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自古以来就是社会永恒的话题。自吹响清廉婺城建设的号角以来,婺城上下大力开展清廉镇街、清廉学校等创建工作,为“婺城图强”汇聚力量。在基层,清廉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婺城区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正是其中一个缩影。
清廉教育进校园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形容清廉品格的诗句。”“这朵莲花画的真好看,‘莲’的谐音是‘廉’,莲花也是花中君子……”11月4日上午,环城小学的手抄报展示栏边围满了学生,一幅幅五颜六色的手抄报挂在展示栏上,学生们看了这张,又看那张,边看还边交流学过的古诗、名人故事。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清廉学校”、“清廉社区”建设及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十月底,环城小学联合明月楼社区共同举行主题为“树清风正气,建廉洁校园”的书画·手抄报评比活动。活动以清廉诗词、故事、格言、绘画、书法等作为主要内容,其中一二年级以参与绘画为主,三至六年级以制作手抄报为主。
环城小学教师历巧丽告诉笔者,学生们都十分积极参与此次比赛,每份作品都精心绘制,用心制作。学生们或个人独立绘制,或联合家庭共同参与,在图案的选择和字体的搭配上,多数同学都选择了中国传统的国画配色和花朵纹饰,再配以正楷字体,十分赏心悦目。在内容选择上,学生们也大多选择体现清廉品格的诗句或名人故事。最后,每班挑选5份作品参与最终的评比,经过美术组老师的评选投票后,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11月4日晨间集会后,“清廉书画·手抄报”活动颁奖仪式正式开始,城中街道纪委书记赵纳海、纪委副书记蒋争春,明月楼社区书记蓝金玉和环城小学校长王伟文共同为获奖的学生们颁奖。据了解,本次比赛共收到件作品,其中一等奖42名,二等奖70名,三等奖99名。
通过此次活动,环城小学的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好品德。四年级的李同学主动找到记者,对记者表示:“虽然我的作品没能参加最后的评选,但通过这次手抄报比赛,我了解了更多清廉故事,积累的知识更多了。爸爸妈妈也陪我一起设计版面,我觉得很快乐。”
小巷荡漾清廉风
走进江北文昌巷,可以看到这里文化宣传氛围很浓郁,墙上装饰的一幅幅照片、一行行文字,吸引了很多路人驻足观赏。
文昌巷位于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全场米,宽3.5米,青砖板路面,南北走向,南起将军路,北至明月街。建于清光绪年间,光绪《金华县志》载,因有文昌阁而得名,始称文昌巷,年11月,更名文革巷,年,复称文昌巷。
文昌巷是金华的一条老街巷,原先墙面十分斑驳,墙体脱落,影响整体美观。于是,明月楼社区在示范项目创建中,全力推进文昌巷的改造和提升,将其打造成城中历史特色“美丽古巷——清廉文化路”。今年夏天,文昌巷改造工程正式完工,如今的文昌巷以“古巷记忆”为载体,“清风廉洁”为主题,以寓意“一清二白”的白墙青瓦为底色,采用多种形式生动展示廉洁文化。
文昌巷的墙面由青砖打造而成,路面也由原来的石板路改造成了青石砖,多个老街巷的名字错落交叉着排列,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感。道路两侧以翠竹、兰草二君子点缀,墙上整齐罗列着以梅、兰、竹、菊为主题的水墨书画,旁边的木框中还装饰着廉洁诗词。社区还根据整改后的布局,将巷内原先杂乱悬挂如同“瀑布”的电线进行了全面规整,又对墙面进行了整体修缮、粉刷,此外,社区还将居民区内的破旧窗户、门及空调架等进行翻新。
“阿姨,这上面的字您认识到吗”“能能,我这些字都能认识,这小巷子现在可真漂亮啊!”路过文昌巷的群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种文化墙真好,我识字不多,但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了解宣传的内容。”
明月楼社区干部何群英告诉笔者:“每天上班经过廉洁文化墙,我都时刻提醒自己,作为最基层的干部更要严守法纪,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始终做到清正干净干事,真正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
倡廉板报进小区
在婺城区老机关大院宣传栏前,笔者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椅子上,一手拿着资料,一手拿着粉笔对着黑板写写画画。不多时,一行行灵动的楷书出现在老人的笔下,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在黑板上绚丽绽放。
笔者了解到,老人名叫蒋太平,今年74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家就住在机关大院,他是机关大院黑板报的“总编”。年轻时,蒋老师就爱好文艺,喜欢乐器、书画。在部队服役时,他就担任宣传员,参加工作后,也和党务宣传分不开。年,退休后的蒋老师为帮助女儿照顾外孙,搬到了婺城区机关大院。打开门就能看见社区的黑板报,这让蒋老师倍感亲切。有时黑板报上的字被路过的人不小心擦掉了,蒋老师看到就会拿起粉笔补一补,邻居们都夸奖他的粉笔字写得漂亮。“后来负责出板报的邻居病了,黑板报很久没人更新,我就接了这个班。”蒋老师说。
“树廉洁家风,创文明家庭”“廉洁门第福常在,清正人家天伦乐”……蒋老师手中的资料上,写着许多与清廉相关的标语,以及清廉小故事,这都是他在报纸杂志上摘抄下来的。现在蒋老师还会用手机软件看新闻,看到好的内容就收藏保存下来,作为出板报的资料。“不管在什么时候,清廉风气的建设都是很重要的,我把这些内容登在黑板报上,老百姓多少能了解一些。”蒋老师笑眯眯地说。
一旁买菜回来的王大妈竖起了大拇指:“昨天下午我孙子看到蒋老师在出板报,回来就一定要用手机听廉洁小故事,真的要感谢蒋老师,把我们的黑板报弄得这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