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就必须练好诗外功夫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临终之际传授给儿子子聿的作诗之道,也是他自己一辈子诗歌创作的秘诀。意即:要想学会写诗,仅是钻研用词造句的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广采博览,提升知识内涵和阅历,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生活积累。

宋代大诗人陆游

不想做“名师”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走上五尺讲台,投身教育行业,从初出茅庐,到站稳讲台,成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最终成为“名师”。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理想化”的发展路线,也是绝大部分老师一辈子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实际的教师生涯中,真正能出类拔萃的老师比例很小。不少老师忙碌了一辈子,成绩一般,能力平庸,没有一丁点突出成就,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感到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工作上“吃力”“掉队”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只能勉勉强强,混在校园。

陆游的这句话,对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名师”的教师不是好老师,要想成为“名师”,首先要成为“优秀”教师,而要想成为“优秀”教师,仅仅是整天钻在课本和作业堆里肯定是不够的,还必须练好“诗外”功夫。

教师在上课

什么是教师的“诗外”功夫?

既有“外”,就肯定有“内”。什么是教师的内功?凡是做老师的都知道,跟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功夫就是教师的“内功”。

包括如何钻研教材,如何撰写教案,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课堂教学的艺术技巧,作业批改,家访,针对学生的心理来感化和激励学生学习热情,考试指导与试题分析,粉笔字写得好不好……如此等等,就是教师的内功。

内功重要不?当然重要,它是作为教师能够安身立命的基本功,内功深厚,就具备了成为“名师”的潜质,内功稀松,连书都教不好,在教师行业都是得过且过,谈“诗外”功夫也意义不大。

“诗外”功夫指的是,那些表面看起来与教学没有直接关系,但做好了不但对教学非常有利,而且对教师的职业成长都非常关键的一些东西。

教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教师是“洗涤和塑造人的灵魂”的特殊群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练就过硬的“诗外”功夫,对教师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

优秀教师在上课

要想做一名优秀教师,必须练就哪些“诗外”功夫?

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当前教育形势的实际,教师的“诗外”功夫包括如下十个方面。

第一,要学会控制情绪和自我心理调适。没有耐心的人不能做老师,做老师的人不能太感性。

现在,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比较复杂,社会环境也相对比较复杂;随着社会的进步,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扩大;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再加上还要应对一些教学以外的评估与检查,教师的压力比较大。

如果遇到不顺心如意的事情,教师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压力大时要懂得自我缓解,必要时还需要自我宽慰。自我疗伤,坦然和淡然的面对每一天,这样,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才会沿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向前走。

自我疗伤,过一种佛系生活

第二,要学会及时化解误会和矛盾的方法。与同事之间,与学生之间,天天接触,天天打交道,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教师也是社会人,也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面临复杂的纠葛和纷争。

教师一方面要厚道做事,宽容待人,另一方面也要学会一些化解误会和矛盾的方法,低调做人,才能每天都过得轻松愉快,如果矛盾郁结,尴尬度日,抑郁沉闷,势必影响工作。

第三,工作之余要善于享受休闲小时光。懂得工作是一种能力,懂得享受也是一种能力。教师一天天忙忙碌碌,日子匆匆而过,昨日还是懵懂的青年,今天就已经霜染两鬓。岁月静好,周末,假期,那些被清澈月光漂白的夜晚,静静享受属于你的休闲小时光,明天的工作才会激情满怀,轻松愉悦,成功是幸福感的一种沉淀。

周末居家小时光

第四,要学习信息技术,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常常教育学生,不要沉迷于网络,但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是智能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老师要跟上时代,就要学习网络知识,特别是年龄偏大的老师,对网络的应用,不能只止步于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