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708/4894935.html
最近清北是火了一把,但是不是因为有高超的科学成就,而是关于清北毕业生的去向。在大家的认知里,清北毕业的学生,本科就应该出国深造,硕士、博士毕业的学生,就应该前往各大科研机构,去为国家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
可最近一大批清北毕业的硕士、博士,没有选择去大学,没有选择去科研院所,也没有选择去大型企业。而是选择到高中应聘,和广大师范生们抢工作,面对清北的咄咄攻势,师范生很快便败下阵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招聘了20名新教师,仅一人是北师大硕士毕业,另外19人全部都是清北等名校毕业。
对此,就有网友感叹,清北不仅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也是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
网上关于清北博士该不该去高中任教,现在已经彻底吵翻了,可争论太多也没有必要,这些知名高中只要清北,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在。
关键是师范生应该何去何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可以在名校硕士毕业生和师范生里选择,全国所有的高中都会选名校硕士,而不是师范生。原因就在于这些年师范教育的薄弱,从师范大学里走出来的师范生,大部分专业素养都不过硬。
拿今年我们校长助理的话说,今年去某部属师范大学招聘,最后七个来录视频(特色招聘环节)的,没有一个人能把粉笔字写好,基础的技能都不过关,肯定不能录取。
培养理念有问题
现在部属师范大学里,更加重视理论的教育,/师范大学往往自视甚高,更希望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名师”或者“教育家”。对学生的教育理论非常重视,从这些学校出来的师范生,说起理论来都头头是道,可就会出现前面的情况,基础专业技能不过关。
而普通一本师范大学,非常重视基础技能,拿前边的粉笔字来说,一个个写的都不错,基础技能很扎实。可这样的普通师范大学,往往不重视理论的教育,通俗点说培养的就是“教书匠”,教课的技能很不错,可课程的理念很差,教不了优秀的学生。
本来师范生应该是两条腿走路,理念和技能并具才是好师范生。可现在都变成了一条腿走路,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学理念很先进,上的课很有想法,可基础技能不过关。普通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学技能很扎实,可理念上就有所欠缺,对教学前沿认识不足。
而且师范生共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基础知识上有欠缺,这也是最致命的缺点。对普通高中来说,这些问题或许都没什么,因为很多教了几十年的老师也都是个“教书匠”,也都是连粉笔字都写不好。可对名校来说,就需要更优秀的老师。
师范的难题,还在生源上。开始的时候班里最优秀的一批学生,才能去上“师专”,笔者上学的那会班里的好学生,才能去师范大学读书。到了现在就倒过来了,只有同分数段相对较差的学生,才会去师范大学读书。
拿现在教师的主流来源——“公费师范生”举例,西南大学是部属师范大学里,唯一一个不带“师范”二字的综合类大学。西南大学的师范生分数线,要比自己本科的分数线低二十分左右,基本卡在分数线的边缘。很多学生选择公费师范生,并不是因为想当老师,只是将其当作上大学的捷径。
很多人在网上批判清北,觉得不应该让清北来抢师范生的范围。可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师范教育真的要变一下培养模式,提高师范生的成材率。清北来当老师,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利条件,也确实不见得能教好,可师范生甚至教得更差,学校为什么不要硕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