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在上海嘉定县城区第二中学度过了初中的校园生活。光阴荏苒,一转眼过去了50年,我和同学们共同经历了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留下了诗一般的校园回忆。同学一张张质朴的脸,是我心中美好的回忆。
有人说:新学校就是一个新世界,这话一点没错。当我迈入中学的那一刻,激动和喜悦一同涌上心头:我来到了一个新世界!
年,从停课到复课,学校的氛围很特殊,课本充满了特殊时代的火药味。校园里驻有工人阶级派驻的宣传队。我依稀记得,我们学校是上海汽车齿轮厂派驻的工宣队。学校里的班级也效仿军队,将班级称为排、3-4个排便是一个连,学校自然而然成了团。
9月的铃声呼唤着,9月的校园向我招手。秋天,我迎着金色的阳光、踏着清晨凉爽的秋风,踏入梦寐以求的校园。到了学校,只见门口矗立着伟人的语录牌。走进校园,高耸的垂柳、杨树,碧绿的芳草,绿意盎然。一个圆形的大花坛里,种着许多花,显得格外娇美,而且芳香飘溢。里面有一片小竹林,微风吹过,竹叶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
学校的教室、办公室、食堂,所有建筑物都是瓦盖平房。一排教室旁边有一个大操场,大操场上立着两个篮球架。大操场周边环绕着几棵槐树,叶子已变黄了,一阵柔和的秋风吹来、树叶争先恐后地往下掉,给操场铺了一块金色的地毯。
我来到初一(2)班的教室,这里宽敞明亮,三尺讲台,一块长方形的大黑板,正前方悬挂着伟人的彩色画像,一排排的课桌椅整整齐齐。
“丁零零、丁零零……”清脆悦耳的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把目光投向教室门口。一会儿,一个女教师手捧教材夹,昂首走进了教室。她瘦瘦的,高个儿,皮肤白皙,眉清目秀,站在讲台前,微笑着看台下的新同学,一脸的亲切和蔼,仿佛这些学生是她的孩子一样。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温柔和蔼可亲。
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初中的班主任,也是数学老师。我姓孙,你们可以叫我孙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上台自我介绍一下吧!
孙老师用精练、清新的嗓门开始说话,然而,可能是因为我们彼此不熟悉,或许因为没有勇气、羞涩。教室里刚才还闹得像菜市场,这一下子鸦雀无声了。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孙老师见大家没反应。就说:好!既然大家都不上来,那就开始上课吧……
孙老师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俗话说: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可见,一个好老师对我们成长有多么的重要。我始终没有忘记,她那双有神而且慈爱的眼睛。无论上课、答疑、说话,她总是带着微笑,让人感到和气、亲切。她从来不因学生过错生过气、动过怒,你取得好的成绩,她会为你感到高兴,当有的学生不听话时,她从不大声训斥,而是慢声细气开导。同学们在孙老师爱的教育中和纠正中,争当先进。她的慈爱,让我们认识了不足,让我们学会了正直和善良。
孙老师知识渊博,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她讲课深入浅出,分析合理到位,讲数学课中的几何、数轴、三角形、平形线很生动。她用两个三角板画平形线的样子很潇洒,至今我还记得她教我们用圆规画五角星的步骤。她擦黑板和双手拍粉笔灰的样子,也与别的老师不一样,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一直想念这位可敬的班主任孙老师。
难忘的还有一位教我们班的语文老师陆耀川。他瘦瘦的中等身材,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平时不太修边幅。他写一手漂亮的粉笔行书,方块字体行云流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语文老师。
至今,我记得他给我们上过一堂散文课。课文生动记录了大庆石油工人开发大油田的动人故事,他一边朗诵一边讲评,抑扬顿挫、声调铿锵、朗朗上口。随着他的讲评,大家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石油大会战现场,听见了铁人王进喜发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建起一座座高产油井。他高超的教学辅导,让我铭记了50年,他一堂课影响了我的一生,在我心中播下了兴趣的种子,使我对文学产生兴趣。
第三学期,有一次陆耀川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魏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当时学校为了增长教师们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经常组织教师们互相交流,深入到班里听课。这天学校也安排其他语文老师到我们班教室后面就座。
陆耀川老师声情并茂,朗诵《桃花源诗》,并绘声绘色地讲解这首诗的意境。儿童欢跳纵歌,老者怡然自乐。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肥沃的土地,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桃李芬芳映山红,花开果园,实物丰硕,描绘了一派世外仙境水连天、桃源景色醉人间的景象,人们在世外桃源,过着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人间仙境生活。我听了陆耀川老师描绘的山水美如画的世外桃源,仿佛来到了诗中的世界。
大概是才华遭人妒忌,陆耀川老师在特殊年代,因诗而蒙冤挨批,被发配到边远农村学校,从事勤杂劳动工作。回首往事,能不恸哉!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城二中的校园生活里,我们有幸受到多位老师传道、受业、解惑。我记忆中的,教过我们的老师有:
班主任数学老师:孙玉珍。
语文老师:陆耀川,朱伏娟,唐川棣,钱龙妹。
政治老师:戴铨生。
外语老师:赵品冲。
物理老师:甘文波。
音乐老师:汪士球。
工基化工老师:李寿仁。
农基老师:钟雪生。
体育老师:秦解中。
老师们在给予我们知识的同时,也以博大的胸怀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如同一棵棵树苗,在老师的呵护下成长。
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也留下了动人的故事和刻骨铭心的记忆。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滋润桃李芳天下。
班级的趣事、太多的故事令人难忘,更是令我记忆犹新。
一年级下半学期,有一天我快到教室时,不知听谁说了一句“我们班来了新同学”,啊!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今天清晨天渐渐亮时,太阳升起来,一只喜鹊在我家窗台跳来跳去,欢快地叫着,喳、喳、喳!我加快脚步进到教室,看见几个女同学围着一个亭亭玉立的陌生女孩。看起来很文静,留着乌黑的小辫子,一双闪光的眼睛秋水盈盈。
上课铃声响了,孙老师春风满面地走进了教室,向大家介绍:“我们班里来了一位从青浦中学转来的新同学,我们的集体也多了一份力量。让我们掌声欢迎新同学姚奔!”
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啊!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掌声,热烈而持久。她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觉得她很好相处。不久,她就融入了这个集体,她是一个清纯乐观阳光的女生。
我们班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最不缺的是活宝和调皮鬼。也正因如此,我们班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洋溢着快乐的气氛。下课更是龙腾虎跃,男同学一起扭扭打打,嬉笑怒骂。女同学则在一旁叽叽喳喳,或是跳橡皮筋、跳绳、踢毽子。
异性同桌在中间画“三八线”,让人有些莫名怀念曾经的幼稚和单纯。
顽皮逃学旷课,再也找不回那时的自己。
抢女生橡皮筋做弹弓,蒙昧让人内疚,至今缠绕心间。
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个很特殊的存在。说起我们班级,不得不提到戴明娟同学,她天生丽质,品学兼优,知书达理,既成熟又有魅力,人缘极佳。她乐于助人,任何人有什么事都乐意向她倾诉,她像“大姐”一样伸出热情之手,竭尽全力帮助,并且温柔可人。她不卑不亢、沉稳中带着器宇轩昂,让人惊叹她的眉宇之间透着超越实际年龄的气质。
我们的班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用一颗纯洁善良的心,谱写了一曲曲爱心的歌。真想再回到教室,重温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的快乐!
有一次,我和杨学煌同学看电影《地雷战》,觉得电影中的民兵真聪明,造出那么多地雷。日军扫荡,只听“轰”的一声,炸得日军抱着脑袋逃跑。我们二人商量,也要学电影中的情节制造地雷试一试。我们来到学校大操场,外面虽然一片白雪皑皑,寒冷刺骨,但还是抵挡不住试做地雷的兴奋。
我们用铅丝、橡皮筋、火柴药制成地雷,挖了一个坑,把“地雷”布在薄薄的雪层下面。想到这个“天罗地网”能成功,我们特别兴奋,为自己的杰作暗自得意。。可世事难料,我们把绳一拉,结果“地雷”没有开花。我们卧趴在坑边,翻开上面的雪层想看个究竟,突然,一团火蹿起,把扬学煌的眉毛烧掉了好一块。这段趣事至今历历在目。
当时,学校除了正常的教学,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名目的劳动锻炼。比如学校曾经安排我们到上海汽车齿轮厂,向工人学习。我们全部分配到各个车间,由师傅手把手地传授车钳刨的技术,工厂里的所有岗位都有我们的身影,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工人的精神。
我们还参加“学农”,到城西公社彭门大队与贫农同吃同住,在庄稼地里挥汗如雨一起劳动,做到热爱农村热土,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学军”,则是在学校操场,操练队列和战技术。我们摸爬滚打,弄得遍体鳞伤,背、腰、肩疼痛与麻木。学校还组织我们开展野营拉练活动,苦练铁脚板,这是那个年代随时准备打仗的缩影。我们从学校徒步出发,经娄塘、朱桥,记得戴明娟和姚奔同学拿着电喇叭,在队伍前后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鼓动口号。好多同学脚上打了泡,走路疼痛,大家累得东倒西歪。本来排列整齐的队形,最后拉长、松散,掉队的也不少。记得有骑自行车的收容队,但不知最后都收容了谁。由此可见,当时举国上下,全民皆兵,提高警惕,准备打仗的形势。
校园的时光,是我们美好的记忆。岁月的长河不停地流逝,我们也慢慢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已经变成心中忘不掉的青春印记。
(加盟作者:13军38师团老兵章月祥)