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当画布,疫情之下,全球艺术家花式出

1

在全球疫情最紧张的时刻,人人自危,不敢出门。

而对于从事艺术的人来说,面对大的灾难,往往会使艺术家们产生巨大的创造力。

这不,美国的一位艺术家就用她的画笔,缓解了人们紧张的心情。

疫情爆发期间,一些街头艺术比赛及节日也随之取消,在家隔离的简(JanRiggins)突发奇想,用社区的街道当画布,为邻居的疫情生活增添几分色彩。

简是从5年前开始接触粉笔画的,当时的一位粉笔画艺术家对她说:当你开始学粉笔画后,你就会发现,它真的可以让你欲罢不能。

不出所料,简果真爱上了粉笔画。

疫情期间,简带着女儿一起,在社区的街道上尽情发挥,创造出一幅幅生动的3D画作。

邻居们也都非常喜欢,甚至有人想出钱请她到自己的社区画画,简也很乐意,自己的画作受到肯定,内心也很开心。

即使一幅画需要耗时6小时,简依然乐此不疲。

因为简每次上门画画都不收钱,邻居们为了感谢她,选择用粉笔当作谢礼。

隔离的日子里,简的举动拉近了与邻居之间的联系,疫情隔离了生活,但是隔离不了爱。

2

灾难面前,每个人都在为疫情做贡献,战斗前线的医护人员,奔走疫区的记者,赶制口罩的工人……而那些因疫情被迫暂停展览、写生等艺术活动的艺术家们,在隔离期间也完成了大量的创作。

这些作品或致敬最美医务工作者,或缅怀逝去的生命,或反应疫情现实,或记录个人生活与思考;或传达美好祝福与希望……

为了让大家老老实实待在家,巴黎的视觉艺术家PierreBrault使用半透明的有机玻璃设计了一个立体装置,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变换出来不一样的字样。

随着时间的变幻,倒映出来的字样会从STAYHOME(待在家里),逐渐变成STAYSAFE(保持安全),属实有趣。

疫情期间,戴口罩可以说是有效的防护措施。

但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许多西方人民并没有戴口罩的习惯,艺术家们的画笔因此派上了用场,他们画出各种戴口罩的人物、动物,希望以此来督促大家:戴口罩是有效的、可行的行为。

在非洲仅有一国没有感染新冠的当下,达喀尔当地的街头艺术家们开始用涂鸦艺术来进行抗疫。用自己的方式来告诉民众正确的防疫知识宣扬戴口罩、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捂住口鼻等日常防疫小知识。

伊朗艺术家AlirezaPakdel创作一系列漫画作品,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赞扬其为挽救生命做出的伟大贡献。

曾经火爆朋友圈的一幅画,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18岁女孩奥罗拉(Aurora)的作品,主要是为了感谢中国前往意大利志愿的医生和护士。

艺术之都墨尔本,它的艺术气息不仅体现在各种规模宏大的艺术馆里,也弥漫在那些大街小巷的涂鸦上。疫情发生之后,墨尔本的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幅幅与疫情有关的涂鸦作品。

一位白衣天使半跪在地上,用双手撑起整个地球,旁边写着:一线英雄。

疫情刚在国外蔓延时,澳洲各地的居民疯狂抢购卫生纸,导致卫生纸一度断货。这幅涂鸦画的是一卷卫生纸,上面写着:Don’tPanic(不要恐慌)。

中国艺术家也没有闲着,艺术家舒勇自疫情以来一直一日一画,以艺术参与抗疫。他用中国传统山水画呈现中国独特的抗疫行动和世界疫情发展。

▲年2月22日《我们守护你,你守护生命》

▲《赴汤蹈火寻常事,驱魔镇妖建奇功》医院

3

在疫情的阴霾下,很多人仿佛对世界失去了希望,别怕,温暖总会来的,春天总会来的。

83岁的英国国宝级艺术家DavidHockney和他的小狗Ruby一起在法国诺曼底的家里隔离。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花园里画画,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春天景色分享给大家。

▲请记住,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DavidHockney和小狗Ruby

困难会过去,春天不会缺席。

著名摄影大师StephenShore,在纽约州的家中隔离,他把镜头对准了身边的景物。

随手记录家门口的冬雪融化,春枝抽芽。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面对疫情,不要恐慌,疫情会早日结束,我们一定能等到摘掉口罩的那天,外面的世界一定会“春暖花开”。

加油,我们可以的!

作者:小幸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