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服务预想与现实的落差

白癜风能根治么 http://m.39.net/news/a_6288655.html

国家落实“双减”政策,实施延时服务,为的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家长接送学生的忧愁,减轻家长校外培训的经济负担。延时服务的好处显而易见,有利于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拓宽学习资源;可以让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也可以让学校安排更多的体音美特长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开始前社会家长的期待欢呼相比,延时服务至今,效果却不尽人意。期望与现实差距从来都存在,但在延时服务上,这个落差比预想的要大。

我们可以把国家延时本意分成要点,逐点来对照下,看看到底取得了哪些成绩,出现了哪些问题。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强调,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确保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通知》要求,保证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学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可以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切实解决好家长接学生的困难问题。

从城市到乡村,从小学到初中,从走读学校到借宿学校延时服务的普及速度还是极快的。原因简单,可以收费,能缓解这几年老师免费加班的不满情绪,提高教师收入,缓解学校财政支出压力。时间上学校也能很好保证,原因更简单,很多学校本来就没有准点放过学,一直在免费延时,现在的延时和以前的放学时间基本一致,或加以延后,有补助费用,教师也能接受。延时服务推广与时间保障学校都可以达到文件的要求。

在这里出现的问题是学校延时全面化强制化。个别学校为了管理方便,上课统一,增加收费,不顾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强行要求学生全部参加延时服务。其实各地教育部门对课后延时服务做了很具体的规定,其中一条就是家长和学生必须自愿的原则。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这个自愿参加就变成了被迫自愿。

《通知》要求,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水平。

教育部要求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辅导,这点学校勉强能完成。为什么说勉强呢?因为实际上学校是有真延时与假延时之分的。真延时的学校修改了课表,调整了老师的课时,明确了延时时间老师的辅导任务,并且实实在在按照要求,延时不讲课,是作业服务辅导。切实与《通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要求一致。切实减轻了家长、学生放学后的负担。

而假延时假服务的学校,弄个假课标,报个假方案,延时时间还是原来的课堂,换汤不换药,最容易引起交费学生家长的不满。以下是一些家长言论;

“我家孩子双减前17:30放学自己回家,到家后需要完成作业到23:00。双减后20:00放学还必须有人接,到家后需要完成作业到23:30。考试成绩没变化。”;“我家有两个初三的孩子,白天在校上九节课,每周还安排晚上再上三节课,晚上放学回家后,每天作业成堆,要做到半夜十二点半或凌晨一点多才能做完,第二天早六点二十起床又去搭车上学,每天只能睡五个小时,没办法在学校旁花钱托管睡一小时,太累了!!現在读初中的孩子如问炼獄,实在是摧残孩子的健康!!!这是教育体制造成的,不是一个减负的官样文件能解决问题的。”

所以说延时的效果不能只看各地的宣传,“自主作业+特色课程”的美篇报道铺天盖地,这些表面浮夸的宣传信个1/3足矣。尤其是一些地方名校,服务无排名,但成绩是有排名的,学生不排名,但老师是要排名的。像云南大关县对学科排名倒数教师的“黑榜警告”,其实在教育系统内部很普遍的,不过方式不同,传播范围仅限内部而已。各种原因下延时服务变味成延时课堂,异化了延时服务的初衷。

《通知》还要求还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水平”这个要求学校贯彻力度更差。根本原因都一样,大家都把学生窝在学校,我搞特长他搞文化课辅导突击,我排名落后了咋办?专业师资不足也是现实,乡村学校本来就缺体音美教师,搞特长活动的确有一定难度。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个别领导教育观、服务观落后,唯文化课成绩论,政绩论、排名观致上,以权力限制本校开展文体特长活动。二是专业教师不足的现实影响学校培养学生的特长活动。当然,那些有担当有教育情怀的校长所在的学校,条件好的充分利用学校各种人力物力资源,让学生享受到社会高价才能学到的特长兴趣培训服务,收到了家校生三方皆大欢喜的良好效果。条件不好的利用学校有限资源分时分地点开设各类兴趣活动。人数多就分轮排班,还不行就分年级错峰开班,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同样能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

《通知》同时提到,强化课后服务保障,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具体政策由各省份制定,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建立健全以学校教师为主、校外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的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完善参与教师和人员补助政策。

收费是延时服务最遭非议之处,在此我们先了解下义务教育免费的含义:

义务教育免费包括:1、学费。在实施义务教育之前,中小学也都是收学费的。现在,学费免除,不允许再收取。

2、课本费。学习要用到课本,非义务教育阶段要收课本费,比如高中,现在仍然是收取课本费的。但小学初中是不允许收课本费的。

3、杂费。以前,中小学每学期都是要收取杂费的,杂费没有一定的标准,有时候是现收现支,一个学期会收取多次。有时候是估计一个学期大约多少,一次性收取。什么是杂费呢?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比如纸张费、印刷费、粉笔费、教具费、打扫卫生的工具费、电费、班级活动用的班费等等杂七杂八的费用,都可以纳入杂费。没有实施义务教育时,各种名目的杂费都有。现在,杂费一律不得收取。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延时服务费其实也属于杂费一种,但国家专门为此开口子,允许收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国家经济条件不宽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家长的不理解也由此而生,说好的义务教育的免费性呢?尤其是寄宿制学校,以前为便于管理一直都有早晚自习,午休也有教师看班。家长觉得我没有感觉到比以前增加任何服务,却又要缴费了。一些学校教师也对教师子女收费有意见,我家孩子本来就是我自己辅导的,现在学校延时服务统一要求,为避免社会意见,让我既要交钱又要下班后办公室等着孩子延时服务结束才能回家,这不是扯淡吗?还有贫困户收费也是个难题,有的学校收,有的减免,很乱。我认识的一位乡村校长也很为难,他说学校学生人,原来建档立卡户80人,不收根本就维持不下去,收,自己都觉得为难。最后还是收了,但他坦言,肯定持续不下去,交不起这个费用,不愿交的贫困生会越来越多。

好政策,执行不好就会出现伤害政策民心的负面影响。延时服务政策执行一刀切,违背家长学生自愿原则,一些确实不需要延时的家长学生“被自愿”签同意书,增加负担还带来不满。实际上,与原来的社会辅导机构收费相比,家长延时服务支出其实是很低的,需要服务的家长自会算账,强制大可不必。

不可忽视的是,正规辅导机构退出后,个别教师铤而走险违规偷偷办班,甚至狡兔三窟,进人上锁,激发其他家长学生焦虑攀比之心。“双减之前元一节课,还能试听,不满意退费退课,选择也多,双减之后元一节课,还偷偷摸摸的,还托人找老师,害人不浅啊!”,“???推荐给我!我们一节课已经到了...哎,双减前一个学期的价格现在都不够一个月的”双减的目的,其之一就是整顿教师在外补课赚钱这个乱象。这个打不掉,双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双减政策才刚刚开始,还需要经历不断地调整,才能从制度上真正达到与社会现实相匹配。希望我们的学校领导在执行政策时,要严格按要求执行,严禁掺水售假,切实做到家长和学生完全自愿的原则。不能把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人数多少,纳入到对老师的考核。

希望所有的学校能给家庭困难学生留一间教室,给他们免费自主学习的时间地点。

希望完善教师加班补助制度。教师延时补助足额及时发放,支出费用逐步向财政补贴转移,教师收入只增不减,家长支出只减不增。

希望学校切实开展第二课堂,勿把延时当补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