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
小小的杨芳舍不得
向父母要1元钱买一只彩笔
18年前
克勤小学没有彩色粉笔
18岁的戚谊老师用红色的墨水
把白粉笔浸泡之后
给孩子们画红花
......
18年前
记者敬一丹到贵州花秋镇克勤小学采访
当时这所学校没有一只彩色粉笔
学生上体育课没有体育器材
简陋的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孩子们求知的需求
《东方时空》资助桐梓大山里的克勤小学改善教学条件
敬一丹采访了这所小学的师生
亲眼目睹了这里教育的落后
18年后,年冬天
敬一丹随《新闻调查》摄制组再次深入大山
回访克勤小学
如今,克勤小学变成了什么样
当年的孩子们过得好吗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
41:33不少网友看完视频后泪目,感慨万千,直呼哭得不行。
最特殊的礼物——一盒红粉笔和白粉笔
我只敢对学生提一支笔的要求,他们的家庭多半买不起。我也没有彩色的粉笔我想给同学们画一朵红花,就把白粉笔泡在红墨水里晒干了当红粉笔用。
--戚谊老师
年
戚谊老师18岁时来到克勤小学教书,她还记得报到的那天,她在山下滑溜溜的黄泥地里摔了一跤,到了山顶来到学校想冲洗一下,才知道学校里条件太艰苦,连水都没有。
山里的学校没有条件配备专职的音乐老师、美术老师和体育老师,只能由其他老师来兼任。学校也没有彩色粉笔,戚谊老师想给孩子们画朵小红花,只能把白粉笔浸泡在红墨水里,染成红粉笔,给孩子们画红花。
03:23戚谊老师在这里一待就是10年,见证了乡村小学的改变。她说,孩子们有无限的可能,教育的均衡更能让孩子们绽放自己的精彩。
当年戚谊老师和同事们给山里孩子带来光,长大以后的孩子谈起当年,大都感慨:要是当年多读些书就好了。他们在异乡打拼,心里的梦想是:让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多读书。
敬一丹再次采访戚谊老师时,送给她一份只有她俩能懂的特殊礼物:一盒红粉笔和白粉笔,戚老师顿时泪奔。
童年难得的亮色——记忆中的那抹红色
敬一丹:你最喜欢上什么课?
杨芳:美术。
敬一丹:喜欢画什么?
杨芳:熊猫!
敬一丹:哦,这熊猫是蓝色的竹子也是蓝色的。竹子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杨芳:绿的。
敬一丹:那为什么画成蓝的呢?
杨芳:我没有绿色的笔……
敬一丹:你们全班有多少同学有彩笔?
杨芳:五六个。
敬一丹:你知不知道彩笔多少钱一盒?
杨芳:一元。
敬一丹:你知不知道哪里有卖的?
杨芳:镇里。
敬一丹:你怎么没有向妈妈要1元钱去买?
杨芳:妈妈太辛苦。
这是年敬一丹和小杨芳的对话,那一年在克勤小学,喜欢画画的小女孩杨芳,她和哥哥、姐姐都在读书,父母靠种地和养猪维持一家5口的生活。当时因为贫穷,小小的杨芳舍不得向父母要1元钱买一只彩笔,她只能用圆珠笔画画,她画中的世界没有色彩。
年《东方时空》“风儿吹过山岗”节目播出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杨芳曾经到桐梓县城学过一段时间画画。
画画在杨芳童年记忆里留下了难得的亮色,但短暂的培训没有持续,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高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杨芳辍学后开始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在广州做房地产销售时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如今,杨芳的儿子早早就用上了彩笔。哥哥、姐姐也搬到了城市,并且为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哥哥、姐姐选房首先选学校,没有彩笔已经成为遥远的故事。
03:34采访中,敬一丹拿出留存多年的、18年前杨芳寄给她的信和画的画,送给杨芳。敬一丹说,她很珍惜这些信和画,但对杨芳更重要。
如今的梦想——让孩子好好读书
卢友顺上小学时,父母外出打工,小小的他一边上学一边种家中的四亩地,兜里最少时只有5元钱。
卢友顺读到初二时,父母把他带到了浙江一起打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建筑工地拉砖块。但他不想一辈子都像父亲一样打小工,于是去和汽修师傅学技术,一学就是8年。
后来,他借了3万元在东阳市横店镇开了汽车维修店。干活踏实有技术的他,经常迎来回头客,2年就还清了借款。
卢友顺说他到浙江打工,想要实现两个梦想,第一个就是走出大山,学到技术,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第二个就是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孩子好好读书。
杨磊磊的两个儿子如今也在父亲读过的克勤小学读书,父亲每天通过视频督促他们好好学习,听爷爷奶奶和老师的话。
18年后的克勤小学,不仅有了电脑室、图书室和体育器材,在楼道转角处还有了方便的图书角。
来源
央视新闻、敬一丹新浪微博
图片来源
央视新闻、敬一丹新浪微博、《新闻调查》节目组
责任编辑
赵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