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火旺谈讲师的格物与良知大树教育旺黔诚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与会老师:

大家好!我是贵州大树教育校长任火旺,今天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一些分享,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讲师的格物与良知。

一、有用——如何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和东西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只有我们教的东西有用、能真正帮助别人、能获得良好效果,才能传播、塑造良好的口碑。

第一个例子,比如粉笔,它之所以流量大,全国诸多省份学员愿意使用它,是因为它的行测题库对学员确实有帮助,从这个角度说,每个人都通过模考和专项刷题获得了进步,分数有了提高,所以大家都愿意用它。它的题目资源、智能分析,是有用的。

第二个例子,大树教育年国考笔试申论,通过讲解命题人理念、阅卷人角度、备考者定位,教给了学生们考试有用的东西,让申论的平均成绩都在60多分以上,高分突破70分,这样的成绩也为我们省考笔试和国考面试的招生带来了阶段性爆发式增长。我们的申论技巧,也是有用的。

再比如说年国考面试的培训,我们的每一个学员,在当天的每一个考区、每一个考场、每一个小组说,基本上都是很高的分数,尽管有人没有逆袭成功,但仍然是小组第一、考场前三。所以说这种有用的东西对大家成绩提高提供了实实在在帮助,大家就信任我们,招生就不用太花大力气去进行推广和宣传。我们面试坚持的四大原则、考试心态、答题技巧,也是有用的。

但什么东西才是有用的?

作为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忐忑,因为会担心自己教给别人的东西能否真正对他们有帮助,是否不会误导别人,所以这个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因为,教的东西没帮助,就是没用。

早上听了吴楚克教授分享的两个观点,就觉得深有感触。都是与“有用”这两个字相关的。

第一个观点吴教授说到了要听话,这一直也是我给学员倡导的,作为一个公务人员,我们就要忠诚、听话,听话的核心就是忠诚,对党和人民要忠诚、有情怀、有真才实学,才能干成事。

吴教授分享的第二个观点,让我受到新的启发,吴教授说要懂得变通和创新,我们并不是说你听话了,也不是说要奴化的社会,因为你仅仅懂得听话了,最多也就是个奴才、做不出事。其中最重要的是你在听话的同时,还能把事做好、做成,我觉得这种观点非常震撼。听话是基本,变通和创新才是关键。你要充分展示你的个性和人格、你的做事和为人,让领导知道你有能力和情怀把这件事情做好。所以我们说为人民服务,要去想想我们怎么服好务,怎么把工作做好。这也是我们大树教育一直在倡导的工作原则,你在听话、讲政治的同时,要能干好活。所以我觉得吴教授的这两个观点我是深有体会。因为,这两个观点,都谈的是“有用”的东西。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第一个层面,要教给同学们有用的东西。

二、固定——机构生存、发展的核心词是要有固定的师资

一家机构、一个学校要发展,固定师资是关键。这是这么多年我个人观察、思考、实践总结出来的。当然未必正确,在此仅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作为教育培训机构,从新东方到学而思,从普通的中小机构到行业规模较大机构,大部分做得很好的机构或组织,都是核心老师为主打,或者说由老师作为创始人创业。从学而思的张邦鑫到新东方的俞敏洪,都是老师出身。

所以小机构、小微企业要发展,一定要有自己核心的、自持的、固定的师资,如果没有,会很难形成口碑传播推荐。因为如果师资不固定、是流动的,质量就会很难把控、稳定,这一期的老师可能质量会好,但是下一期却未必。在此情况下,要形成学员的口碑推荐就会缺乏载体。在品牌的优势没有起来的情况下,以优质老师作为载体的口碑传播渠道,在企业发展前期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大树教育在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中,我们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核心的、负责任的老师在支撑着,每一个学员过来,我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在帮助学生,让他们能够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我觉得这就核心的竞争力。说白了,就是两个词——花钱与结果。你来花钱买分数,我能让你提高分数,让你上岸,这就是结果,这样会掩盖可能很多我们做得不够到位、教学之外的的东西。

三、培养——优秀老师炼成关键路径

前面说到机构要有自己的老师,才能形成稳定口碑,那么怎么去培养老师呢?这一点,几年来我有些思考和摸索,在此和大家进行分享,当然也不一定正确,我也一直在探索之中。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一个是优良的品质,就是要具有格局和胸怀。

就像一个人站在三四楼往下看,你看到的是满地的垃圾,但是如果你站在了60层、80层去看世界,你会看到美好的风景。所以每个人看世界的视角不一样,你的高度和格局也会不一样。你为国家机关输送合格人才、培养未来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公职人员,如果你自己没有高度和格局,你是很难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换句话说,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培讲师。

第二个就是要有文化和知识,也就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我想在这一点在座的各位老师应该做得很不错。不管你教的是哪一科目,你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和研发,在知识的储备上,应该是能够为人师表、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这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不断的教研和总结。往往一个老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成长,需要通过长期坚持参加公职类考试、有机会能够接触到行业真正懂规则的人、拥有一起教研的团队或组织,否则就会在弯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误人子弟。

第三个就是一个优秀老师,要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要懂得奉献。

如果你仅仅是为了钱,为了生存,你就不要做教育了。你会发现,通过我们的授课,你让一个个的家庭,一个个的学员得到了提高,这种收获和成就得到了认可,这样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公培老师不断去教研、不断在这条路上奋斗的动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昨天我刚到北京,本来是要应该和大家一起吃饭和探讨的,但是没来成,因为和教育部的一些领导和贵阳来的一些著名校长、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老师和领导在一起,我在做的一件事就是链接一些优秀教育资源并引到贵州一些“基础教育洼地”去进行对口帮扶,因为我觉得一个地方的落后,它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落后、优秀老师匮乏。我就想将贵州和北京优秀的社会资源结合起来,帮助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作为一名老师,我没有在做基础教育,但是看到老家的孩子们,我觉得我应该去帮助他们,所以昨天我就组织并参与了这样一场资源结合会。

所以在大树教育,我一直在倡导,你要教别人,你自己就要做,你自己做人要到位,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你又怎么能教会别人大气呢?怎么教给别人好的东西呢?你是否有公考经历、是否有知识储备、你的个人品质,这三点总结起来就是团队的契合度。你的情怀和理想,你对教育的理解是否符合我前面讲的这三个基本要求,这也成为我们培养老师的一个要求。

所以我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找到一个观念契合的人,往往比花力气去培养一个一般的人,可能会好得多。有时候你花大力气去培养一个人,他会有自己的天花板,他可能会变得很优秀,也会具备基本上课的能力,但之后就会形成老师的流失,这可能是每一个机构都会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际中去探讨和学习。

今天给大家分享了三个自己的观点,第一是一个老师应该要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才能形成口碑传播;第二是机构要发展,固定师资是关键,如果没有老师的话很难走很远;第三就是和大家探讨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老师。

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