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生万,教资报名人数万,教资热居高不下但志愿填报还需谨慎。
师范专业一直是不少父母心中最适合女孩子学的专业之一,尤其是师范专业或者师范类院校毕业后考取的教师资格证含金量更高,如果成功上岸考上编制,不仅意味着拥有一个稳定的“铁饭碗”,也能拥有绝大部分职业都享受不到的寒暑假待遇,对子女后代的教育更是十分有优势。在婚恋市场上,教师也是十分吃香。因此每年高考季,许多家长都会让子女报考师范类专业,希望孩子能走进校园成为一名老师,教资热居高不下。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10年间翻了66倍,由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年的.2万人次,年全国高考人数万人,年高考人数预计会在万左右,教师资格证的竞争堪比高考。教师资格证是进入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敲门砖”,“教资热”的背后,实则还是“教师热”。
但是,当老师并没有那么容易,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看似“爽翻天”的寒暑假期,可能都是期末时老师们“用命换的”。而且近年来,老师、学校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加上近日教师退出机制的推行,让不少人觉得教师这个铁饭碗也不“铁”了。
教师退出机制推出,老师也要“末位淘汰”了?
多地接连试点教师退出机制,引起社会热烈讨论。教师退出机制并不是要“清退”所有有编制的中小学老师,是指对“未能聘任上岗、考核不合格、违反师德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教师,予以退出”。通俗点来说,就是业绩能力不行,违反职业道德、考核不达标的老师也要被安排转岗或离岗。
有人说,实施教师退出机制是因为目前许多校园存在“好教师进不来,不合格教师出不去”的情况。希望老师辛苦考上教师编制后也要继续提高教学水平,不能因为有了铁饭碗就“摆烂”。
体制内教师的薪资水平高低要看城市
有网友晒出了他的工资
体制内教师的薪资水平在不同的城市,收入也不一样。在二三线城市工作的教师收入并不高,月薪只有三四千元,有些教师工作了二十多年,实际到手的月薪也只有元左右。但是教师的其他待遇较好,尤其是体制内的公积金很可观,工作稳定且有假期,对于在二三线城市工作的教师来说是足够了,且还有一些补助和年终奖等福利,也许靠自己开不上豪车,但是可以过上温饱且滋润的生活。高薪的教师一般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不过往往也需要更高的学历,和当地的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相比,也并不算高薪。
考不上编制的师范生去哪里了?
今年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堪比高考人数,明显供大于求,有些人并不是奔着当老师去的,只是为了为自己的就业增加一分砝码,多一种选择。那么这些没去当老师的人都会去哪里呢?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大部分想学师范专业的同学都是为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尤其是受到疫情影响,年轻人越发觉得老一辈人对铁饭碗的追求是很有道理的,不稳定的高薪没有稳定的温饱可贵,于是,许多人有加入了浩大的考公大军。
多年前,大家想要考师范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师的课外补习收入十分可观,尤其是初高中阶段的课外补习,都是按照小时收费,一节课几百元的收入,那个时期的老师的确是高薪职业。即使考不上编制,如果是师范院校出来的老师,也会收到校外培训机构的橄榄枝,且薪水待遇比体制内更加吸引人,更有不少知名培训机构用百万年薪去挖特级教师。
而如今,双减政策的实施彻底断了体制内教师的校外收入,没有人会冒着丢掉编制的风险去课外补习或者上门家教,大家都害怕补习之后,孩子升入高校,家长反手举报自己的案例发生在自己身上。而K12校外培训机构更是哀鸿遍野,大厂的裁员和小机构的倒闭,使得求职市场上多了几百万的教培老师,他们不仅是失去了一份工作,甚至可能在同行业内都难以找到一席之地。
过去学科培训的老师可能看不上乐器、舞蹈、体育类的老师,但是现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反而是一片蓝海,素质教育机构的发展在双减政策下反而更受资本的青睐,艺术老师们的薪资也不低。
艺术类师范专业的老师还可以自己创业当校长,成立素质教育机构,随着国家的放开,长期停课的情况也会一去不复返,素质教育机构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师范生如果考不上编制,就要面临转行或转型,考验老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时候就到了。
这个时代想要当好老师不容易
网上流传这个一个热梗,就是“当教师前对比当教师后”,有的老师短短一年就仿佛老了20岁,判若两人,有的老师甚至被气进ICU。
种种压力之下,许多怀揣着希望和抱负的年轻老师在考上编制,当上老师之后,眼神中逐渐没有了光,他们皮肤变得暗淡,面容变得憔悴,嗓音变得嘶哑,因为经常生气熬夜,结节越长越多,头发越来越少,发际线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差,清澈的眼神逐渐被厚厚的粉笔灰覆盖,成为了家长们信赖的模样。
教师也像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奔着稳定和假期拼命考进去,里面的人对学校的各种指标和经常狂轰乱炸的家长群感到“压力山大”。面对叛逆的学生不敢罚不敢骂,害怕家长投诉老师体罚学生,不管不顾又有家长投诉老师不认真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差还要老师背锅,作业多了又嚷嚷着减负,这一届家长和学生确实不好带。
也有不少家庭成员中是老师的,反对自己的孩子去考师范当老师,因为如今的老师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薪资水平,都远不如从前。社会对教师的规范越来越多,学校一边要升学率,要指标,一边又要响应双减政策给孩子减负,学校的压力会分担给老师,而家长对教育改革的意见也会反馈到老师身上。老师其实是一个很消耗情绪和身体健康的职业,因此,如果没有做好进入体制内当老师的心理准备,没有考上编考教资的的实力,还是要慎重选择师范这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