他都要往手指上裹透明胶带,不然四五个小时就会磨掉一层皮。
过程极其艰辛,然而大多数时间里,从兰桂的收入却并不乐观。但他还是很知足,觉得自己是用另一种方式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流浪的同时,从兰桂也爱上了旅游,他坐火车去过西藏,还爬过泰山和华山。
很多新闻报道都称从兰桂是“中国最牛乞丐”,他却并不喜欢这个说法。
在他心里,凭本事吃饭的人,即使流浪四方,也从不卑微。
心怀善念的大叔
起初,从兰桂是因为和父亲赌气才开始流浪的,不过父子之间已经达成了和解。
从兰桂在外流浪几年之后回到老家,发现父母连肉都吃不起。心中酸涩的他立刻去镇上买回来两只烧鸡,还把自己辛苦攒下的钱交给了母亲。
▲尽管自己生活一点也不富足,但在父母去世之后,从兰桂还是总给小妹妹邮寄生活费以及各地特产。
很多流浪的苦楚,他都不愿跟家里人说。最初住在大桥底下、马路旁边,孩子们也常常会朝他丢石子;一觉睡醒,好几次都发现,辛苦攒下的钱不知何时已经被人偷走。
但是生活的磨难再多,他也还是惦记着别人的好。他提起这样几件事:坐火车时,列车员把他背到了车厢;看他画画的先生给他买了麦当劳,还把他送去住处。
▲在南京街头见到机动车给他让道,从兰桂立马招手点头表示感谢。
好心人的帮助让他感恩。汶川地震时,他正在贵阳流浪,听闻人民广场上有捐款活动,立马赶去捐出了当天收入的元。
听到车船鸣笛,见到人们默哀,更有许多学生举着蜡烛进行悼念,从兰桂跟着落下了眼泪。再后来,他就总是把收入的一部分捐给更需要的人。
▲自己住在便宜、逼仄的旅馆里,从兰桂的心中却装着一个很大的世界。
这些年来,从兰桂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尽管围观的人们直呼可惜,他还是会擦掉辛苦一天创作出来的粉笔画。
原因也很简单,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他坚信,能在一座城市卖艺糊口就应当感恩,而不应该增加环卫工人的负担,更不能影响市容环境。
▲夜色之中,他拿起蘸着水的抹布,擦得格外认真。
生活给予从兰桂的其实不多,但他却总能从中发现善意,寻找光亮。
流浪了35个年头,从兰桂并不想停下脚步。
他梦想着将来能开一间自己的画室,更希望有一天,能去卢浮宫亲眼看看《蒙娜丽莎》的真迹。
结束一天的生活,从兰桂收拾好东西,拍拍身上的粉笔灰尘,准备坐下来好好吃顿饭。明天的生活难以预料,但他相信,那会是更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