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长后备培养人选丨武夷山二中暨洪彪走正

「本文来源:新福建」

这一期接受采访的是武夷山二中校长暨洪彪。

12月18日,武夷山二中将迎来四十周年校庆。武夷山二中又名老区中学,年草创于闽北崇安县(武夷山市旧称)一个补习班。40年来,全体师生秉承着老区人民不畏艰难、勇于争先的精神,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校舍完备、管理规范、师资有力、办学成绩不俗的福建省二级达标校。迄今,该校为社会培养了多名合格毕业生,其中为高校输送了多名优秀学子。

“自创办以来,由于生源等各方面原因,我们有近半的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各行各业。各地各界校友虽然起点不一样,但都秉承‘二中不二’的精神,自强不息,踏实进取,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近日,记者走进武夷山二中,该校校长暨洪彪介绍一步一景的“园林式”校园好风景,热情地说,“我一向坚信,努力总会有福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只要坚守正心,做正直的人,5年、10年、20年,吃过的苦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你”。

暨洪彪校长是资深的“二中人”,初中、高中均就读于武夷山二中,年大学毕业后返校任教。自此,他长期扎根一线,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共历7轮高中循环教学、9届毕业班把关工作、7年班主任、年段长工作,先后担任武夷山二中年段长、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副校长,武夷中学校长等职。年,暨洪彪就任武夷山二中校长一职。

几十年来,暨洪彪甘于奉献,担当作为,为学校乃至武夷山市的教育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学校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文明学校、省“学校德育基地”等荣誉,个人获福建省高中骨干校长、省“十三五”第二批中小学名校长后备人选、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南平市新长征突击手、武夷山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形成:历经三个发展阶段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近50年,著书立说,讲学论道,传播理学,留下大量珍贵的文物史遗迹。接受采访时,暨洪彪校长站在学校高大的朱熹像前,向记者介绍“正心”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几千年来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朱熹认为,正心的方法就是“致察、敬以直内”,即以严肃的态度端正自己的心思。那么,作为学校的领航者,应该如何带领师生走正心之路?暨洪彪校长认为,“要从‘心地端正’出发,教师不忘初心、端正师德,学生端正求学态度,培养良好品德。”

暨洪彪校长介绍说,正心教育思想最初萌芽于其年9月至年9月担任武夷中学校长期间。那三年,他结合学校实际,建成了“正心馆”,初步构建了学校“正心”文化。在“正心”思想的驱动下,学校获得了长足发展,年成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顺利通过福建省第二批英语基地校省级验收,获评南平市文明学校等荣誉。学生中考成绩从年的武夷山市第7名,上升到了年的第三名,办学成绩获得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年9月,暨洪彪回到武夷山二中,就任校长一职。在继承学校原有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他推陈出新,逐步形成更加成熟的“正心”教育理念。

第一阶段是奠定基础。建校以来,武夷山二中秉持老区中学的传统,逐渐形成了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三“敬”一“心”(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敬重他人,奉献爱心)理念,诚实守信的心灵美德和文理交融的学识追求。

第二阶段是深化丰富。十年前,学校争创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时,总结凝聚了一系列办学理念,其中包含了“怀天下抱负,做天下主人”的校训,“正身律己,知行合一”的校风,“博学仁爱,敬业创新”的师风和“乐学善思,勤奋进取”的学风。

第三阶段是正式形成。年,暨洪彪担任武夷山二中校长之后,适逢省二级达标校复查。经过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多方调研、集思广益之下,最终提炼了“走正心之路,育时代新人”的核心办学理念。

发力:五个方面打造正心名片

“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年9月10日,在朱熹诞辰周年暨第37个教师节之际,武夷山市朱子敬师礼在武夷山二中举行。暨洪彪校长在致辞中希望师生们不忘初心,不负时代,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

暨洪彪校长介绍说,近年来,学校着力从五个方面引导学生端正内心,立德树人,打造“正心”教育名片。

其一是打造正心课程,丰盈生命智慧。学校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开设正心大课堂,邀请全校师生讲述中国故事、武夷故事、二中故事,培根铸魂,守正创新。语文、思政、历史等学科教师结合课程,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生理想,并积极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课例交流活动。其中,有三节课例获福建省“四史”教育优秀课例。

其二是厚植爱国情怀,发扬红色文化。组织学生参观闽北革命纪念馆、党史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诗红歌、红色故事进校园、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主题活动。同时,培养一批小小红色讲解员,走进黄墩村等地开展地方红色文化志愿讲解服务活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其三是传承朱子理学,弘扬优秀文化。朱子是武夷文化的灵魂,茶香是武夷文化的味道。学校组织学生到朱熹文化园开展综合性学习,开设朱子文化校本课程,举办“朱子敬师礼”“朱子成人礼”等活动;开发“茶与诗词”校本课程、编排“茶与诗词”舞蹈,邀请岩茶工艺传承人、茶艺师等开设讲座,组织学生访问民间茶艺师,寻访万里茶道发源地。

其四是营造书香校园,浸润生命底色。学校全力推进“两香校园”建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各类书籍,拓展胸襟,开阔眼界;教研室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粉笔字板书设计等各类基本功大赛,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每学期组织开展“读书节”“师生共读一本书”“亲子共读”“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

其五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