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上课观后感师者,没有边界

白癜风初期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708/5527034.html

提到老师,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学校里的三寸讲台、一支粉笔,和执掌它们的人,这是社会上最主要的教育系统给我们留下的老师的印象。

从四岁开始我们读书、上学校,一直到参加工作,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几乎都来自于学校里的老师。

但是,学校里的老师却也不是能把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授予我们,比如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自于他的家人;工作时,身边的同事会教给我们做事的方法;与人交往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或他人的不足,从而修正自己……总而言之,若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只靠学校里老师教的课本知识是不够的。

古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说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我们的老师,因为是“师者”的本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不管在哪方面只要可以授予我们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这便是所谓的”教无常师“,而师者,则没有边界。

在《咩!上课》吴老师不会使用手机,他的学生拿出一张图纸来教他,此时他们师生互为师生,这就是教无常师。

但是在看完这个影片之后,我对“教无常师”四个字有了新的理解。

由于疫情的原因,学生们不能像以往那样坐到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然后大家就提出了上网课。

上网课需要网,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满足这个条件,比如山村里。

身处山村的吴老师,买手机,找信号,就为了给孩子们上一堂网课。

而看着他着急的样子,孩子不能理解,天真的问道:不上课多好啊,也不知他愁啥。

是啊,吴老师愁什么呢?不用工作不是很好吗?答案是不好,身为老师,他看不得学生们得不到学习的机会,他着急啊!

为了给孩子上一堂网课,他尝试各种方法,终于在山上如愿以偿。

老师不只会在三寸讲台、粉笔教室之间上课,只要能给学生上课,他们愿意尝试各种方法,愿意为了学生去学习使用手机,这也算是“教无常师”吧!

老师们的奉献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身为教育工作者,他们肩上有责任。

通过这个短片,我们再一次重新认识了老师这个身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来形容老师再合适不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